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上的问题教学策略

2018-10-30霍德荣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

霍德荣

摘要:因为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应试化现象普遍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看不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影子,看不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看到的只有大量的机械性训练。有的甚至打着“学案导学”的旗号,将这种应试化、训练化、试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高效课堂”。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扼杀学生的灵性和学习兴趣。所以笔者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人以欲”。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最重要的就是能让他们从物体课堂中发现问题进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问题教学;学生探究;师生探究;生生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186-01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我们知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所以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准备和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着力点,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1.1 从引起学生观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起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观察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先决条件,平时只要多加留心,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经过一定的探究,一定会发现很多有趣和有价值的问题:如:在学习X射线时,让学生欣赏伦琴夫人的照片,学生会问,他的手是不是有残疾啊?这张照片是怎样拍摄的呢?……又如:在讲圆周运动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杂技表演的视频,杂技演员用绳子拴住盛有红色水的玻璃杯,用手紧握绳子的一端,使水杯在竖直面上做圆周运动,同学们看了之后就会问为什么在最高点,杯口向下,而杯中的水并不流出来?角速度多大才能完成上述表演?如果让我来做能成功吗?从而引入新课教学。这些自然界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虽然看起来十分平常,但足以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从而引发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2 从否定学生已有经验的问题情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如在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前,笔者首先按照准备好演示实验:用串联的两节电池(每节“电压”I.5V)给三个并联的相同小电珠(如:装在电筒上的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电珠)供电当只闭合开关SI时,学生们会观察到小电珠Ll比正常发光稍亮些(让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学生们马上想到,这是因为电源的电压比一个小电珠的额定电压要大)。

思考:若再闭合开关S2,小电珠Ll的亮度会发生变化吗?请学生们先猜测一下,然后再做实验(学生们马上会根据初中已有的经验说:小电珠Ll的亮度当然不变,因为电源两端的电压是不会变化的,而L1和L2是并联的,所以Ll和L2两端的电压仍是电源电压,因此Ll的亮度不会变化)。

演示实验2:闭合开关S2,观察小电珠L1的亮度。实验结果是:L1的亮度变暗。

演示实验3:继续闭合开关S3,此刻,学生们马上会做出正确的猜测并观察到L1、L2的亮度在下降,又如在讲解《超重和失重》这课时,笔者带了一瓶水但瓶子巾下部有一小孔,笔者就让学生讨论在竖直放置且不倒立的情况下水是否会流出来的方法,学生七嘴八舌,接着我就让瓶子自由落体运动,水没有从小孔流出来。学生就会思考:“什么原因水没有流下来?”、“除了自由落体运动有没有其它运动也能使水不流出来?”等问题。

实际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的心理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惊讶、怀疑;心理冲突;对新的东西产生抵抗心理;心有不甘的接受事实。进而在内心深处暴发出强烈的疑问,这样进一步的探究将在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深入下去。

在用差异性物理实验创设让学生问题情境中,教师要善于“闭嘴”,把提出挑战性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學生逐步养成自主建构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1.3 从创设能诱导学生产生联想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中可以创没一些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情景,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如学习“摩擦力”时,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假如你现在乘坐在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车厢的地板上,汽车突然刹车。针对这种情况你能提出一些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吗?学生就可以自由想象,如我此时正在向一卜.扔一个苹果,苹果落在何处?还如我是不是会地板上滑动?什么情况下?可能滑动?再如车厢顶部如果有一根绳系住一个小球,能否根据小球的摆动的角度算出车的加速度等。再经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研究,最终得出有关静摩擦力,惯性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等有关的物理知识,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力与运动打下基础。

2.师生或生生互动探究

为了完成探究任务,师生或生生之间的活动交流和探究是”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手段:学生可以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认识,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也可以是组内交流和组间交流。探究必须是围绕问题的交流和探究,目的是假设并选择合理的答案,经过充分的讨论、交换信息,提出可能的解答或假设。鼓励学生积极加入讨论,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请求帮助,学生及教师都可以对问题进行解答,教师随时随地的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可以较好的解决探究过程的交流障碍,有利于学生形成假设。

总之,问题式教学是当前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潮流性方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问题教学的实践要以现代教学观念、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它的完善需要我们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充分理解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体验,带着问题意识,给学生一些阶梯,甚至一些“磨难”,造就他们的创新意识,启迪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且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学生一起享受问题式教学的灵性之光!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
浅谈问题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对提升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分析
设计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构建以问题启迪思维的数学高效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