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伯驹: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

2018-10-30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18期
关键词:张伯驹国宝阳台

张伯驹,素有中国第一收藏家美誉,一生痴迷收藏,更以保护祖国文物不外流为己任,甚至为此变卖家产。刚刚结束的在故宫举办的“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紀念展”就以《予所收蓄,永存吾土》为主题,展品包括李白唯一存世书迹《上阳台帖》在内共33件,可谓张伯驹先生捐赠给国家珍贵文物的一次大聚会,向参观者讲述历史往事。

张伯驹从民国公子到一贫如洗

张伯驹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是满清的最后一位直隶总督、办过煤矿和私人盐业的银行大亨张镇芳。他有着神童的美誉,7岁入私塾,9岁就能写诗,博览群书,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大公子”。张伯驹是中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文物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艺术大师刘海粟曾说“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

张十白驹的爷爷曾经说他是败家子,但是今天看来,正是张伯驹当初的“败家”,才不至于让我们国家相当—部分珍贵的国宝流失海外。他的收藏当中有陆机的《平复帖》、展子虔的《游春图》、《张好好诗》等,今天都已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而且都是无偿捐献给国家,大部分藏品都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有人说,他一个人的捐赠足以撑起故宫顶级书画的半壁江山。晚年的张伯驹更是因为想把藏品留在中国,使自己从豪门巨富变为债台高筑。甚至在被匪徒绑架、生命堪阮时,他居然声称:“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他传奇般的人生,成为久传不衰的佳话。

张伯驹、潘素两情一命永相怜

1932年,34岁的张伯驹在上海与潘素偶然邂逅,在红粉群中阅尽人间春色的大公子,立时被17岁少女的美颜芳姿以及优雅的琴艺所吸引。后来,张伯驹怅然若失地返回北平,不顾舟车劳顿提笔写下了《浣溪沙》:“隔墙笙歌隔寺钟,画阑北畔影西东,断肠人语月明中。小别又逢金粟雨,旧欢却忆玉兰风,相思两地总相同。”从此,两个人相守终生。在潘素的陪伴呵护下,在坎坷艰难的晚年,张伯驹彻底参透了人世百味,笔端的词句也脱尽了浮华艳丽,而益发趋向深沉凝重厚实了。

为人不识张伯驹 踏遍故宫也枉然

1956年,故宫博物院收到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大礼,张伯驹及其夫人潘素将他们30年所收藏的珍品无偿捐献给国家,包括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唐李白《上阳台帖》、杜牧《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诸上座帖》、元赵孟烦《千字文》等。

“中华第一帖”《平复帖》

《平复帖》比王羲之手迹还要早七八十年,是中国已见最古老的书道瑰宝,又是汉隶过渡到章草的最初形态,上面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章记,也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

1937年,张伯驹得知溥儒有《平复帖》后便再也坐不住了。溥儒是道光皇帝曾孙,手里有很多稀世珍藏,在这之前,溥儒就曾经将唐代韩干《照夜白图》出售,导致这件国宝从此流失海外。张伯驹害怕《平复帖》会重蹈覆辙,便委托中间人向溥儒求购。溥儒回答:可以,20万大洋。张伯驹很沮丧,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拿不出这笔费用了。几经讨价还价,溥儒依然不让价。直到1937年,溥儒母亲过世,溥儒急需用钱。张伯驹想借机求购《平复帖》,但怕别人说他是趁人之危,便提出先借溥儒一万元,用《平复帖》当做抵押。溥儒最终选择不用抵押,要价4万元出售。张伯驹终于如愿以偿,最终捐献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平复帖》是我国现存的历史上最早、最古老、最真实可靠,保存完好,流传有序的第一件古代名家纸本墨书真迹,是汉代章草向晋代今草过渡的代表性书作。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有“法帖之祖”、“镇国之宝”的美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编列为国宝1号。

李白存世唯一真迹《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用笔纵放自如、雄健流畅,这幅作品之所以珍贵,就在于首先它是李白唯一的传世墨宝。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件作品堪称流传有序的典范,从题跋和鉴藏印可以看出,它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明代藏于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之手。

李白25岁时初离蜀地,在江陵结识道友司马承祯,虽说李白对诸子百家都有一些研究,但是他本人更爱道家思想。于是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好友。后来,李白和杜甫、高适游王屋山阳台宫,想要再次去拜访司马承祯,谁料到这位道友已经天人永隔,于是李白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张伯驹先生十分崇敬毛主席,1956年将《上阳台帖》呈献给毛主席。毛主席喜好书法,收到此帖后十分珍爱,反复欣赏把玩,简直是爱不释手。不过后来,毛主席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交公。于是这件《上阳台帖》就被转交到故宫博物院珍藏,至今还完好无损的被保藏着。

故宫镇馆之宝《游春图》

“末代皇帝”溥仪被俘之后,混乱中,不少珍贵文物散落民间,《游春图》被北京古玩商马霁川收藏。和前面提到的溥儒一样,张伯驹得知马霁川打算把《游春图》卖到海外,非常焦急。《游春图》是隋代大画家展子虔的作品,距今14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画作,运笔精到,意趣无限,有“天下第一画卷”的美誉,被书画界奉为“国宝中的国宝”。

马霁川坐地开价800两黄金,可此时的张伯驹早已经不是万贯家财的公子哥,经过讨价还价降到220两黄金,张伯驹依然无力出手,一咬牙一跺脚,他把自己住的宅子给卖了。这座宅子占地15亩,富丽无比。后来,张伯驹拿着换来的220两黄金直奔马家,但马霁川借口黄金成色不好,要求再加20两。张伯驹实在是“弹尽粮绝”,最后只能回家和爱人潘素商量,将潘素的首饰卖掉,筹得了这20两黄金,也从此搬离了旧宅子,耗尽了万贯家财。

将自己的珍贵收藏悉数捐献给国家

张伯驹一生以一己之力收藏了众多名家的珍贵书画珍品,而且在晚年把它们全部都捐赠给了国家。1956年,张伯驹将8件最顶级的书画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当时政府准备用20万元表示感谢,但张伯驹婉言拒绝了,文化部颁发了一张褒奖令给他。

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张伯驹对一位至交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干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序。”

据《城市文化范》节目整理

猜你喜欢

张伯驹国宝阳台
张伯驹老照片一组
漫话国宝
张伯驹宁愿被“撕票”也不肯卖字画
张伯驹知恩图报
意外收获
国宝收藏:朱旭佳
阳台上有条布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