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

2018-10-31张建武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预防治疗疾病

张建武

摘 要 现如今,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中小规模的养殖场逐渐增多,而个体养殖户逐渐减少,但这些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普遍存在监管不力和疾病预防知识缺乏等问题,导致猪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给养殖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减少养殖户和养殖场的经济损失,积极做好猪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基于此,阐述了生猪常见病及治疗措施,并提出了预防生猪疾病的一系列措施,旨在减少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猪;疾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74

在生猪养殖行业高利润的趋势下,养殖户和各大规模的养殖场越来越多,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疾病也越来越难控制,近几年蛔虫病、消化道类疾病、猪链球菌等疾病一直困扰着大部分的养殖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生猪的重点应放在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以减少猪疾病带来的损失。

1 豬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生猪养殖为很多养殖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部分养殖户缺少科学的养殖经验,忽略了猪疾病的预防工作,未做好猪舍的定期清理和消毒工作,为猪疾病爆发创造了条件。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部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盲目使用激素饲料促进生猪快速生长,甚至给猪喂食便宜、劣质的饲料,影响猪的健康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诱发相关疾病。此外,部分饲养者对接种疫苗不重视,导致生猪抵抗力降低,易感染疾病,因疾病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传染给其他健康猪群,从而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 猪常见疾病及治疗措施

2.1 蛔虫病

蛔虫病多发于幼崽或产后母猪,临床多表现为不爱进食、频繁咳嗽、生长缓慢、磨牙等症状,且体质日渐消瘦,若治疗不及时则很容易导致猪死亡。针对蛔虫病,饲养者应加强猪的饲养管理,选择高品质的饲料和水源,可有效避免蛔虫病。若蛔虫病已发生,需及时使用驱蛔虫药物,杀死虫卵和虫体,并及时清除猪粪便和饲料等感染物。

2.2 消化道类疾病

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是猪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患细菌性腹泻疾病的猪常排泄糊状物,患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猪,可呈喷水状排泄。针对患有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的病猪,养殖户应对猪舍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保证猪饮水清洁,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并根据病情注射林可霉素、痢菌净、土霉素进行治疗[1]。

2.3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生猪疾病中较为常见,是一种由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鼻塞、鼻涕、气喘及面部变形等,会造成生猪生长速度变慢。此外,病猪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继而导致易感染其他疾病,严重则导致生猪死亡,甚至使整个猪群受到威胁,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对此,在治疗上,可每日按喂土霉素或金霉素20~30 mg·kg-1,连续喂20 d,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2.4 猪肢蹄病

初期患猪肢蹄病的猪,其关节会肿大,发展到中期猪脚易破裂,严重则无法站立。针对此病,养殖户应优化养猪环境,清洁猪舍,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并全方位对猪舍进行消毒,避免猪舍有坚硬的物品,以减轻对猪脚带来损伤[2]。同时,可运用地塞米松和青霉素搭配安痛定进行注射治疗。

2.5 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爆发速度快,且人畜均可能感染此病。生猪患猪链球菌病后,会出现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症状,且体温会升高。病猪各时期症状表现不同,一般早期呼吸急促,中期呼吸困难,晚期会发生抽搐现象,且抽搐时会有红色粘液从口鼻处流出。针对链球菌病,养殖户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未发病前给猪仔注射各种疾病疫苗以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其发病率。若已患链球菌病可注射乙基环丙沙星治疗,每天

2次,每次2.5~10 mL·kg-1,同时配合肌注头孢噻呋,每天1次,每次5 mg·kg-1,连续治疗3 d。

2.6 气喘病

猪气喘病又称猪肺炎支原体病,该病主要影响猪的慢性呼吸道,感染气喘病的猪多表现为呼吸急促、喘粗气、咳嗽、不思饮食等症状,一旦发病,会影响生长速度,以至于延长猪的饲养周期。此病多发于气候不稳定的环境下,与猪的种类、大小无关,而饲养环境与饲料品质过差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发病率高达50%,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只猪感染则易传染给其他猪群[3]。治疗猪气喘病主要采用肌注林肯霉素,每天2次,每次

40 000 IU·kg-1,连续治疗5~10 d,也可肌注泰妙灵(泰乐菌素)15 mg·kg-1,连续注射3 d,具有较好的效果[4]。

3 猪疾病的预防措施

3.1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猪众多疾病的发生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保持猪舍清洁和定期消毒至关重要。为避免滋生病原菌,养殖户应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并合理调节猪舍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通风以确保猪舍的环境良好,且冬季应做好猪舍防寒保暖措施。

3.2 科学饲养

为保证猪只营养均衡,养殖户应随季节的变换为猪选择优良的饲料,可依据猪的营养指标,降低黄曲霉等病菌的摄入量,且适当增添吸附剂[5]。在饲养期间,饲养员要科学管理猪只的饮水问题,并及时打扫猪只的排泄物。

3.3 注重疫苗的接种工作

注射疫苗是防止出现疾病和提高猪只抵抗力、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各地区间的流行病情况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养殖户要为猪群接种各地区适合的疫苗。目前,注射疫苗方法较多,包括以下几种。1)皮下注射。该接种方法使用较多,注射部位多在耳根皮下,在耳根皮下注射药物吸收较缓慢但易均匀吸收。2)肌肉注射。该接种方法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3)超前免疫。该接种方法是在仔猪吃初乳前注射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基础免疫,一般在猪瘟免疫时应用。4)滴鼻接种。因大部分病原体主要经黏膜侵入,而滴鼻接种属于黏膜免疫,可识别黏膜表面不同类型的抗原,对病原体或有害抗原产生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同时注意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当猪患病时,应立刻对其进行隔离治疗;5)肺内和气管内注射。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猪喘气病和腹泻时,一般在猪后海穴位注射有关预防腹泻的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如果猪因治疗无效而死亡,则必须妥善处理其尸体,如进行焚烧或深埋等[6]。为避免感染范围扩大,必须捕杀一些患病严重的猪。同时,养殖户要对猪群进行定期驱虫,采取驱虫措施也可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4 结语

猪发生各种疾病既会使养殖业发展不稳定,还会使猪产品质量降低,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猪常见疾病的预防和防治,合理有序地开展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实际上,猪疾病的种类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先预防,要及时隔离感染病毒的猪,从而才能达到高产的目标。目前,猪疾病的防治和治疗已成为我国养殖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养殖户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既关系着自身经济收入和养猪业的长期发展,也对人们的饮食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绍荣.当议猪口蹄授病的流行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6(5):281-282.

[2] 张铁锋.浅谈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J].农业与技术,2014(ll):202-203

[3] 蔡丽君.分析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J].农业与技术,2016(14):92

[4] 闰壮,赵敬明.探讨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288.

[5] 马向红,张新建,张友超.浅谈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89.

[6] 王海森.探讨基层养猪常见猪疾病预防及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17,19(1):49-5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预防治疗疾病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影子疾病,隐形杀手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