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狼牙山五壮士 为掩护群众突围,他们英勇断后

2018-10-30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23期
关键词:狼牙山五壮士日寇

1941年的秋天,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了一次长达66天的大规模扫荡。日寇的目的只有一个,把晋察冀根据地的八路军主力逼出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寇,时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的杨成武不敢轻敌。狼牙山原名叫郎山,属于太行山脉,因为山峰耸立,参差迭起就好像狼牙一般,又称狼牙山,易守难攻,是一个绝佳的隐蔽场所。不过,对于狼牙山,杨成武在他的回忆录里有过这样一段描述,“一般小‘扫荡,敌人兵力少,的确不敢深入到纵深去‘清剿,所以也就隐蔽过去了。可是,那时早就有人说过,这样盲目地往狼牙山钻,狼牙山里的人挤多了,迟早要吃敌人的亏。”

杨成武的担心,绝不是空穴来风,9月24日,在张家庄的秘密电话情报站,刚刚转移到这里的杨成武接到了一分区一团团长邱蔚从狼牙山上打来的告急电话!

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41年9月23日,侵华日军开始向狼牙山核心地区出兵,大概有3500名日伪军从三个方向将狼牙山团团围住。杨成武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在涞源县银坊的第二十团、在满城县刘家台的第三团,要他们在24日当夜,出兵攻击日军的上下隘刹、管头村和松山村几个驻满日军的村子,吸引别处的敌人来支援,从而打开日寇包围的缺口。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杨成武再次与邱蔚通话,告诉他安排的结果,要邱蔚到时候抓紧时机,指挥狼牙山突围!但此时的一团在狼牙山上的作战能力,却不容乐观。原来,当时一团的十三个连队中,三连被派往了一分区司令部,随杨成武一起转移,剩下还有十一个连队在扫荡开始的时候,就被派往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河北阜平,去保护晋察冀党政军机关和群众。所以,当时在狼牙山上,其实只有团长邱蔚以及一个警卫排和七连一个连队。

1941年的9月24日,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邱蔚在老君堂的指挥所召开了主要党政军干部参加的突围会议。会上,邱蔚特别强调,地方干部和老百姓突围在先,等地方干部和老百姓都走后,军队干部再进行撤离。七连则由连长刘福山、指导员蔡展鹏领导,死守狼牙山,掩护群众撤退!

1941年9月24日晚上,按照作战计划,狼牙山下,一分区部队三团、二十团,开始猛攻狼牙山南鬼子把守的松山、管头、上下隘刹几个村子。在两个团的猛攻之下,逼得日寇将围困狼牙山北九连山、碾子台、沙岭的部队派往南面支援,如此一来,狼牙山以北,就闪开了一个10来里地的缺口。突围,就在此时此刻! 所有带着小孩子的老百姓都领到了一条粗布条儿,大人用布条把孩子的嘴捂住,就怕发出一丝的响动。没有布条的,就用手把嘴死死的捂住,男女老幼,密密麻麻近4万群众,在一团团长邱蔚的指挥下,他们仿佛化成一个整体,从狼牙山北面的缺口往外狂奔,一声都没有出。到半夜时分,老君堂前面聚集的老百姓已经走光,邱蔚团长这才带着身边的领导干部开始下山。狼牙山上,只剩下了七连。恶战,打响!而七连,出师不利!

当天中午12点,此时,邱蔚团长交给的掩护突围的任务已经完成,刘福山受重伤的情况下,指导员蔡展鹏决定,率七连主动转移。留下了六班的五名战士担任掩护连队撤退的任务,他们就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五个人,就是后来的狼牙山五壮士。

此时,六班五壮士的目的,已经不是要消灭多少敌人,他们一边用仅有的火力进行还击,一边往山上更险峻的地方走,五壮士唯一想做的,就是把敌人牵制在狼牙山!

为了吸引日本鬼子,五壮士毅然跳崖

侵華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理论上应该是远超八路军的,但在狼牙山上,为什么八路军战士能登的山,日寇就偏偏不能及呢?

挑水纺纱,开荒割麦,在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战土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如同亲人。在狼牙山区,八路军战士更经常保护在山里躲避日寇扫荡的百姓和群众,同时还要和敌人展开游击战。所以,对于狼牙山中,哪里能攀,哪里能藏,那是一清二楚。所以,五壮士并非没有活下去的机会,但他们都放弃了。

棋盘陀,是最后一个能赶上连队和团主力的地方,路口往东北方向,就是大部队突围和百姓撤离的方向。往西北,则是狼牙山另一处异常险要的。山峰——小莲花瓣峰,上了小莲花瓣峰,就再无退路。那么,到底何去何从?五位战士,走到了牵制敌人,同时也是他们人生的岔路口。如果往东北走,就能追上主力部队,但也会暴露近四万百姓的撤退方向,如果往西北,能将敌人多留在狼牙山一会儿,但也意味着牺牲自己的性命。就是在这个路口,六班的五个战士,送走了机枪组的同志,交代他们一定要把机枪带回连队。随后,转身往西北走去。

在小莲花瓣峰的最高处牛角壶,六班的五个战士纵身一跃,跳下了悬崖。在这像狼牙一样耸立的山峰上跃下,除非发生奇迹,不可能活着。但奇迹,就真的发生了!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被山崖上横出来的树枝挂住,虽然身受重伤,但仍然奇迹般的活了下了。而更令人震惊的事情,还在后面!有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老道叫李圆忠,是五壮士跳崖壮举唯一的历史见证人。同时,他还直接参与了对牺牲壮士遗骸的寻找,以及对葛振林、宋学义二人的救治。

两位幸存的壮士被授予勋章

1942年4月初,伤愈归队之后,葛振林、宋学义接到赴抗大二分校学习的命令。临出发前,他们专程来到狼牙山棋盘陀道观,向有救命之恩的李圆忠道长辞行。随行上山的一分区政治部摄影干事刘峰,为他们的团聚留下了一张宝贵的老照片。

就在五壮士跳崖之后,幸存的两位英雄尽管身受重伤,但仍然凭着惊人的毅力,又爬回了崖顶。此时,五壮士跳崖的消息已经传回一分区司令部,包括李老道在内,晋察冀的军民开展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营救行动,他们都在寻找!五壮士,你们在哪儿!

葛振林和宋学义在爬回崖顶之后,遇到当时年仅19岁的易县青救会干部余药夫,在他的帮助下,两人终于回到了部队,得到救治。而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三位烈士,永远的留在了狼牙山下,他们的遗体被找到的时候,除了身上的军装,面容已经无法分辨,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在狼牙山战斗结束后,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授予“英勇顽强”抗日壮士勋章,我们能看到这张照片上,年轻的宋学义紧抿着嘴唇努力挺直着腰板,那是因为他的身后,必须有人搀扶。

跳崖之后,宋学义的腰受了严重的伤,再没能直起来,在此后的余生里,宋学义都要佩戴一个“腰卡”,那是一个类似子弹袋的腰带,里面插上一排排的钢板,用来支撑着他受伤的腰椎。由于伤病,宋学义很快解甲归田,在家乡北孔村担任村支书,再没和人提起过自己的英雄事迹,一直到1951年的全国寻访英雄活动找到村里,村里的人才知道,这个腰伤部伤的农民,就是狼牙山五壮士。

葛振林的伤比宋学义稍微轻一点,他后来又回到部队,继续投身战斗,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来还参加过江西剿匪和抗美援朝,全身六处负伤,三等甲级伤残。1962年,葛振林调任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1966年8月,由于伤病原因,葛振林离休,那年49岁。离休后,葛振林先后应邀到全国10多个省市的部队、机关、学校、监狱等单位作报告600多场,听众超过30万人。

狼牙山这一仗,绝不仅仅是一次局部的战斗,而是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粉碎日寇围剿的一次恢宏战役。它是全中国抗战精神的代表,是全体有良知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猜你喜欢

狼牙山五壮士日寇
不朽的抗联战士
对话“你我他”:深度解读《狼牙山五壮士》之魂
日寇血手又伸到华中来了!
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感赋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暨《狼牙山五壮士》公映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狼牙山寻宝
纪念五壮士跳崖壮举75周年祭奠仪式在狼牙山举行
自制石雷抗日的民兵英雄
壮举的见证—狼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