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
2018-11-01庞邦财
庞邦财
摘要:高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新兴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增强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内容的时效性,提升了大学生政治认同过程的主动性,保证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稳定性,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 大学生 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07-0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催生出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即高校网络文化。高校网络文化是高校文化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高校校园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人们对政治体制以及法律制度的认同可以简称为“政治认同”。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群体发自内心深处对某一政治系统所产生的认同感、依附感和归属感,是对国家某一政治体系的认可和支持。高校网络文化作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文化增强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内容的时效性
高校网络文化是一种借助于新媒体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它本身便带有网络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点,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热点问题,了解时事政治,这无疑增强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内容的时效性。
(1)高校网络文化增强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时效性。概括地说,意识形態是一种观念上层建筑,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体系。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由此可见,意识形态是复杂多样的,并非只有一种,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就是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高校利用新媒体传播迅速的特点,能够及时将社会上主流的价值观和先进理念通过网络传播到校园里,以这种网络文化的形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原有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时俱进,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时效性。
(2)高校网络文化增强了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时效性。国家认同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在自己国家的长期生活中,享受国家的权利,对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认可与支持,心理上对国家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它是维系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情感纽带,也是一个公民爱国精神的重要体现。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能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国家社会的正能量,及时让学生知晓国家发展新动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喝彩,增强他们对国家美好前途必胜的信心,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景仰”之情,对国家产生自豪感,进而主动把自己看作国家的成员,无论走到哪里,都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时刻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并主动承担青年大学生应有的责任,自觉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
(3)高校网络文化增强了大学生社会制度认同的时效性。社会制度认同指公民对社会各个领域的规范体系在情感上产生的一种认同感,并从内心形成一种信任和支持。[2]社会的制度如果被公民接纳或认可,公民便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按照社会制度的规范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也就能够实现稳定发展。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制度认同,首先必须及时了解和学习当前的社会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网络文化发挥了桥梁作用,它一头连接高校大学生群体,另一头连接当前的社会制度,为大学生掌握当前的社会制度提供了最新的内容,突出了时效性。高校网络文化通过传递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使大学生积极支持和认可当前社会制度,从内心深处达到对社会制度的认同,最终实现增强大学生社会制度认同的时效性。
(4)高校网络文化增强了大学生执政党认同的时效性。执政党认同就是本国公民对现有的政治体系中的执政党的认可,在心理上忠诚、在行为上支持的一种倾向。在我国,执政党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个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3]可见,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群众意志的执政党,获得了人民的认同,也获得了高校大学生的认同。高校网络文化则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扬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话语权,激发大学生拥护党的热情,坚定大学生对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高校网络文化提升了大学生政治认同过程的主动性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和政治行为。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它提升了大学生政治认同过程的主动性。
(1)高校网络文化提升了大学生政治认知的主动性。大学生政治认知是指大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下对当前政治系统较为稳定而全面的政治印象,并能够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等作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政治认知不仅包括对国家政治系统的认知,还包括对自身价值观的认知,即是否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高校网络文化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海量的信息用网络的平台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始终以大学生的满意度为主,在大学生群体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因此,大学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积极主动上网了解信息,这些信息中包含大量国家政治体系的正面报道,能够使他们以愉悦的方式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2)高校网络文化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情感的主动性。政治情感产生于政治认知之后,只有对政治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带有自己的政治情感。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是大学生在政治社会的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它是建立在感觉、知觉、印象等基础上的情感,会对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事件以及政治人物等方面产生相应的情感,是大学生对政治生活领域里各种政治现象的好恶、爱憎等的心理反应。[4]大学生政治情感的产生是大学生政治认同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大学生形成的积极政治情感促进政治认知的发展,同时又能促进政治行为的发生,所以必须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里的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影响都是正面的,这种积极的政治情感会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体系,成为大学生社会情感的一部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他们都会主动捍卫心中那份政治情感。
(3)高校网络文化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意志的主动性。政治意志与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过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政治意志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克服各种困难,坚定理想信念,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充满了各种诱惑,青年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政治意志,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各种文化的激流中不断前进。高校网络文化在激发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基础上,指引大学生向着维护我国政治体系的方向努力,坚定意志。这种政治意志不受外界约束,是大学生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它会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中,成为他们人生的远大追求,并且积极主动地为之奋斗。
(4)高校网络文化提升了大学生政治行为的主动性。政治认同的最终目的是产生良好的政治行为。大学生政治行为是大学生受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參与政治生活的积极程度,包括参与政治选举、公开发表政治见解等形式。大学生政治行为是其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大学生政治态度和政治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高校网络文化会使大学生在政治意志的推动下,明确国家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在政治生活中不退缩、不回避,主动为了国家政治体系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高校网络文化保证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稳定性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1)高校网络文化保证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经济环境的稳定性。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实力增强带来的幸福,获得了人民对我们国家深深的认同。新媒体时代,我国的各项惠民措施、法令最先通过互联网传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同时也传到大学校园里。作为有知识的青年一代,通过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后,认识到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改善,经济发展迅速增强,便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很显然,这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
(2)高校网络文化保证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在政治学领域,人们对政治环境的讨论大致形成了政治地理环境论和政治生态环境论两种主要观点,他们讨论的核心问题都是探讨政治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5]高校网络文化是文化的“万花筒”,既涉及经济问题,也包含政治问题。高校网络文化通过各种官方媒体向大学生宣传党中央的思想、路线、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对党情国情世情的认识,明确新时代我国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防止一些错误的政治思潮影响我国政治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有利于增强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营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3)高校网络文化保证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文化环境的稳定性。高校文化环境是高校生存发展的软实力,包括高校物质文化环境和高校精神文化环境。高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正面的网络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外部文化因素,它可以及时地向大学生传播我国的政治文化和政党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激发他们的精神动力,发挥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促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稳定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姜惠凤.网络化时代的公民政治认同建设[D].济南大学,2016.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刘贝贝.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5]张顺.试论政治环境的内涵与意义[J].长白学刊,2001(4):19-22.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