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角度分析通用技术教育领域的关注方面*
2018-11-01张慧华时文静徐艳秋
张慧华 徐 力 时文静 徐艳秋
2003年,通用技术开始出现在基础教育中,成为技术教育的重要部分。十几年来,高中通用技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载体,逐渐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与此同时,高中通用技术教育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为推进通用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本研究从文献角度分析我国通用技术教育领域的关注方面及发展趋势,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主题为“通用技术”和“高中”进行检索,得到259篇相关文献,再对这些篇文献进行筛选,删除会议、通知、广告、新闻宣传和重复文献等无关文献后,剩余233篇有效文献,将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词频分析法、共词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选取的文献进行分析。词频分析法是指通过统计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反映文献研究热点的一种分析方法[1]。共词分析法是指通过统计一组关键词两两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章中的次数,从而反映词与词之间的亲疏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共同出现的次数越多,说明两词之间关系越紧密[1]。聚类分析法是基于观测对象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将观测对象分组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即尽可能将其具有相似度高的观测对象聚集成一类,将相似度低的观测对象分为不同类[2]。本研究分别利用NoteExpress词频分析软件、Excel办公软件、Ucinet6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以及SPSS19.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1.研究论文时间分布
通过对通用技术教育的相关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时间截至2018年1月1日),了解我国通用技术教育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具体的时间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通过分析可知:通用技术从2003年正式进入基础教育的研究领域,但发展相对缓慢,一直到2008年,其论文发表量才有所提升,在之后的几年内起伏较大,发展趋势不够稳定,偶尔会有下降现象。但总体来讲,通用技术教育研究的论文发表量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最高的年发表量已达到28篇,但其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由此表明了我国通用技术教育研究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较为缓慢。
图1 通用技术教育研究论文年发表量
2.词频统计分析
在中国知网上将233篇论文的题录信息保存并导入到NoteExpress软件中进行处理。首先,利用此软件将关键词进行提取,得到原始关键词;其次,对原始关键词进行人工合并同义词和删除无关词汇的操作,得到最终的关键词集合;再次,利用NoteExpress软件的信息统计功能对关键词集合进行词频统计;最后,得到关键词378个,总频次828次。本研究将词频≥4的关键词称为“高频关键词”,此类关键词共有30个(见表1)。
表1 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
由表1可知,30个高频关键词的总呈现频次为403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49%,近乎总频次的一半。其中,高频关键词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技术素养、通用技术教学、通用技术教师、教学策略、兴趣、信息技术、技术课程和课堂教学,表明这十个方面是通用技术教育研究领域最受关注的内容。
3.共词分析
本研究参考储节旺[3]、春乃芽[4]等作者的研究成果,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而生成共词矩阵。共词矩阵如表2所示,此矩阵是无向对称关系矩阵,行与列分别代表30个高频关键词,矩阵中的数字代表对应行和列上的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的次数,如图中灰色阴影部分的数字“12”表明“通用技术课程”与“通用技术”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的次数为12。
表2 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表(局部)
共词网络图是将共词矩阵进行可视化处理而生成的,它能够更加具体地呈现出各个关键词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以及他们各自在该研究领域中的影响程度。具体步骤为:将表2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导入到NCINET6.0软件中,保存成为“.##h”格式的文件,并利用Netdraw工具将其转化为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图(如图2所示)。图2中每一个节点分别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高低,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两者之间的联系,即2个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与某节点连线的次数代表与之相联系的关键词的数量[5]。其中,越靠近中心的节点表示其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联系越紧密,在通用技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影响程度越高;相反位于边缘位置的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联系较少,但多来自于近期发表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时效性,代表着通用技术教育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图2 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图
4.聚类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通用技术教育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国通用技术教育领域所关注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具体步骤如下:在共词矩阵(见表2)的基础上生成相异矩阵,将相异矩阵导入SPSS19.0软件中,利用“系统聚类”功能,选择聚类方法“Ward法”、度量标准“Euclidean距离”,随之生成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如图3所示 )。
图3 我国通用技术教育研究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三、通用技术教育领域关注方面及发展趋势分析
1.通用技术教育领域关注方面
本研究根据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如图3所示),并结合近年来代表性的文献,将我国通用技术教育领域关注方面分为以下三大研究主题。
(1)教学环境建设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这一主题包含的关键词较多,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其研究主题,故又将其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教学环境建设,包括通用技术教师、微课、技术素养、专用教室、教学方法、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学共7个关键词,旨在改进我国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如陈乐提出将Algodoo仿真实验平台引入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设备不完善等问题[6];肖利等对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展开研究,分析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的内容与功能,并通过学生实践来验证其实验室的建设效果,为今后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参考[7]。陈伟明对浙江省通用技术实践室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存在三大问题:实践器材成为摆设、管理员能力不足、缺乏新器材。由此提出相关建议:搭建网络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共享实验室资源,缓解资源不足问题等[8]。总的来说,通用技术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并在被逐渐地改进和建设中。
第二类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包括课程改革、现状、创新、新课程改革4个高频关键词,旨在促进我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如韦勇华提出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并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如探究性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改革[9]。孙涛通过对乌鲁木齐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要完善通用技术教育基地,开发通用技术课程资源、改进教研活动形式等改革对策[10]。通用技术课程自设立以来,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相关研究者纷纷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尝试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2)教学策略与师资培养相结合
这一主题包括的关键词较多,经研究可将关键词分为两类,以求更加清晰地对其主题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类为教学策略研究,包括教学策略、兴趣、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5个高频关键词,旨在探索和完善通用技术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如丁红玲通过借鉴职业技术教育训练特色来设计通用技术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为增强通用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做出了诸多努力[11]。张慧丽将合作学习与高中通用技术的课程性质相匹配,从小组构成、组长确定、任务分工、有效指导和有效评价体系五方面分析了其通用技术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策略[12]。许兰通过对情境教学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实施发展性评价等建议[13]。总之,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通用技术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和创新,进一步促进通用技术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二类为师资建设与培养,包括技术教育、师资培养、教师培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共6个关键词,旨在探究如何建设和培养通用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如陈伟强针对通用技术教师职前培养的两种模式设置专业方向和设置专修课程进行了优势和问题的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多元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培养评价体系等对策,以期改进我国通用技术教师培养模式[14]。毕景刚对通用技术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通用技术教师应具备专业本体性知识、技术素养、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并对教师职后培训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15]。师资力量决定着教学质量,而师资队伍建设不佳一直是通用技术教育领域面临的难题,成为研究者密切关注与研究的内容。
(3)通用技术与技术课程的相结合
这一主题包括高中新课程、课程标准、资源建设、北京市、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共7个高频关键词,旨在调查研究技术课程的发展情况与改进对策,进而促进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如解月光等从技术课程的角度对高中课改试验区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6]。陈东勤对江苏省某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得出:个别学校通用技术教室建设情况不符合标准;教师专业不对口,需进行专业培训;没有按照课标要求开设等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7]。顾建军对我国十年来高中技术课程实验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分别对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为技术课程的今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18]。总之,一些研究者在技术课程研究的大背景下研究分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情况与影响因素,并探索改进策略,从而为促进通用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
2.通用技术教育研究趋势展望
本研究根据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图(如图2所示)并结合近年来代表性的文献,对我国通用技术教育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如下展望。
(1)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通用技术教育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设计能力,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其教学实施[19],因此,迫切需要教育者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创设与通用技术课程更加匹配的教学模式。且教学模式相关词汇如项目式教学、合作学习、微课等处于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图(如图2所示)的边沿位置,并活跃在近期发表的文章中,为接下来的研究指引着方向。因此,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会成为通用技术教育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之一。
(2)通用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尚没有对通用技术教育设置相关的师范专业,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师一部分是由劳动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物理教师等转任的,一部分则是来自技术教育专业、职业教育专业、工科专业等专业的新聘教师[18],可见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还有待改进,需要研究者努力探索方法与策略,改善通用技术教育师资现状。且根据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图(如图2所示)可知,教师培训、师资培养等关键词处于边缘位置,并出现在近期发表的文章中,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因此,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建设也将会成为未来通用技术教育的一大研究趋势。
四、结语
通用技术教育作为我国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主要学科载体,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通用技术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较为缓慢;该领域目前最受关注的研究内容为通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技术素养、通用技术教学、通用技术教师、教学策略、兴趣、信息技术、技术课程和课堂教学等;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可分为5个类别,分别是教学环境建设、课程改革与创新、教学策略研究、师资建设与培养、通用技术与技术课程;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可分为两方面,分别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通用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由此,期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概述通用技术教育目前的研究现状,并为通用技术教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到通用技术教育研究中,不断提升该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促进高中通用技术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