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2018-10-31■/
■ /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信息时代,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等特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要求。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依靠单纯的专职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已捉襟见肘。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模式呼声越来越高,专业教师群体在导学、助学、督学等方面开展工作,恰好填补了辅导员在精力上和专业知识上的空缺。因此,建立一个班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势在必行,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1]。
一、班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分析
所谓协同育人是指不同的育人主体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蓄能量的有效互动以实现人才培养。它强调多个教育者之间进行资源的互通有无,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班导师制度执行以来发挥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随着“课程思政”和“全员育人”育人理念的提出,班导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同时还需要提供思想、心理、生活方面的帮助。现实中班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存在一下问题。
(一)班导师与辅导员分工不明确
班导师与辅导员作为两个不同的教师群体,其产生之初的定位就不一样。辅导员前身为“政治指导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行系统。辅导员主要职责为: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等,成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而作为班导师,其定位主要为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在指导学业的同时渗透对他们的思想、心理指导。因而,从工作内容上看,他们两者的职责有所重叠交叉,容易造成两者职责不清,在学生指导上存重复和“盲点”。
(二)班导师与辅导员合作不密切
据调查,一些高校班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联系较少,很难实现在育人方面的协同。首先,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在大部分高校都属于不同的队伍序列。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管理日常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班导师是从专业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专业教师负责教授专业知识,工作内容的差异造成了一些重复多头管理。其次,班导师与辅导员未形成一个有效沟通机制。事实上,专业教师除了承担助学、导学、督学的任务外,也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情况进行指导。但是,协同机制的缺失,导致育人和专业引导“两张皮”。
(三)班导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班导师对自身的工作缺乏积极性,有些班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班导师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角色定位不清;另一方面,班导师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评价体系。班导师队伍建设还未形成完善的激励运行。
(四)受教育者的认同度不高
通过访谈调查,大学生对于班导师的认同度不高,主要表现为对班导师工作内容缺乏了解。究其原因有:从班导师工作方式来看,由于自身精力有限,大部分班导师倾向于采取“愿者上钩”式的工作方式,希望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来请求指导,但较少主动与学生沟通,这种方式易造成学生管理两极化,导致班导师实施效果不明显。
二、班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模型
当前班导师与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模式较为独立,不利于两者合力的最优化。我们尝试建立一个多面体模型,把握好三个维度,即班级学生(受教育者)、辅导员和班导师(教育者)和班级学生干部、优秀高年级学生组成的互助成长小组。通过理清三个维度相互之间的关系与构架,将班导师与辅导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多面体”模型的三个维度
班级学生(受教育者)、辅导员和班导师(教育者)和班级学生干部、优秀高年级学生组成的互助成长小组是整个班导师与辅导员协同模式的三个重要维度。辅导员和班导师作为学生直接负责人,在整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和班导师将“导学”和“导心”两方面结合起来,既给学生以学业上的指导又给他们提供思想和生活方面的建议,真正做好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导师。同时,班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也要发挥好主体作用,积极的参与到辅导员、班导师及互助成长小组安排的活动中来,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互助成长小组主要由班级学生干部、高年级优秀学生和其他学生群体组成。作为班级学生与辅导员、班导师沟通的桥梁,能够弥补教育者时间和精力上的不足,分担班导师学业指导压力,增加思政教育效应,进而增进学生与辅导员、班导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促进教育效果的提高。
(二)“多面体”模型间的关系与构架
图中多面体模型A、E两个顶点分别代表辅导员、班导师,主要是突出辅导员和班导师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地位,AB、AC、AD分别代表辅导员主要工作内容:日常管理服务、社会适应性教育、人格教育与思政教育;EB、EC、ED分别代表班导师主要工作内容:专业实践指导、专业学习与科研、专业认知指导;AE则是代表辅导员和班导师之间的双向沟通机制,阴影部分BCD平面代表学生接受辅导员和班导师教育和指导的内容,其中EC与AD有一个交点F,EB与AC、AD分别有两个交点G、H,交点F代表班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科研指导时还需要对学生渗透人格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容,反之对于辅导员也是一样的;交点G、H分别代表班导师在开展专业实践指导时应兼具人格教育和思政教育内容,同时适当的进行学生适应性教育,反之对于辅导员也是一样;辅导员和班导师传播知识和指导学生的平台为面ABC、ACD、ABD、EBD、EBC、ECD,这六个平台的实施更是需要一个成熟的机制存在,这个机制就是学生互助成长小组,这个小组既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又是辅导员和班导师实际工作执行的平台。
图1 高校辅导员和班导师协同育人“多面体”模型
三、“多面体”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
辅导员和班导师协同育人模式采用“多面体”协同育人模型,应把握好三个重要的维度,即充分发挥班导师与辅导员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学生互助成长小组长效运行机制。
(一)充分发挥班导师与辅导员的主导作用
1、班导师方面
首先,进一步完善班导师职责内容。在指导内容上,班导师应从专业学习方法与技能,社会实践、学生考研、指导学科竞赛和双创大赛等方面落实导学工作,指导学生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改进工作方法。一方面加强与班级学生的沟通了解,多采用多人座谈会、一对一谈心谈话、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关注学生动态等交流方式来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互动和思想碰撞。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所处阶段、学生特点、学习情况等综合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组织学生建立学习互助组,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让班级形成良好的学风。再次,完善班导师工作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对班导师工作效果的考核和评定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对于班导师的评价应从班级学生测评、班导师自评和行政领导客观测评三个角度进行,其中学生的测评结果占比应相对较高。在此评价系统基础上建立班导师工作的激励机制,将考核细则量化,如在指导学科竞赛方面,根据班级同学参与学科竞赛的覆盖面和获奖率给予相应的奖励。由此来提高班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通过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来进一步激励班导师投入工作。
2、辅导员方面
辅导员在与学生建立联系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应加强与班导师的沟通。与班导师商议每周确定一个交流碰头会,将学生动态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特点等)及时向班导师反馈,让班导师更好的了解班级同学情况,及时调整指导方案,有针对性、计划性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学院或者学校举办的专业学科竞赛、双创比赛等信息也可以及时与班导师进行商量,积极推动班级学风建设。其次是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大部分的辅导员从事的工作都比较日常和琐碎,对于所带学生的专业了解不够,无法真正的提出指导性意见。因此辅导员要加强学院开设的专业认知,对于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的基本课程、毕业的学分要求等都要有所了解,做到能够及时发现同学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的困惑,并将问题与班导师进行交流,形成好的解决应对办法。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尽管辅导员和班导师都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较大力度的指导,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受教育者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辅导员和班导师的引导中来,才能够使他们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学生一方面要积极主动的与辅导员和班导师进行沟通交流,主动接受来自辅导员和班导师来自学习、生活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提升自我;另一方面学生要主动的参与高年级组织的学习成长小组,在与高年级优秀学长学姐交流中,汲取优秀的学习方法、生活经验,通过锻炼自己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思考判断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自己的就业乃至毕业再学习提供资本和动力。
(三)建立学生互助成长小组长效运行机制
建立一个由班级学生干部、高年级优秀学生和其他学生群体组成的互助成长小组,及时传达和反馈辅导员和班导师分配的任务,掌握班级同学的思想、学习动态,以每周一报的形式告知辅导员和班导师,让辅导员和班导师对班级情况有总体了解。高年级优秀学生的选取主要是在大二、大三学生中选择成绩优秀、综合表现较好的学生骨干,实现辅导员对接工作,在新生班级班委未选出的情况下协助辅导员管理好班级,并为班级同学提供规划指导,小导师数量通常以班级人数而定,一般由班导师和其他任课老师推荐产生,每个小导师带8-10名学生,班导师可以通过小导师安排学生学习任务,接收学生学习反馈信息,从而适时调整指导方案。其他学生群体主要是指班级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采取学习帮扶的方式,成立学习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又可以增进班级整体学习氛围,学生互助成长小组的核心为辅导员和班导师,由两者共同商定互助成长小组的活动时间、方式、内容、范围,这样既平衡了两者的精力和时间,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