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
2018-10-31于虹
于虹
摘 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支持大学贫困生资助工作,但该工作却面临资助数量与资助育人目的不符的情况,难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文章主要分析了大学贫困生资助育人现状,并提出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贫困生资助育人对策,确保该项工作真正发挥效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贫困生;现状;对策
一、大学贫困生资助育人现状
1.经济困难认定无科学机制
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无法科学界定家庭经济困难标准,不同高校其界定标准也不同,甚至出现班级内部学生轮流领取资助金的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报的都是由政府出具的贫困证明,真实性有待考证,无太大参考价值。一些学生家庭并不困难,但他们仍能在当地政府得到贫困证明,导致一些真正困难的学生丧失了领取资助金的机会。
2.经济困难学生压力大,学习成效不佳
很多大学贫困生读大学的初衷就是改变命运,在日常求学过程中面临着较大压力,不能够正确探索自身的学习方向,难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加之,因高中时期这类学生接受的教育比较单一纯粹,到大学之后,无法快速适应教育内容和理念的变化,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还影响了成绩[1]。
3.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心理危机
贫困生到大学之后,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产生心理冲击,干扰到日常学习。目前,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在高校心理危机中占比很重。这种现象与大学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要求背道而驰。
4.资助工作未产生明显教育效果
虽说国家加大了贫困生资助强度和范围,但是大学常出现在资格审查和评定上力争贫困等情况,时常有大学贫困生拿着国家资助金享乐的现象。一些贫困生缺乏集体意识和同情心,面对各类资助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也有一些贫困生抱怨社会不公平,存在仇富等不良心态。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贫困生资助育人对策
1.改进筛选标准及规则,宣传资助政策
大学贫困生资助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让学生懂得诚信、感恩和自强自立等。倘若过分强调评选标准,而没有宣传贫困生资助的意义和目的,学生只会单一地追求公平公正,而不去思考这样举措的本质内涵。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个人特质的发展等,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行为。具体而言,应依托学校和资助政策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学生具备健全、独立的人格。
2.淡化資助金额,强化资助类型意义及落实
虽然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很多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优缺点兼而有之,倘若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仅追求量而非对该项工作的本质进行思考,将很容易出现资助金使用不合理及浪费的情况。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要加大贫困生资助目的和意义的宣传力度,多探索有效的资助类型和方法。
3.将心理资助作为工作重点
一些贫困生因家庭原因存在自卑心理等,人际关系紧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贫困资助工作应做好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天分,教会他们心理管理,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自制力等。定期开展校内或校际贫困生心理座谈等,给予贫困生抒发内心的机会,使其交际范围和社会支持系统不断拓宽,实现资助育人工作目标[2]。
4.开展感恩教育,着重培养贫困生实践能力
很多高校普遍将关注点放在资助金发放和勤工俭学岗位的提供方面,而勤工俭学岗位往往工作内容简单,还要耗费学生大量精力,却并无太大收获。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心理学理念强调对行动意义和价值的追寻,高校应着重培养贫困生的实践能力,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实现身心双向培养,契合育人目的。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人格特质等,恰恰契合了大学贫困生资助育人目的。学校和教师应对该项工作予以改革,凸显它的正向价值和意义,达到良好的贫困育人资助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肖雪丽.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贫困生资助模式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32-133.
[2]王智超.谈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