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音乐课堂中合理巧妙运用生成性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2018-10-31魏如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教学效率

魏如惠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音乐教学逐渐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如何提升课堂的艺术氛围、提升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教学工作的重点。生成性资源作为一種重要的教学资源,可以对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时刻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和艺术的灵感,展示音乐课堂的魅力所在,让学生爱上音乐,并主动融入到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来。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 生成性资源 教学效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音乐学科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方案。音乐来源于生活,如何用音乐美化人生,并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模式。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1生成性资源的含义

生成性资源有两种潜在的含义,一是资源的形成是动态生成,在教学动态进行的过程中,没有经过预先计划和设定而产生的教学资源;此外还包括动态性生成性资源,能够转化为课程因素,最终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从这两个角度来看,生成性资源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并不是在教学前就安排好,并明确用途,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发展过程,重点在于知识的积累与创造发展。对于动态生成资源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即生成性资源的动态性特征和开放性特征,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潜在的创造价值。

2在音乐课堂中使用生成性资源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2.1教学环境的营造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学生在知识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发展和创新,并开发对知识的潜能探索。因此,教师需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交流与沟通中不断引发问题并解决问题。由于音乐教学的活泼程度高,过于严肃的课堂氛围,显然无法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营造轻松愉悦和平等的动态课堂教学环境,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认知水平的提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到音乐学科的魅力所在。

音乐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是情感体验,因此可以理解为音乐是情感性的产物。换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带着情感去获取知识,才能让音乐课堂更具审美价值。具体来看,可以通过营造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熟悉音乐的过程,学会倾听音乐,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和谐旋律。

2.2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敏锐捕捉

生成性教学资源并不是一直存在,是因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动态教学资源。如何有效的对资源进行转化,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敏锐的捕捉能力,对于一些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换言之,课堂效率的提升,离不开生成新动态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是意外情况与突发事件,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欣赏音乐时,此时如果出现一些突发情况,要想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际上相对困难,原定的教学内容也难以重新开展。此时教师应该发掘事件中积极的因素,将其转化为教学动力,并利用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尽管这些资源通常被认为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师的巧妙捕捉和转化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窗台出现一只叽叽喳喳的鸟,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乐的鉴赏,但教师需要具备临场应变能力。此时教师应该使用幽默的语言和神态来进行描述,例如“同学们看,窗外的鸟也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和音乐的吸引”。这种幽默的语言,不仅没有打断教学过程的正常运行,还能让成学生重新投入鉴赏的过程中,所以教师的恰当应对措施,在教学中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最大化利用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提升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错误难以避免,而在新课程教学下,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是具备判断意识与否的特征。正如我们在生活中常听见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个人的财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也许是他自身进行进一步学习的宝贵课程资源。除此之外,从学生的错误中,教师也能够总结其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不足,从而将其转化为积极的教学动力,让学生受益。

2.3随意性教学行为的正确认识

生成性教学资源多半是在偶然间产生的,因此,如果教师刻意地追求生成性教学资源,反而会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并没有明确的检测标准与判断依据,并不像其它学科以分数来作为界定。恰恰相反,音乐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随意性的特征。例如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伴唱、范唱、欣赏、跟唱等不同的方式。随意性教学行为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随意性教学行为,也能够强化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具体来看,无论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始终要重视课程设计与教学规划。音乐学科的教学必然要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有鉴于此,教师可以在不经意间地适时引入生成性教学资源,挖掘艺术作品本身的美,让学生拥有对音乐的感悟,并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课程资源的作用进一步被放大,而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运用课程资源。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宝贵的教学财富,作为从事一线教学的音乐教师,也需要充分认识到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合理转化和利用,在做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敏锐捕捉和发展资源的内涵,以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成洁.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J].大众文艺,2010(08):222.

[2] 相东.如何正确看待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与随意性[J].基础教育研究,2008(09):39+41.

[3] 谢泉峰,段怡.网络空间课程生成性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向、内容与基本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6):69-71.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教学效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探讨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音乐教学理念
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