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打造高效课堂
2018-11-01林辉练
林辉练
《学记》有一句话:“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只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一书早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矫正学生的不足,使学生自觉改正。这就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而要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打造高效课堂。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精心加工问题
教师在创设情境、分析问题时要有目的性,要合理分化难点,科学安排,以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量上要有弹性,给学生自主选择权,协调发展的空间。创设情境的题型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完成,从而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二、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组建认知结构
数学教学题型千变万化。在学生没有经过思考,没有进行探索前,学生碰到灵活的题型或拓展的题型,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智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停滞在解题的数量、过程和结果,而应该加强解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这就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树立“以学为主”的思想,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授“一个数除以分数”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计算的过程中要善于反思与小结:第一步除号改变乘号可简称“一改”,第二步写出除数这个分数的倒数可简称“二倒”,第三步能约分的要约分可简称“三约”,最后一步細心准确算出可简称“四算”。然后让学生按照四个步骤进行计算。让学生主动地组建认知结构的关键就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掌握“教不定法,贵在得法”“教贵在导”的诀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肯学、懂学、乐学”。
三、数学知识内涵与数学思维方式的结合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数学知识内涵与数学思维方式的结合。观察和实践、分析和总结、变和不变等是数学思维的常见方式。首先,“观察和实践”是认知要素,数学思维通常是从观察数学对象开始,结合运用其他方法才能获得对数学规律的认识。其次,在数学教学中,“分析与总结”是关键因素,这是思维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渗透、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最后,“变和不变”是重反思因素,“变和不变”是确定有关事物的“同”和“不同”的思维方法。变的目的在于使知识条理清晰、系统,促使认知结构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解决问题的步骤中,我主要教学生采用“认识情境、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主线,师生评价为辅线。努力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发展他们基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触类旁通而不是不求甚解,使学生以微知著而不是囫囵吞枣。
四、结语
陈旧的数学教学思想是由一代一代旧的教学模式的相继沿袭而形成的,甚至有些还以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的形式出现,又由于相互间的联系、影响变得相对稳固,摒弃它并不容易。因此,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深刻领会,不断探索现代数学教学思想,是更新陈旧教学思想,走出传统教学模式,深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推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主动地、生动地、活泼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编辑部.张天孝数学教学教例与教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2]小学教学编辑部.邱学华数学教学教案与教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