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能力在衡阳市文化产业创新中的影响因子研究
2018-10-31刘紫萱张硕勤
刘紫萱 张硕勤
摘 要:随着衡阳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快速融合,衡阳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在城市人文形象的塑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衡阳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语言服务能力的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能力的不足与中国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薪级制度的不合理、从业门槛低、受教育程度不高等因素有着很深的关系。
关键词: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能力;原因
旅游是外来者短期进入一座城市并对其产生印象的主要途径,无论是旅居、游学还是旅行,都会通过文化消费的方式与当地人产生接触。第一个接触的是衡阳的旅游从业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服务能力将会对外来者的消费体验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也会形成强烈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城市人文形象的塑造方面,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衡阳旅游行业从业者语言服务能力现状
作者于2016年8月~10月分别对衡阳市旅游从业人员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1)从业人员整体语言服务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比较低。
(2)从业人员培训比例呈上升趋势,不同岗位语言培训需求呈现差异性。
(3)游客对旅游从业人员满意度不高,存在语言互动性差、沟通不畅等问题。
(4)在跨文化交際方面,从业人员存在外语语言能力不足和文化知识薄弱等问题。
二、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能力不足的原因思索
1.传统观念制约了旅游业发展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一直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以后,人们才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到旅游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旅游的新兴也有诸多矛盾所在。中国人好静少动,不爱出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宗族血缘关系,提倡尊老爱幼,有着极强的家庭意识,这其实也是在否定冒险,所以才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这些不利于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观念有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背景,与我国旅游行业历史和现代旅游行业建立时间不长密切相关。
2.旅游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偏低
旅游职业的某些特殊性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门槛、多样化和高流动率带来的高可进入性;二是工作和休闲界限模糊、人与人交流机会多、职业适应面广。旅游业对从业人员基本没有什么技能要求,但岗位技能低、低门槛就意味着低收入、长工作时间、学历过剩以及低社会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高技能从业人员的进入。
3.旅游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有待提高
受教育程度不高是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调查报告抽样显示,衡阳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酒店饭店服务员、客车司机等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初中(中专)和高中文化为主,占 48%。在酒店业,学历水平较低的现象更为明显,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就占 35%。旅游行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还不够、旅游行业地位不高、旅游行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懈怠等因素密切相关。
4.旅游从业人员的社会尊重感差
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属于服务行业,处于服务游客相对较低的位置,甚至在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有些游客会将自己不满的情绪转嫁到工作人员身上。因此,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尊重感较差,很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不愿从事这一行业。
5.薪资制度存在不合理因素
经济激励是决定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高薪、高就业率以及低消费成本总是和较高的语言能力联系在一起。合理的行业薪资体系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衡阳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体系存在低收入群体化、薪资政策不合理、分配体制不科学等问题。
此外,从调查中发现,旅游从业人员中掌握第二语言的人非常少。而随着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衡阳的各大旅游景点,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为了能给国际旅游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更优质的服务,旅游从业人员应该更重视对第二语言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张新峰.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及其成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36).
[2]陈丽君.基于资源概念的旅游语言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