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基础与合作办学:珠三角的案例分析

2018-10-31马万华高树唐

大学教育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合作办学

马万华 高树唐

摘要: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发展迅速,其办学层次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集中了多所独立法人形式的合作办学机构,比如,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和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等。他们除了引进国际的优质教育资源外,还采取了混合式的办学模式,积极引进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为什么能够在珠三角地区得到快速发展?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基础和高等教育规模两个视角展开分析,可以阐释珠三角地区引进合作办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合作办学;经济基础;高等教育规模;珠三角地区;国际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8)04-0036-07

收稿日期:2018-04-27

作者简介:马万华(1956-),女,吉林丹东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高等教育治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高树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2017年6月9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招生项目全面启动,该大学50%以上的教师来自于莫斯科大学,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同時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也将参与教学科研活动[1]。2011至2017年,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共5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招生,这在一个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应该是突飞猛进的发展。除此之外,深圳还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6所国内名校签署合作文件,共建深圳校区,重点引进名校的优势学科,建设保障民生和产业发展亟需的医学类和理工类学科。

为什么深圳市要大力引进国内外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深圳市现有普通高校12所,共有全日制在校生9.98万人。作为一个有近1 3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这个在校生规模太小。因此,快速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不仅是深圳、也是珠三角地区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形态变化

珠三角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东莞、中山和惠州共9个城市。目前,珠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其他省份和地区中独领风骚。其产业发展模式由原来的农业与重工业为主,通过特区建设的拉动迅速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来。相关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在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如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升级的指标)上遥遥领先全国其他省份和地区。

表1显示了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2014年,广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7 809.85亿元(约占当时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10%),其中,珠三角地区占57 650.02亿元(约占当时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85.18%)。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如农、林、牧、渔业等所贡献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远远低于其工业和服务业。原因在于,广东省大力发展其不同的支柱产业,比如广州市以汽车、机电和软件等工业部门为主;深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惠州以石油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可见,广东省在大力发展其他产业的同时优化了服务业和产业素质,使珠三角地区城市的经济核算指标进一步提高(见表2)。

在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1980年至2014年广东省的GDP变化,也可以看出广东省正从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经济形态。广东省的经济形态转变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1984年5月,中央政府决定开放广州等沿海城市为港口城市;1985年2月,中央政府决定对沿海开放城市实施一系列优惠措施;1994年10月,广东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建设“珠三角地区经济区”;2015年9月29日,珠三角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目标是把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开放创新先行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协同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把握了历史的发展机遇,选择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走上快速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表3显示了珠三角地区各城市从2000年到201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其中,合作办学最多的广州市、深圳市两个一线城市的GDP增长相对较快。

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优化与经济发展模式

受到“邻近优势”的影响,珠三角地区分享了港澳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区域和内陆城市扩散,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发展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的调整与优化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扩大意味着珠三角地区在完成工业化目标的同时提高了当地的科学文化水平、优化了当地的社会服务产业,涉及的产业包括教育、文化、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领域。表4阐述了珠三角地区从1980年至2014年间产业构成的比例变化。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的比例变化说明,其消费与需求结构发生变动,势必导致更多的资源流向需求量大的产业部门。实际上,在推动产业构成转变、优化产业结构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社会的公共部门是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比如农业生产、道路建设、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及健康与教育等等;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虽然继续进行,但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在经济达到成熟阶段时,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2]。

按照上述经济发展阶段论,珠三角地区早期的经济发展阶段属政府主导下的计划经济模式,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体系基本属于农业经济。自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走上成熟阶段,并从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珠三角地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利用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结合了庞大的外汇资金与技术革新,创造了市场主导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体现在:(1)产品的销售以出口为主、实施市场化的出口战略、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带动国内市场;(2)充分利用港澳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外来资产充裕其资本积累,发展经济的资本都以外资为主。概括来说,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本的大量输入和商品的大量输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珠三角地区充分把握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产品加工与进出口业务,使其进出口业务覆盖全球。表5展示了2000年至2014年广东省进出口市场结构,可以看出,仅2014年珠三角地区对亚洲的出口总额高达3 887.16亿美元。

从表5得知,广东省的进出口差额较大,产品的流通市场极广,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其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模式。

再者,根据广东省企业类型与经济类型的相关数据,其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一目了然了。表6显示了广东省的企业类型主要以外商投資或独资为主,其进出口金额比合作经营和合资经营的大得多,企业的运营以外来投资为主。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从粗放型经济发展为集约型经济,亦即依靠海外的资金和科学技术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升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从广东省的对外经济指标中,发现其工业与高新技术的出口额度极高,这也说明其经济发展正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外向型的模式转型,如表7所示。事实上,在广东省,工业和高新技术出口的增长过程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采用新技术优化的传统产业;其次,与出口对象国共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并使之产业化;第三,引进国际高科技产品,创新后再出口;第四,收集高科技信息,跟踪世界高科技动态,展开研发后再出口;第五,关键的一点,是促进人才和技术流动,大力开展科技开发的应用研究。

珠三角地区9市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中,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各地经济运行稳健开局,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在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上为广东提供支撑,再加上珠海、惠州,珠三角地区六市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广州增长8%,深圳增长8.4%,佛山、东莞、珠海增幅均为7.8%,惠州增长8.2%。珠三角地区及其广东近年来之所以能够维持中高速增长,正是先进制造业挑起了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大梁,牵住了经济增长的“牛鼻子”[3]。

总之,珠三角地区的创新驱动、质量引领、转型升级等经济发展急需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实现人才配套,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急需各类专业性强的人才。地方政府清楚认识到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形式产生变化。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圳市在2016年发布《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深圳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0万人,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将深圳建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三、经济高速发展呼唤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规模大、质量高的省份通常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高等教育水平不一定强。在珠三角地区,高等教育无论是规模和质量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他们只好向外吸引人才。2016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共吸纳37.33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广州市最多,有16.32万人;其次是深圳市,有7.51万人[4]。

目前,我国高质量的大学相对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地区,珠三角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十分迫切。为了突破高等教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瓶颈,珠三角地区城市尝试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弥补自身高等教育的不足。

从2000年到2014年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广东省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如表8所示)。该表显示,广东省的高等教育机构从2000年的52所快速增加到2014年的141所。但是,人才培养层次并不高,比如,在2014年毕业的44.09万学生中,22.95万人是专科层次。此外,在2014年,广东的141所高校中,部属的高等学校全省只有4所,地方院校则有137所,占了全省的97%。

在这四所教育部直属大学中,仅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985”高校,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为“211”高校。另一方面,纵观广东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5年以前其高等教育仍然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2005年以后,广东省的高等教育才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尽管如此,进入大众化的广东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甚至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根据教育部的公告,2016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广东省只有40.0%。

由此看来,广东省的整体高等教育发展快,但是底子薄,发展时间短。从图1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的高等学校情况:各城市的高等学校数量分布极不平衡,高等学校数量以广州最多深圳次之,其余城市均在10所(含)以下。再者,珠三角地区的四所教育部直属大学都集中在广州市,区内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就更明显了。以深圳为例,深圳虽然聚集了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与产业孵化器,然而,却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大学,没有像硅谷一样的斯坦福大学,也没有聚集像波士顿地区的常春藤名校。

最后,从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可以看出,各地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见图2):

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处于同一层级,然而,两市的高等学校数量(81所、12所)和在校生规模(105.72万人、9.18万人)极不对等;东莞市和佛山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处于同一层级,然而,东莞市的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是佛山市的两倍多;在常住人口数量相对少的几个城市里,珠海市的常住人口数量最少,但其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最多。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的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均匀,尤其是深圳市,无论是高等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都比不上广州市。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虽然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其招生规模和发展速度有限,难以满足人们对多元化教育和经济发展急需的规模人才的诉求。

珠三角地区为了突破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必须通过高等教育的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国内外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弥补自身高等教育的不足。本研究所指的“合作办学”概念范围比中外合作办学广,办学主体除了外国教育机构与国内教育机构外,还包括国内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目前,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办学机构主要有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除此以外,广东省还有27个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合作办学项目,分布在不同的大学里。

这些合作办学的突出特点是全英文教学,有高比例的海外(境外)师资配置,比如,在暨大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来自伯明翰大学师资授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50%以上;课堂模式、教育理念与海外名校接轨;还有大量的暑期海外研修项目和交换生项目,这为学生将来继续出国读研深造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和学习基础。据统计,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赴海外读研的比例高达50%以上。在课程的配置上,这些合作大学也很有特色。比如,北师大-香港浸会UIC是我国第一所推行“博雅教育”的新型国际化大学,注重培养见识广博和健全人格的“全人教育”,甚至开设了中国传统的六艺课程“礼乐射御书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则是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

可见,通过合作办学,一方面能引入合作院校强势的学科资源、师资力量与创新的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区内的高等教育实力,同时满足社会对多元化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弥补本地人才的培养问题,从“源頭”上解决经济急速发展而人才不相配套的困境,培养出适应当地社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合作办学提供了不同教育模式。厦门大学林金辉教授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三种形式,它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轻松的学习氛围与丰富的校园生活成为学生选择合作办学的原因之一。国外的办学理念与培育模式重在学生的全人发展,为学生提供一种不同的学习体验和文化体验。此外,由于本地院校的学术资源和专业选择范围有限,合作办学的教育项目适切性和办学起点相对较高,国人对国外文凭或地位的认可度高,能作为通向国外留学的途径;而在入学因素方面,本地优质院校就学机会少且就学门槛高,进入合作办学相对容易。

在满足经济发展方面,合作办学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形成互动、培养经济转型所需的人才。首先,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是国家政策的主要诉求,也是各地方政府所面临的问题。在知识社会时代,信息技术、创新知识和人才成为生产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对各个地方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来说至关重要,为了吸引、争夺和转化这些资源,地方政府积极引入合作办学来实现城市的经济目标,合作办学的引入能解决国际化人才和知识生产的需求。以深圳市为例,它发展合作办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广东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为深圳“建设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由此可见,经济转型的要求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强化了地方政府举办合作办学的迫切性。另一方面,合作办学的引入对地方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作用,表现在合作办学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契合。合作办学的专业取向能使地方的产学实现一体化,形成完整的产业供应链。此外,专业设置本身也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但市场需求归根到底是来自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专业设置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迎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产学共同体,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形成互动。因此,珠三角地区合作办学的引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结论

总而言之,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急需规模庞大、专业性强的人才。然而,珠三角地区的高等教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单凭珠三角地区现有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诉求。此外,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部直属大学只有4所,而且全部集中在广州市,GDP、常住人口数量与广州相似的深圳,却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大学,高等学校数量、在校生规模也远远低于广州市。为了建设和提高珠三角地区的高等教育实力,珠三角地区高等教育急需跨越式发展,合作办学势在必行。

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办学沿两个方向发展:“纵向”的合作办学与“横向”的合作办学。“纵向”的合作办学是指国内教育机构间的合作;“横向”的合作办学是指国外教育机构与国内教育机构的合作。珠三角地区“纵向”的合作办学大多在学科与项目层面展开,合作院校大多是国内知名院校、“985”院校,比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珠三角地区高等学校的声誉,建设区内高等教育的实力校区;“横向”的合作办学大多在机构与大学层面展开,解决的是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因为国际化人才不能只是引进,需要从“源头”方面解决。“纵向”的合作办学与“横向”的合作办学旨在突破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以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来弥补自身高等教育的不足。

在珠三角地区,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源头创新”,这一方面最终依靠的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和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珠三角地区主要采取了汇集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战略。地方政府通过合作办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合作办学的质量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建立有深厚学术底蕴的大学只有经济基础还是不够的。因此,在合作办学中,既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又要注重办学机构的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 许可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全球首招生,过半教师来自俄罗斯[EB/OL].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70609/u7ai6836643.html.2018-03-08.

[2] 洪亮.社会资本与民间资本关系的理念演变[J].财经问题研究,2001(1):14.

[3] 馨粤儿.珠三角地区跑赢全国凸显新发展理念巨大动能

[EB/OL].http://www.sohu.com/a/73621820_

222493.2018-03-10.

[4] 王雪薇.珠三角地区9市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公布[EB/OL].http://www.cnr.cn/gd/tpxw/20170419/t20170419_523715908.shtml.2018-03-10.

[5] 谭萍,龚微.西部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问题、原因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56-61.

[6] 王益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比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2):106-111.

[7] 李阳,陈丽梅.中外合作办学外方合作者国别(地区)分布特点及发展趋[J].山东高等教育,2015(9):23-29.

[8] 覃美琼.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6(5):34-39.

[9] 黄国华,吕开颜.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南方经济,2006(3):5-18.

[10] 卢远萍,杨湛.珠三角地区税收和GDP增速差异因素研究[J].经济师,2009(12):272.

[11] 刘志佳,黄河清.珠三角地区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人口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15(7):1394-1402.

[12] 杨京英,等.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J].中国国情国力,2004(4):13-16.

[13] 张邦雄.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6(11):60-61.

[14] 董芸.长珠三角地区洲经济发展优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13):325-326.

(责任编辑 陈剑光)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合作办学
合理的利益目标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
英国君主立宪制能够延续至今的原因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基于合作办学的民航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俄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
国际双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