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茶叶绿色发展探讨
2018-10-31林爱华周凌波王琪萍
林爱华 周凌波 王琪萍
摘要 南平市是我国传统的茶叶主产区,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类丰富。本文介绍了南平市茶叶生产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茶叶;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福建南平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56-01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茶叶的开发利用见证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南平市是我国传统的茶叶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类丰富。南平对我国的茶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六大基本茶类中,红茶、乌龙茶、白茶三大茶类都始创于闽北。闽北在唐以前就已产茶,“发于唐而盛于宋,北苑龙凤茶甲天下”是当地茶叶发展史的真实写照[1]。武夷茶是最早打入西方市场的中国茶之一,曾一度成为了中国茶的代名词。目前,茶叶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南平市茶叶的市场占有率不高。提高南平市茶叶的竞争力,促进南平市茶叶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1 南平市茶叶生产现状
福建省南平市地处闽北山区,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温和湿润,武夷山脉终年云雾弥漫,漫射光充足,地理、气候均非常适宜茶树生长[1]。目前,南平市茶叶发展势头良好,茶园面积基本稳定,没有过度开发。“大红袍”“政和功夫”“武夷星”等品牌也享誉国内外。全市现有茶叶企业4 000多家,规模以上茶企有75家,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三品”认证企业35家。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能过剩
近几年,我国许多省份都在大力发展茶叶,导致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南平市茶叶发展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状况。特别是近几年国际经济形势不好,导致出口严重下滑。近年来礼品茶市场的萎缩也使得一些涉茶企业经营困难。另外,茶叶价格的虚高、外国品牌的冲击等也是茶叶销售困难的重要因素[2-3]。
2.2 标准化程度不高
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南平市的茶叶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南平市虽然制定了武夷岩茶等国家标准和一些地方标准,但许多茶农和企业有标不依,不按标准执行,造成了同价不同质、同质不同价等质价不符等现象时常发生。茶叶标准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3 产业化程度低
南平市虽然茶企很多,但是真正有影响力,起到带动作用的企业很少,茶叶产业化程度较低。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组织化程度低的茶企依然是南平市茶叶生产的主力军,这种生产方式导致了茶叶品质良莠不齐,造成了不良竞争,严重阻碍了南平市茶产业的发展。
2.4 农药残留问题
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南平市茶叶在生产环节的抽检中基本都是合格的,但是市场上的茶叶抽检还有许多批次不合格,大多是标称来源于南平市的外地茶叶。随着社会的持续关注和欧盟对茶叶农残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农药残留必须严格控制。
3 供给侧改革对策与建议
3.1 政府重视,加大扶持力度
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有关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把茶产业作为绿色发展和精准扶贫开发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茶叶品质,调整茶叶产业结构,提升茶叶品牌,为茶叶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活力。
3.2 降低库存
由于茶叶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导致茶叶价格存在虚高现象。加上世界经济的不景气,高端茶叶市场的销售形势也不乐观。让茶叶消费回归到理性消费,中低端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茶叶经营者应该多加关注中低端市场。茶叶是一种饮品,如果人人都能喝得起好茶,人人都能喝上好茶,销售问题则迎刃而解。
3.3 加强监管,建立茶叶企业可追溯体系
加强执法监管,按照“严打、严管、严防、严控”的要求,采取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着力解决茶叶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
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将茶叶龙头企业、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茶企等纳入可追溯信息平台,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实现茶叶的质量可追溯。目前,南平市已有82家茶叶企业(合作社)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平台[4]。
3.4 加大品牌建设
目前,南平市有“武夷大红袍”“政和白茶”“政和工夫”“松溪绿茶”“邵武碎铜茶”“正山小种”“武夷岩茶”“武夷红茶”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应该加大对这些产品标识的使用管理,加大宣传,培育出一批享誉中外的品牌。通过建立茶叶专业市场,利用“互联网+”等电子商务,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应加大力度开发茶乡休闲观光旅游、茶文化旅游等涉茶旅游项目,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茶产业协调发展。
3.5 加快茶叶标准化、产业化建设
在世界高速发展变化的现代,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一批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以建立生态有机茶园为抓手,重视土壤的改良,推进统防统治,推广茶园绿色防控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全面推行生产过程标准化。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装备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4 结语
南平市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过辉煌的成就。结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方式,走标準化、产业化路子,促进茶叶绿色发展,南平市茶叶一定能再创辉煌。
5 参考文献
[1] 姚月明.建茶志[M].南平:闽北报社印刷厂,1996.
[2] 金发忠.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律管控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3):3-6.
[3] 刘晓琴.当前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瓶颈与品牌战略规划[J].商业研究,2007,359(3):38.
[4] 李圣军.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模式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4):9-13.
[5] 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等.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04-3414.
[6] 罗琼,王昆,许靖波,等.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4,28(1):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