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线流程管理优化研究

2018-11-01于海峰黄永

时代金融 2018年17期
关键词:生产线优化管理

于海峰 黄永

【摘要】大型油田生产作业中,会使用专门的输油管道。当前,该种输油管道已被投入生产线中,规模化进行生产。故,本文将对生产线流程管理展开分析,提出几点优化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促使企业收获更高的经济收益。并优化生产能力,提升石油管质量。

【关键词】生产线 管理 优化

生产线优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也将有效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升产品质量。但当前生产线流程仍旧存在一定问题,有必要以专业视角加以分析,并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流程,自动化生产管理。

一、研究背景

现如今,对石油管的加工生产线越来越成熟,但由于其现场作业的特殊性,对管线质量、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许多国际性、地区性的标准陆续颁布,对不同行业的产品进制定一系列标准。对生产线流程的优化举措,不仅是满足国际化基本准则,提升我国标准水平与竞争力,也是利用另一种手段保护本国固有利益与竞争能力。注重研究、设计、施工以及制造等流程的管理,使之更具有协调性与适用性。狭义而言,对生产线流程的优化工作,也是提升企业提升自身生产效率,加强生产水平的必要举措。在未来的发展中,管材生产操作将借助各种先进技术的辅助功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生产的紧密结合能力,促使生产线进一步优化[1]。

二、生产线流程管理优化研究

(一)提升石油管产线工序布局优化

石油管加工工艺的主要过程大致可分为14道工序,将各工序紧密联合,去掉多余的等待时间,即可优化生产线。

车丝机辅机改造。常用生产线车丝机的工作方式中,对钢管下料以及摆动等时间的分析,可发现,改段工程所耗费的时间属于无用时间,因此,对此加以改造,以缩短生产时间。

第一,利用编码器实现对钢管的自动控制。本文选用SIEMENS可编程器,以及高速计数器,用来检测编码器脉冲数。并将该数值记录于计数器中,实现对其的读取,进而对钢管移动位置进行控制。

当钢管与托架小车接触后,感应开关便开始进行计数,根据编码器所反馈的脉冲计数在OP中的数值显示,可知编码器每转一圈可检测3000个脉冲。以钢管定位为基准,将中心托架位置定位两点,再利用PLC检测各有关点,若指示灯常亮,则表示钢管与机床轴线平行。此时,便不需要再使用人工进行调整,只需要对管径参数进行调整便可实现自动操作。

第二,优化车丝机卡爪。夹紧卡爪主要利用液压泵进行驱动,实现反向的吸合力。比例阀利用放大器对管路流量大小进行控制,而比例放大器主要接受控制器所传输的电压信号,经过处理进而控制比例。对此,将控制电压预调输入9V电压信号,即可对比例阀进行调节。

(二)监控生产线 优化生产线

对石油管生产线进行深入研究,对成品钢管的加工工序进行分析,进而设计优化系统。利用工艺监控系统,可实现对以下几点功能。

第一,用户认证功能。进入系统后,显示登录界面,对系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用人员需输入正确的用户名与密码,进而与数据库进行核对,通过后方可实现对生产流程的操作。

第二,可对用户密码进行修改。用户进入系统后,只能够对自己所进入的界面进行密码修改工作,系统会根据登录时所使用的用户名,进行查找,进而实现用户名与密码的对应。

第三,数据库管理功能。该系统的强大功能在于,对生产线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处理。数据库管理是该系统的核心部门,其中包含数据添加、修改、删除。即,对于生产线自动操作的各种数据进行添加,并自动修改错误信息,删除无用信息。同时可实现对管子的长度以及水压机打压时间等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

以此,对石油管日后加工时的数据进行保存,便于借鉴与参考,不仅保证按时生产石油管,优化生产线管理,也将进一步提升石油管质量[2]。

(三)综合优化方案

1.优化工序。生产线优化的主要内容为减少生产工序中产生的浪费现象,减少库存,以及解放生产线的窘迫局面。优化生产时间,施工瓶颈,并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合格率。在满足客户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减少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对此,做出以下几点优化举措:

第一,对于生产线中的瓶颈之处加以优化。对整个生产链中的工序进行研究,并改进生产流程。將检验工序放在最后,并直接将不良产品或存在缺陷的产品进行隔离。避免该工序对整个生产环节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提升生产线的一次合格率。

第二,对工序进行定义,将能够合并的工序进行平衡合并。明确整个生产工艺的工作站,并进行合理减少人员分配,实现人员与生产之间的和谐关系。

生产工序合并工作应保证以下几点原则:各有关工序环节应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水平,人工操作仅限于更换工件环节;工序内机床自动时间必须大于人工操作时间。以此,才能进一步优化生产线,并达到生产效率提升的根本目的。

2.以U型生产线方式进行优化。该种方式主要基于价值流图、合并工作站等基本原则,对生产线进行布局优化,且该种手段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同时对于管线后续处理等工艺仍旧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U型生产线布局在石油管线生产中具有较大的价值与作用,有效降低生产瓶颈的风险,以及管线质量风险问题。降低人工成本支出,以及人事费用。有效降低平衡延迟率,提优化生产线管理。将试压、测长喷漆工作以机械与人工协同完成的方式,优化生产线性能。

三、展望

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于生产线管理优化的工作,将朝向计算机化、智能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将探伤、车丝、检验、试压等工序进行综合,并尽可能使用自动化操作,将各工序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机械代替人工,利用计算机系统监控等手段,不断优化生产线流程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管理能力。强化我国石油管生产水平,提升国际地位。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优化生产线管理的方式,包括改造机械生产方式,利用系统监控进而优化生产线路,以及利用U型生产线方式进而优化。并综合分析石油管生产发展的未来方向,期望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线性能,优化生产线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常青.石油管加工生产线监控管理系统软件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5.

[2]卓飞.石油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6,18(8):113-115.

作者简介:于海峰(1985-),男,汉族,陕西宝鸡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黄永(1973-),男,汉族,陕西宝鸡人,研究生学历,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生产线优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方便小米粥亿级生产线投入运行
16000t锻造压力机生产线将交付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生长在生产线上
Hazelett生产线熔炼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