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新媒体教学资源 构建有效生物学课堂

2018-11-01郑心合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8期
关键词:笔者科学优化

郑心合

自媒体资源、互联网资源、融媒体资源等可共享资源迅速地丰富起来,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就成为可能,使学习内容和材料的优化成为必然。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应用新媒体、新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优化资源 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以境激趣,以情引趣,以趣诱学,以趣导学,以趣促学的目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前瞻性、直观性、交互性和活泼性等特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的资源不断翻新,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使教学效果越来越好。例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学习“食物链”内容时常举的一个例子。过去一直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只是把书本上的文字转移到屏幕上,这样做,虽然文字颜色和出现方式的可以改变,可它仍然是抽象且空洞的。不少学生没见过螳螂,更没有见到过螳螂捕蝉的场景,更不用说螳螂、蝉、黄雀三者“同框”的画面,绝大多数学生都提不起兴趣,学习印象不深。后来,笔者在上网时发现了“螳螂捕蝉”的成语故事,该故事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让学生眼前一亮。可是,动画毕竟是人为制作的,会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亲眼所见“螳螂捕蝉”是笔者梦寐以求的事。偶然的机会,笔者在微信圈中看到了“螳螂捕蝉”的视频,让笔者很兴奋。于是,把它作为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上,这样一来,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真实的、直观的生活场景。学生的探究兴趣被迅速激发了出来,情绪高涨,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图1

二、优化资源 创设更佳的学习情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好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同时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应用新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并不断优化其内容,对有效教学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习“关节”有关知识时,传统的内容表现方式是以示意图的形式出现的。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关节的灵活性与其结构有关这一点,总是反复地讲“关节软骨、滑液、关节囊如何具有柔韧性”等,费了很大力气,学生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对于“关节的结构”这一知识点,只能死记硬背。笔者在网上冲浪时惊喜地发现了网友录制的“猪的膝关节解剖”视频,于是将视频下载下来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看完视频,对关节有怎样的结构组成等一目了然。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优化资源 有利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育

我国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为核心素养的培育开辟了新“航线”,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模式。用新媒体资源,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让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加便捷、科学、有效。

1.形成生命观

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高低之分。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平等性,笔者利用新的媒体资源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方式,截取了电影《海豚湾》中的片段。当看到血淋淋的屠杀场面时,有的学生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对生命的关爱根植于他们的心中了,把保护生命当作了自己的责任。

2.强化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核心素养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应用优化的资源,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引导和帮扶,是有效提升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应用显微镜的能力时,由于探究实验的操作点、关注点多,步骤较为复杂,学生往往记得不全面、不牢固,导致实验的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录制了微课,并将它放在的“班班通”设备上,并通过微信发到学生家长的手机上,引导学生反复看,反复揣摩。几天后,孩子们都能正确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正确使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了。通过微课,给学生提供了反复学习的时间,让他们有了能力转化的机会,视频资源辅助科学探究让探究的素养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和强化。

3.增进科学思维

用新媒体技术采集视频资源并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剖析、思考、交流成为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重要举措。在教学“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这一知识点时,传统的做法是观察标本或图片,让学进行“理论”上的探究,学生很难理解鸟的形态结构与其飞行生活是如何相适应的。由于解剖鸟的活动相对复杂和存在一定的心理承受风险(如有的孩子怕伤到手,有的孩子胆子小不能操作等),运用实物探究有一定的难度。于是笔者尝试运用视频进行教学,既让学生有探究的兴趣,又不至于对人、鸟产生伤害。鸟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都一一展现出来:身体呈流线型、骨骼轻薄、长骨中空、胸肌发达、用气囊辅助呼吸……学生能看到鸟的每一个结构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视频中讲解),他们对鸟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有了清楚的认知。

4.提升社会责任担当

丰富的媒体资源,为学生了解和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很多可供理解和参考的范例,利用优化后的素材内容,使案例更鲜活、科学、恰当,让学生产生更深的刺激,产生更“痛”的感受。孩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无形中就增强了。

猜你喜欢

笔者科学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科学大爆炸
科学
科学拔牙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