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课程点亮学生的心灯
——关于男生女生生命成长班本德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2018-11-01

江苏教育 2018年63期
关键词:男生女生班本课程内容

从教育责任的角度考量,班主任思考的不应该仅仅是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更应该基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他们的生命中注入一些有利于他们生命成长的要素。

作为初中阶段的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但也是迷茫、孤独的。他们会跟自己、跟他人较劲,他们就像一个个困在迷宫中的斗兽,到处乱撞。有运气好的,在关键时刻找到了出口,而有的则永远困守迷宫,始终找不到最真实、最令自己满意的自己。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执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帮助他们找到生命的出口,那么,他们是不是就可以早点遇见那个美好的自己呢?

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笔者觉得,我们有必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笔者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构建了男生女生生命成长班本德育课程。下面,笔者将具体介绍男生女生生命成长班本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一、课程设计的系统性

每个人的认知发展,都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因此,笔者在设计班本德育课程的时候,进行了系统的考虑。笔者将班本德育课程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初级课程、中级课程、高级课程。初级课程,重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中级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经营自我;高级课程,着力引领学生超越自我。整个课程一共包括51节课,这51节课前后有交叉,上下有铺垫,体现了课程的系统性和教育的持续性。(具体课程体系和内容见文后表1)

二、课程目标的针对性

班本德育课程的建设一定要基于班级,基于班级里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在开发男生女生生命成长班本德育课程之前,笔者首先基于自己的教育经验,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初中阶段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出来,再根据预设确定课程主题。笔者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行过多次问卷调查和谈话调查,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A.性知识缺乏; B.人际交往不和谐;

C.情感依赖; D.亲子关系僵化;

E.心灵脆弱; F.早恋问题突出;

G.动力不足; H.厌学情绪明显;

…………

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最缺乏情感上的寄托,此时,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尽快帮助他们建立朋友圈,让他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让学生的情绪尽快稳定下来,让师生的关系亲密起来。基于这些调查和预设,笔者将课程目标聚焦在学生的情感引领上。

三、课程形式的多样性

笔者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尽可能地选择不同的课程形式,尽量使德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男生女生生命成长班本德育课程的开展形式主要有:

1.专业知识讲座。班主任以专业讲座的形式授课,专业知识的讲座不管是生动有趣的,还是学术严谨的,因为涉及的知识对学生很有启发,所以学生一般都会认真对待。

2.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课虽然是常规课,但班主任可以上得不常规,尤其是要体现其趣味性,将学生的兴趣激活,让他们受到震动,就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3.实践活动。活动课是学生最喜欢的上课形式,学生在活动参与和实践中思考并体会,可以收到比教师说教更好的德育效果。

4.辩论。针对具体的问题,组织男女生双方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确是非,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5.沙龙研讨。教师或是学生抛出问题,师生共同展开讨论,不追求答案的统一,只希望在开放、轻松和民主的环境下激发学生的表达和质疑的欲望。

6.社会调研。教师引导学生以严谨的态度探求生命中的疑问,学生可以邀请父母或是朋友共同参与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展示出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展示中获得成就感。

7.师生私房话。这种形式主要是针对比较私密的内容,一般男生和女生分开上课,或是师生个别交流。

四、课程延伸的丰富性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内容有限,所以课程资源的拓展延伸非常关键,教师对相关德育内容的拓展延伸能够对学生产生持续深入的影响。如男生女生生命成长班本德育课程的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鉴于学生初到班级,对教师、同学、学校还很陌生,此时,他们最缺的就是情感的归宿,没有朋友圈,感到孤独和压抑。所以,在第一次课上,笔者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快速地建立朋友圈,同时传达一个信号: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课后,笔者根据课程主题以及学生们的实际需要,向学生推荐《帕丁顿熊》这部电影,并组织全班一起观看。影片围绕一只年轻的秘鲁小熊展开,讲述了这只喜欢吃果酱的小熊从暗无天日的秘鲁来到伦敦,迷路后,它与人类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一个渴望为自己找到一个家的小熊,对人类充满善意,经过种种努力,最终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总之,这部电影很有趣,动物很萌,人很可爱。笔者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告诉学生:连不同种类的生物都可以成为一家人,我们这些同类生物有什么理由不能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呢?

除电影课程的拓展外,我们还有阅读课程的拓展。笔者在初级课程中,对男生和女生进行了性教育,并要求男生女生延伸共读性教育类的书籍。通过课程资源的拓展延伸,很多教师想说但又不便说,或者是没有时间说的话,都在学生课后的观赏延伸和阅读延伸中得以实现。

五、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德育课程,尤其是班本德育课程,班主任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必须在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下,根据生本教育的理念,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选择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笔者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有趣味。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骨子里都喜欢有趣的东西。因此,教师在选材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内容的趣味性,选择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

表1 男生女生生命成长班本课程内容一览表

2.有深度。教师一定不要小看学生,有一定深度的内容才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从而让他们获取更多有营养、有价值的东西。

3.对比度强。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或素材时,要关注能形成鲜明对比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对比、领悟。

4.冲击力大。教师选出来的材料要能从感官或是精神上对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让他们眼前一亮、心中一惊。

5.与时俱进。课程内容选择的“与时俱进”既指课程构建之初,也指课程构建之后。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合适选择和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在男生女生生命成长班本德育课程中,有电视剧《花千骨》中“霓漫天”和“花千骨”的人物角色分析,有电影《垫底辣妹》的欣赏,还有奥普拉·温弗瑞《我坚信》的阅读。

6.能引发思考。教师在选择德育课程内容时一定要注意选择一些反应当下社会现象的材料,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

总之,在班本德育课程建设中,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对学生问题的预设,以及对所要解决问题的预设。同时,班主任要具有系统思维、课程意识以及课程的执行力和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未来真挚的期待。

附:“做个目标感强的人”班会设计方案

一、教育背景

我在带班过程中,经常会与学生交流,我常常会问他们:你这辈子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通常会一脸茫然地答道:“不知道,没想过。”我想,可怕的不是学生“不知道”,而是他们从来都不去思考自己究竟是谁?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不管年龄多小,他都会有自己的目标。

我的儿子3岁立志长大要做个抬预制板的工人,5岁立志要开拖拉机,7岁立志要开公交车,9岁立志要做厨师,12岁立志要开飞机……他在不断地提出目标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他一直都是努力的、积极的,因为他对自己有要求!我想,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应该不用担心他会迷失自我。

经过调查,我发现班上很多学生制订目标只是为了应付父母和教师,而且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制订目标,他们总是希望教师和父母给出计划或是目标。我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课激励学生能从现在开始,对自己有要求、有目标,并且形成强烈的目标感。

二、教育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2.学会制订适合的人生目标,增强目标感。

3.认真执行行动计划,提升学生的执行力。

三、实施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材料:马云、俞敏洪和罗永浩的成长经历。

2.学生读材料,谈感受。(预设:他们都是有着明确目标的人)

3.教师:为什么我们有很多同学目标制订了一个又一个,却始终不见成效呢?因为目标感不强,所以执行起来拖泥带水,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兜了一个大圈子,目标还悬挂在那里毫无进展,最后沦为只会高谈阔论却又毫无建树的平庸之人。还有些学生的目标根本不是自己的目标,而是父母的目标,明面上看起来很努力,暗地里却阳奉阴违,最终成了学业上的失败者。

(二)什么是目标

1.教师出示目标和目标感的定义。

目标,是你做事所要达到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你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目标感=目标+感觉,指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意识,以及在遇到困难时仍坚持冲刺目标的毅力和拼劲。

2.学生讨论:目标和目标感的区别。

3.教师明确:你可能只是“单纯有目标”。如父母要求你期末考试考到年级前150名,这就是目标,而你经过复习,最后考到了年级前150名,这就是达成了目标。可是,你个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学习,能否考到年级前150名,你一点都不关心,这种感觉就叫“无感”。虽然有目标,但毫无感觉、毫无兴趣,更不会为了目标努力、奋斗,这就不能称之为有“目标感”,只能说有“目标”。

你很喜欢打篮球,并且想要成为职业篮球选手。于是,你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有“目标感”的目标:拼命练球,争取进入国家篮球队。从此以后,你开始思考各种可以提高球技的方法,并且努力付诸实践。你甚至在走路、睡觉时都想着如何才能把球打好,凡是关于篮球的活动,你绝不错过。你会聚精会神地看球场上的球员如何运球、如何截球、如何投球。总之,你会抓住一切机会去学习、去提升。一旦有所收获,你便欢呼雀跃;一旦失败,你便奋勇直追。这就是“目标感”。

前面我提到的马云、俞敏洪、罗永浩,他们在自身某些条件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仍然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就是因为他们有着非常强的目标感。

(三)如何制订目标

1.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内在渴望制订合理的目标呢?

2.学生分组讨论。

3.师生共同总结。

(1)列一份人生目标清单。

教师预设:夜深人静之时,或者是心平气和之时,扪心自问:我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最渴望得到什么?什么事情对我来说最重要?我这辈子一定要做成哪些事?我做什么事时内心是最快乐的?什么事情是我最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问清楚了,想明白了,拿出笔,在你的笔记本上,端端正正地列出你的“人生目标清单”,按照“最想—很想—一般想”这个顺序列出来,然后再将可有可无的删去,把最重要、最渴望的目标留下。

特别提醒:目标准确且单一是最容易实现的,如果欲望太多,什么都想抓住,到头来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为每个目标设定一个时间框架。

教师预设:制订目标不代表目标就能实现,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目标设定一个时间期限。

(四)如何实现目标

1.教师:目标制订后,如果不执行,那就是空谈。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目标感强的人,其执行力也是很强的。但执行力强的人未必就能把事情做得圆满。为什么呢?这里涉及一个怎么执行的问题。方向错了,犯了战略性错误,方法错了,犯了战术上的错误。如果出现这两种错误,你的执行力越强,遭受的惩罚就越大。那么,我们具体怎么做呢?

2.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1)将目标细化。

(2)写出行动计划。

(3)不断修改与完善。

3.教师总结:设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有达成它的强烈愿望,没有强烈的愿望,就不要把它当作你最重要的目标。只有你视为最重要的目标,你才会有强烈的目标感,你才愿意为它吃苦受累。

四、活动延伸

1.好文链接:《关于成为一个有目标感的人的清单》。(作者: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脱不花)

2.好书链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作者:俞敏洪)推荐理由:这是俞敏洪写给迷茫中的年轻人的书,全书针对当下年轻人面临的一系列困扰,呈现出他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在这个充斥着不安和浮躁的社会,给年轻人内心坚强的力量,让每个人思考应该怎样更积极地走过一生。他的文字有种朴实而坚定的力量,阅读他的文字,能让人感受到向上的力量,昂扬的态度和智慧的人生哲学。该书激励年轻人在这个身心备感压力的巨变时代,把握机会,主动改变,勇于坚持,在无助失意的日子里坚定前行,成功逆袭!

3.好电影链接:《风雨哈佛路》。推荐理由:电影的主角丽斯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母亲酗酒吸毒,并且患有精神分裂症,丽斯15岁时母亲死于艾滋病。贫穷的丽斯需要出去乞讨,和一些朋友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随着慢慢成长,丽斯知道,只有读书成才方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她用最真诚的态度感动了高中的校长,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然后,丽斯在漫漫的求学路上开始了征战。她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用两年时间学完了高中课程。她尝试申请各类奖学金,最终获得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丽斯之所以能走进哈佛大学,皆因她是一个目标感超级强的女孩。

猜你喜欢

男生女生班本课程内容
构建适宜性的幼儿园班本课程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No.2 B站UP主无意中带火《男生女生向前冲》
这个信箱你知道吗?/ 中午食堂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晚清报刊中的粤剧班本及其创作群体探考*——以《时事画报》为主要考察对象
男生女生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