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018-10-31郭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郭琰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的规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在以就业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理念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当中的基础课时特别是公共英语课时被大量地缩减,使其渐渐地向边缘化发展。

关键词 职业导向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错位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其教学理念的错位性,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的具体特点没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现。关于职业教育理念,许多的高职院校和老师都没有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没有意识到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拥有职业属性。高职院校和教师们认为,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其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只有专业课才担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任务。明显地,这种教学理念是不对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就是在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之下,其教学方式、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法都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及有效的创新。

1.2教材内容没有职业导向性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以及最基础的教学载体。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需要立足教材;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预习和复习也离不开教材。实际上,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教材内容的丰富,教材印刷技术的提升。但是学校在选择教材内容时,仍然以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主,对于职业背景下的关于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没有相应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内容缺乏职业导向性,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有效应用。

1.3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把公共英语课程当作基础英语进行教学,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完全没有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纳入到考虑范围中。就算有一小部分的高职院校,考虑到英语对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需求性和重要性,但是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年,老师的英语教学工作仍然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到了第二学年才会展开专业课的教学工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无法使英语基础课程与英语专业课程良好衔接,对于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没有任何有效的帮助。因为学生在进行专业英语学习时,词汇量没有得到丰富,老师又只注重专业词汇的理解和翻译,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不到提高。

1.4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不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职教育阶段,都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在高职英语的教学工作中,其影响更为明显。老师对教学方法、教学教材的选择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基础和依据,平时的教学工作多注重传授应试技巧,进行频繁的题海战术,考试摸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英语学科的趣味性,还会使学生对英语学科失去兴趣,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方法

2.1规划与教学结合,明确教学目标性

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要保证其切实性,就必须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教学与就业的目标统一,保证学生朝着正确的目标努力。即教师在教学前,首先应对目前社会英语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然后与教学结合,制订出符合目前教学状况的方案,同时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职业规划与英语学习本身存在的必然联系,将提高英语能力作为眼前的小目标,将毕业就业作为长远的大目标,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情况调整考核的指标和内容,积极反思、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而达到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影响。

2.2多元化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灵活性

要让高职英语教学具有切实意义,能够提高学生英语素质和能力,就需要通过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状态。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被迫接受英语知识,主动性及思考能力都不强,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在传统英语教学流程中加入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例如基于目前信息化网络技术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相应的情境教学,通过展示情境化的图片及对话,让学生分别饰演对话中的不同角色,然后可以根据对话的内容加入符合情境的表情或者语气,让对话表现更加自然,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朗读能力,引导学生模仿对话,养成对话模仿的习惯。

2.3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与传统英语教学目标存在很大差异,造成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教学理念的潜在差异,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照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当结合院校的培养理念和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和优势在于教学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特征,制订符合目前教学实际及市场需求的英语教学计划,而不是单纯強调书本内容及英语词汇量。另外,教学时还应当遵循学生的个体特点,发展和培养每个学生的优势。例如:一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在一些情境对话活动、朗读练习及角色扮演游戏中体现自身的优势,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习兴趣;一些学生在听力和写作具有较强的优势,教师则可以通过翻译比赛、听音辩词等各类实践活动,甚至是比赛。学生在参加个性化的活动后,对个人的认知更加清晰,也为学生后期的择业就业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开辟一个获取专业知识的新途径。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让教育工作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重视学生职业发展,做好英语教学改革,才能促进高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宋庆福,解璐.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以合肥地区高职院校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03):32-37.

[2] 李娟.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校园英语,2018(03):50.

猜你喜欢

职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思政教育模式改革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