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荷风
——乡村振兴考察
2018-11-01王树平
王树平
《大寺荷风》是清代官员杨二酉描写家乡晋祠东侧南、北大寺村莲园美景的一首古诗,诗曰:“步出祠东路,六月乘早凉。未入莲花国,先闻水面香。浅碧翻风盖,深红贴晓妆。莲村千顷色,真作万荷庄。”“大寺”指始建于北齐年间的崇福寺,寺院隔开南、北大寺两个村子,寺庙周围是二三百亩大的花池。荷花盛开季节,古刹荷花相互掩映,秀美怡人,“大寺荷风”成为晋祠外八景之一。时过境迁,村庄仍在,莲园与寺庙早已荡然无存。2010年,村里重新恢复了“荷风”美景,“大寺”似乎还是个村名。
一
早晨起来,天清气朗。妻子讲,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晒出晋祠附近大片的荷塘荷花照片。上网一查,果然如此。原来晋源区晋祠镇北大寺村“大寺荷风”景区,今年从白洋淀引进约10万株新荷。七八月份是荷花盛开期,这段时间,荷花一天一个样儿,每天早晨6点到9点左右,荷花争相绽放,是最佳观赏时间。我们立即驱车前往,欲一睹荷塘秀丽景致。
路程不远,按照导航指引很快到达北大寺村。偌大的停车场已经停放了很多车辆,足见游人不少。来到西北面的堤岸上,可以看到整个池塘方方正正被堤坝围拢,堤坝斜坡上长满茵茵青草,堤上道路两旁绿树婆娑,清风拂面,深感杨二酉“六月乘早凉”的那种惬意。举目望去,荷花池被土堰隔开,划分成若干个面积大小相等的池塘;池塘中部,由北向南筑有一道白色堤坝,中央位置有一座白石砌成的三眼桥,名曰望荷桥。走在土堰上、道堤上、小桥上,或近距离观赏荷花,或远眺荷塘风景,荷之风采,尽收眼中。
池塘中间这道堤坝的北边,建有两座凉亭,树木茂密,绿荫蔽日。可能是凉爽的缘故,不少村民在此处吹拉弹唱,引得游人驻足观看。影影绰绰的山峦,错落有致的树木,有桥、有水,还有凉亭、荷花,远远近近的景色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令人有濠濮间想。古人水边纳凉往往与赏荷相合,而“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夜泛西湖》中所描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到明代,大暑赏荷之风则以苏州为盛,盖过杭州。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成荷花的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景象极为壮观。据《淸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萧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重温古人“大暑赏荷”,个中滋味自在“大寺荷风”。
沿着可两人并行的土堰信步而行,一边赏荷,一边拍照。用手机拍照,有两个不足,一是不能逆光,二是不能变焦。为了拍出好的效果,取景大多以西面山峦和郁郁葱葱的树木为背景,凸显得荷塘更加碧绿,散布其间的荷花红白分明,格外醒目;由于不能变焦,得先跑出几米远,待妻子缓缓走来,急速抓拍几张。要么趁她驻足赏荷,我选好位置,按动快门。虽不如用单反相机自如潇洒,但跑前跑后,忽左忽右,忙得不亦乐乎,倒也别有情致。
为了赏荷,妻子特意选了一身十分应景的衣裙。上身是一件胸前绣有很大一朵粉红色荷花的白色短袖,下面一条绿色长裙,与“大寺荷风”绝对标配,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显得优雅别致。微风吹拂,裙摆摇曳,眼前立刻出现一幅扬裙善舞的舞蹈美景。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都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而生活舞蹈是人们为生活需要进行的舞蹈活动,舞台多在生活之中,例如眼前。难怪一个孩子指着妻子,告诉妈妈:“那位阿姨真漂亮。”妻子不是搞舞蹈专业的,但也是文艺工作者,穿着自然带有艺术范儿。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妻子与荷花的融合产生出的天人合一、和谐交融,让孩子看到了一幕红花绿叶、和风习习、裙摆飞舞的美丽画面。妻子嫣然一笑,点头致谢。
在游人熙攘的一条条土堰上拍照,很快找到拍照窍门。我在几米外给妻子拍照,只要选好角度,同一条土堰上的人并不会闯入镜框,其效果,仿佛一人走在清香萦绕、荷花相迎之间,幽静而美好。几年前去过杭州的西湖,那里自然有成片成规模的荷塘,因无法与荷花近距离接触,竟生出了疏离,心灵无法与之对应碰撞。这里却不同,土堰能让人身临其境,置身于绿色的荷叶、鲜艳的荷花之中,你可以轻轻探身闻一闻近在眼前的荷花香气,可以最近距离拍摄荷花绽放的娇媚芳容,骤然间,荷花走入内心,植根心田……不知不觉中,已穿过小桥,来到东边堤坝,不仅可以顺光拍照,而且能够取到荷塘全景。尽情拍够美景,选一个能领略荷塘全貌的凉爽处小憩。
二
赏荷不能走马观花,抓镜头,抢时间,而要慢品、细看、静思,拿出点“守仁格竹”的劲头,在宁静中达到致远境界,在格物中获得真知灼见。荷风拂面,清香阵阵,诗情画意中,或许你会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出新的感悟,或许你会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趣突现眼前而兴奋不已,亦或许,你会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无论怎样,总会有所感有所悟。
就我而言,对荷花的钟爱,还是从观赏著名画家聂云挺老先生的“荷鱼图”开始的。在我看来,能把荷花和鱼融为一体,画出生命,画出灵动,画出深意,没有遒劲力道的极深功夫,特别是对荷花文化内涵的深刻领悟,对鱼类特征的精准把握,是万万做不到的。关于“荷鱼图”,先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创作风格。比如,荷叶荷花占据主要画面,八九条小鱼点缀其间,作品名称就为玉洁冰清,可见突显的是莲花品德;以两条栩栩如生的鱼作为主题,用荷叶荷花映衬,一幅鱼歌作品跃然纸上,表达的意思是年年有余、成双成对;如果要二者兼顾,把莲花和鱼都表现出来,那就各占“半壁江山”,也就有了我的最爱“荷鱼图”。
由于酷爱先生画作,对其艺术人生曾有过探究。先生年轻时在延安鲁艺曾受教于王式廓、王曼硕等画坛顶级大师,学过西洋画法。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以版画见长,其作品在赵树理小说《传家宝》(木刻插图版)《人民日报》《星火》(原苏联画刊)等不同时期刊物上发表。从领导岗位离休后,壮心不已,专攻国画,以中西合璧的绘画功底,形成个性鲜明、不落俗套、自成体系的画风画作。岁月不居,流光似水,而先生艺术青春永驻,新作迭出。2002年5月,山西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了《聂云挺画集》。画集包含版画和国画两部分,其装帧秀美,古朴典雅;画作清新,版式得当;又有书法大家赵望进先生题写书名,力群、杨力舟等艺术家作序,更为画集增色。诸美具备,真乃书林之精品。
一直认为,情结是一个画家创作出精品力作的灵感源泉。观察不同季节气候荷叶荷花的生存状态,揣摩不同鱼类或单条或多条的游动姿态,成为先生的生活常态。正因为有了这种对荷鱼一往情深的不渝情结,融入生命的热忱挚爱,才能使每一幅作品具有不一
样的创意和韵味,从而打动人心。
能让人怦然心动的作品,肯定是触及到
了人们的文化和艺术神经,让潜藏内心、融入
血脉、千年积淀的文化基因瞬间激活,迸发出难以抑制的艺术憧憬。在心灵受到启迪、“脑洞大开”的同时,分享画家的艺术表达,体验作品的无尽魅力。先生的“荷鱼图”即使同一个构思,每画一次都有新的亮点,新的蕴意,细微之处也体现出匠心独运、人文关怀,以及对自然界生命个体的敬畏和热爱。这是一个画家应具备的人生信条和职业操守,只有热爱生活,向往自然,才能挥墨绘就精彩人生,也让人们从一幅幅画作中,探究艺术价值中的生命意义和文化内涵。“荷鱼图”之所以受到业界好评和大众喜爱,其奥妙和真谛就在于,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符合审美取向和诉求,又契合寓意吉祥和美好,当然也是“荷鱼图”背后的文化深度和厚重分量。
荷花超凡脱俗的品质,一直都是古代文人赞誉的对象和写作的题材,雕画荷花也成为古代工匠一展身手所必备的娴熟技能。荷花画在纸、帛之上,也绘、刻在瓷器、木、砖、石、金属上。例如中国瓷器绘画,很多就以莲花为题材,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文化叫做清廉文化。青花有莲,谐音清廉。“一束莲”青花瓷即青花瓷间有一束扎起的莲花。这种图案始于元代,常见于明清两代,为皇帝赏赐给大臣礼物时常见的题材,意在告诫为臣者要为官清廉,戒贪戒腐。后来,有着一束莲图案的青花瓷便成为官僚们的钟爱之物。青鱼鲢鱼,谐音为清廉。白菜莲花,清白廉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荷花作为木雕素材,附着于古建筑,也层见迭出。木雕艺术用于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既具有古朴典雅、富丽华贵之格调,还有很深的文化寓意。在我的办公室就摆放着一件古建筑上的木雕构件,这是五年前我在网上购得的,据远在福建的卖家讲,这块木雕是他在城镇化拆除老宅子时淘到的。木雕形如飞檐,雕刻技法为透空雕,图中的荷叶上有一只螃蟹,一个鸭子,鸭子口中衔着螃蟹的一条腿,寓意“连生一甲”“一甲一名”。典故源于古代科举制度,会试中进士一甲共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一只螃蟹在莲花中,螃蟹硬壳如甲,寓意“连生一甲”。这还不够,还要一甲头名,故有“一甲一名”的图案,即一蟹,一鸡,或一鸭。
莲花还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成为佛教圣物。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莲花座,据传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颇爱莲花,用莲花为座,因此所有寺院里的佛像都以莲花为宝座。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象征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莲花的花死根不死,来年又绽放,象征人死魂不灭,不断轮回中。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就是用莲的智慧和境界来象征佛性。
就这样浮想联翩,看了很久,想了很多……
三
北大寺村的美景,不仅仅是“大寺荷风”。与荷塘一路(堤坝)之隔的南边,就是大片碧绿的稻田。走在田埂上,雨露滋润,稻田泼绿,令人欣喜。阳光正好,有大人带着孩子,拿着顶端有圈有网的专用工具,在田埂上逮蜻蜓、扑蝴蝶,悠然悠哉,一派田园风光。看着眼前绿油油的稻田,想起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晋源区举办插秧节的报道。上网一搜,确实是在今年6月2日,晋源区首届晋之韵插秧文化节于北大寺村举行。我们所在的这片稻田,在6月的插秧季里曾有过空前的热闹场景。据报道,当时的稻田里,庄稼汉们打秧、运秧、抛秧、插秧,闻讯前来的游客跃跃欲试,卷起裤腿与村民们上演了一场插秧比赛。活动现场,游客们体验插秧,感受晋祠千年农耕文化的同时,还品尝到了当地正宗的各式稻米特色小吃。一个个美丽瞬间,透过镜头,留在存储芯片里,更留在人们心中。
晋祠大米很有名气。生产这种大米的稻田,自古都是用晋祠难老泉水浇灌。晋祠大米不仅有果腹之功效,更有文化历史之回味。宋代范仲淹用“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的诗句、清代许荣用“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楹联描绘出晋祠稻田生产的盛大景象,故晋祠被誉为“北国江南”。范仲淹还在他的《题晋祠》一诗中写道:“千家灌禾稻,满目红香田。”句中的“红香田”,即是荷花盛开时节的莲塘。那时的晋祠一带,一边是稻田盛产大米,一边是莲塘出产莲藕、莲子,碧浪滚滚,花开吐秀,好一幅美丽恬静的农耕文明图!
临近村口,见不远处有一尊雕像,近前看去,基座一侧铭刻着:巡台御史杨二酉(1705-1780),清太原晋祠人。雍正十二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督察院监察御史,工部、兵部给事中等职。乾隆十六年,致仕归里,潜心于晋祠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对晋祠的保护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基座另一侧,铭刻着杨二酉那首著名的《大寺荷风》。诗由景出,景则源自于当时大寺村井然有序的乡村治理。
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主要靠的是乡村自治。费孝通先生写过一本很著名的书《乡土中国》,内容主要讲传统社会中的乡土社会如何治理,其中讲到无讼。乡土社会没有诉讼,发生问题由乡村的长老、士绅来解决,乡约发挥着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道光二十七年(1901)晋祠附近《尊断赤桥村洗纸定规碑记》中有“饬差协同乡约”之语,就是乡约存在的反映。离北大寺村不远的赤桥村清代举人刘大鹏,在其1894年1月26日的日记中写道:“吾乡每年更换乡约,今日众邻里皆去县递保状,晚间鼓乐而归,阖里之人到里门迎接……”。由此可见,乡约是经官府批示,在官府的提倡下推广开来,受到百姓欢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记述了“反正”之后,白嘉轩带着“没有了皇帝的日子怎么过”等一大堆疑虑去向姐夫朱先生讨教,朱先生不置可否地取出一份文稿给稼轩说:“我这几天草拟了一个过日子的章法,你看可行不可行?”白嘉轩接过一看,是姐夫一笔不苟楷书的《乡约》。白嘉轩把乡约文本带回白鹿村贴在祠堂墙上,每日集合村民讲解学习。从此偷鸡摸狗、摘桃掐花之类的事顿然绝迹,赌博斗殴、打架骂街事件不再发生,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后来白嘉轩又把这《乡约》条文刻在青石上,镶在祠堂的正门两边,凡有违犯者对照处罚之。《乡约》是一种由地方制订,并形成条文共同监督遵守的乡规民约。最早的完整而规范的《乡约》产生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由蓝田吕大钧会同其三个兄弟共同研制出《吕氏乡约》,并在家乡首先推演倡行,“遂使关中风俗为之一变”。在传统社会里面,皇权不延伸到县政府以下,在县以下没有皇权。县以下的社会是由绅士、退休官员、考上举人的知识分子,以及有社会影响的人物进行管理。他们依靠传统文化、伦理和宗法等方式建立了传统社会的治理模式。
杨二酉作为金榜题名进士,正宗知识分子,又是退隐官员,自然倡导好的乡俗民风,以其远见卓识,进行晋祠文物保护,留下许多诗文佳句。由此才激励今天家乡人民追本溯源,抚古惜今,继承历史,唤起重现“大寺荷风”之夙愿,于是便有了今天“荷花世界稻花香”的桃园胜境。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乡约》早已被历史尘封,取而代之的是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的基层民主选举蔚然成风,乡村政治生态不断优化,政务公开全面推行……一个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日臻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大寺荷风”景区的道路旁,每隔几十米远就立着一个醒目的宣传展板,上面写着: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让“农田变景观、农庄变景点、农村变景区”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一个政通人和、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归途之中,特意到周边几个村子和田野考察一番。路边成片的向日葵,正在向游人展露出灿烂笑容,殷切迎接八方来宾;所到村庄皆见洒扫庭除,勤谨待客,内外洁净,整饬一新。固然有些地方机械隆隆、泥坑垢尘,那也是在规划建设当中。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我们仿佛感受到晋源区土地上跃动的勃勃生机,聆听到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劲足音。
相信“莲村千顷色,真作万荷庄”的美丽,将遍及晋源,乃至更广更远……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