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二章
2018-11-01张心宇
张心宇
马良的酒礼
一个地方的酒礼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征。我家所在的马良小镇,酒礼独特,古风尚存。
马良人上桌饮酒,非常讲究所坐的席位。在过去,农村吃饭都是用的方桌,分为上下席,但这不是高低贵贱之分,而是表现对人的尊敬。农村在堂屋正中墙上有一块木板,木板上是用来烧香点亮的,这木板在我们这里叫做神龛,靠神龛方向的座位叫做上席。上席一般坐辈分最高、德高望重的人,或是客人。就像,每次回老家吃饭,都是爷爷奶奶坐上席,而其他人散坐在边席或者下席。
喝酒时必须要有一个拿酒壶的人,称为酒司令。这个人一般都是主人家十分信任的,不仅自己酒量大,而且还要精通酒礼。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必须口才好,点子多,不光要能说会道,还要想方设法让客人把酒喝好,最好是能喝倒一两个,让他们现场溜地,甚至当众下猪娃。下猪娃是个比喻,指醉后吐酒。只有达到这种效果,这顿酒才算有高潮,才叫尽兴。当然,闹酒也会掌握分寸,不能让醉酒的人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敬酒也是家乡酒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敬酒必须先从辈分最高的长辈开始,然后再敬其他的长辈。对长辈要说祝福语,不过也不能乱说,可以引用一些吉祥的语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全家和睦,恭喜发财,财源滚滚……这些都是常用的祝酒辞。当然,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祝酒的话也会有些临时独创,比如碰着亲近的人就说:“好事成双,我再敬你一杯!”遇上关系紧的人就说:“感情深,一口吞。”见到一些特殊的人就说:“舍命陪君子!”酒辞多多,不一而足。另外,晚辈给长辈敬酒时一定要站着敬,长辈让你坐才能坐,这样才能体现对长辈的尊敬。如果长辈不喝,晚辈应该再次劝敬,以诚动人,直到对方喝下为止。要是长辈身体有恙,实在不能喝,晚辈往往会说;“那我喝一杯酒,您吃一口菜!”这样一来,便两全其美。
至于同辈人之间,礼节就少多了。他们可以相互调侃,相互讥讽,相互贬损,甚至可以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但大家都必须出自友善,出自热闹,出自幽默,不可借酒装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恶意伤人。否则,好好的一桌酒席将变得不可收拾,到头来弄得主人客人脸上都不好看。
在马良的酒桌上还有一种敬酒方式,叫做转盅。具体做法是从自己的左或右边挨个敬酒。转到长辈了,长辈不喝,得听长辈的。转到同辈那儿时,两人必须都得喝。转到小孩时,得让小孩喝饮料或吃菜,自己的酒还得喝。转盅无论转到谁都必须喝,包括自己的亲人或孩子。如果敬酒人不与其中一个人喝,就将遭到集体炮轰。
家乡的酒礼还有许多,比如,迟到者先自罚三杯,被跑暴却当时没发现者则自认倒霉,平辈者屁股一抬喝了重来……这些都是酒席上常见的节目。
割草的老爷爷
以前,我老家断缰没有水泥路,更没有沥青路,每次回老家都要走很长一段泥土小路。如果碰到下雨回老家,就会泥巴满脚,甚至连裤子上沾的都是泥浆,实在是狼狈不堪。
有一个周末回老家,天气晴朗,我想这次再也不怕路上有泥了。谁料到,土路上虽说没泥,却一路杂草齐腰。而且,杂草里还有荆棘,草丛中可能还潜伏着可怕的蛇或虫子。我走在草间,真是心惊胆战。我们一路走,一路小心翼翼,生怕被蛇咬,也担心虫子爬到身上。还算幸运,那天没遇上蛇,虫子也没袭击我们。然而,我还是避免不了被荆棘刺扎到了。我数了一下,至少被扎了五次。我沿路都叫喊着,难受极了。
第二天,由于我要上学,吃完早饭我们就离开老家回马良镇。走近那段杂草地带时,我在心里想,唉,没办法,又要被刺扎了!
我一边感到沮丧,一边朝前头望了一眼。咦?昨天的那些杂草呢怎么不见了?我再往前面一看,原来,有一位瘦弱的老爷爷,正在割路上的草。
老爷爷有点面熟。我很快想起来,我们头天经过这段草地时,老爷爷正在田里做农活。他肯定是看见了我们穿过草丛时的狼狈相,并把这一切记在了心上,所以一大早就来冒着被蛇咬被刺扎的危险割草。我于是很感动,心想,这个老爷爷真好,他和我们非亲非戚,却对我们这么关心,真是心地善良啊!在我居住的马良镇上,像这样心中装着他人的,我还没碰到过呢。
从老爷爷身边经过时,我无限感激地对他说:“谢谢您啊!”老爷爷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我想,这应该是人间最美的笑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