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背景下B层写作课的有效实施

2018-10-30薛晓颖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三英语分层教学

薛晓颖

摘要:在毕业班实施英语学科分层教学已成为我校的常态。而在分层背景下,B层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仍然具有畏难情绪,尤其是对于写作。于是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针对B层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有效的实施写作教学,使大部分B层学生不怕写作,且能写出一个符合考题要求的段落,不至于在考试中作文题目放空。

关键词:初三英语;分层教学;写作课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119-02

1.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原因

我国自古就强调要“因材施教”。《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也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

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英语知识能力水平差异明显的学生却不得不接受同一难度、同一进度的教学,这势必造成优等生难吃饱、中等生难提高、差等生难进步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常常无效、低效。

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如何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呢?这就迫切需要英语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法,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提升每个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

2.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原则

英语分层教学除了遵守英语教学的一般原则外,还要把握以下教学原则:

2.1 因材施教原则。

在英语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切忌“一刀切”。分层次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有的放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分层教学的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但实际操作却必须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因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就应该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获得成功与自信,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2 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在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中,学生应始终处于动态参与的状态,居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所以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落到实处。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在热身阶段进行方向、目标引导、示范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点拨、答疑等教学活动;在评价阶段要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评价。这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3 立足课堂、回归教材原則。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虽然所学内容与生活日常相关,但大部分学生无法自主地在生活中操练学过的语言,故在课堂上熟悉并掌握目标语言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开展分层教学,仍需以教材、大纲及课标为依据,按其设立的不同目标,使全体学生各有所得。

3.英语学科分层背景下,B层写作课实例分析

既然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针对B层同学普遍比较薄弱的写作环节,又该如何实施教学,以达到提高B层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克服对于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在考场上能得到作文分数呢?现已笔者的一堂B层写作课为例,分析在B层进行写作教学应注意的要点。

课例中的写作课教材来源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是一篇有关“过去经历”的游记写作。其中难点为动词的过去式。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Step1 写前热身

教师在课件中呈现本单元全部与在过去的学校旅行中“做了什么”相关的句子,学生朗读并标注出动词的过去式和中文。学生任选4句进行限时背诵并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在正式写作前,笔者首先让B层学生复习本单元中全部关于在过去的学校旅行中“做了什么”的课文句子,如“I fed the chickens.”学生在复习了一遍这些有关“过去做了什么”的句子之后,笔者让学生任选四句进行背诵、默写。这是写作过程中的情景激活和素材积累环节。有别于通常写作课堂会采取的brainstorm、guessing game等形式,这种看似较为机械的方式,能够降低B层学生的心理压力,并帮助他们迅速进入任务状态,以免出现在平时课堂上的不参与,听不懂,跟不上的无效课堂状态。

Step 2 情境创设

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一封来自笔友的信,信中笔友询问学校旅行如何。教师将写作任务布置给学生:给笔友回信,介绍自己的学校旅行。

因为B层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如A层的学生,在学习任务面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较弱,因此教师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贴近生活并且目的明确的写作任务,而不是仅仅给他们一个题目。在这个环节创设了写回信的形式来介绍学校旅行的情境,明确的写作目的有利于促进B层的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Step 3 难点突破

教师将学生刚才默写的4句话投影展示,先批改是否有错误,后提问学生,这四句话是否有最佳的先后顺序?请学生们来排排序,并用上恰当的连接词使句子流畅。

B层的学生之所以怕写作一是不知道怎么写,二是常常怎么写都错。所以在B层的写作教学中必须教会他们如何让自己写出来的句子是能得分的正确的句子。在这个步骤中,改错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对于“做了什么”的句子加深印象;而排序这个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要有写作顺序。让学生意识到七零八落的句子是无法得分的,作文中的句子必须讲究顺序并且有恰当的连接。把这4句话写正确并理顺,学生就解决了这篇作文的难点和主要得分点。

Step 4 补全篇章

教师要求学生重新审题,可小组讨论明确写作体裁,及还可以写哪些内容让文章更完整、更饱满。学生会说,要写信件格式,要写天气,写自己的感受等。讨论后,学生自主增加作文内容。

在完成作文主体之后,学生的写作压力降低,思考的积极性会相应增加,因为大部分学生会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更好,于是在这是设计这个讨论环节就是为了让B层学生得到一种思考并得到答案的成就感,加强他们在写作上的心理优势。同时,通过二次审题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Step 5 范文展示

教师展示两篇范文:B层学生范文和优秀范文。先让全班同学看一篇B层同学的文章并批改和点评;再给学生看一篇较高水平的范文并适当讲解。

在范文展示环节,教师要将评分标准告知学生。比如笔者对于这篇游记给B层同学的评分标准如下表:

项目得分

书写工整,正确使用信件格式(3分)

写清“做了什么”并有“感受”,会用连接词(9分)

有写额外关于旅行的内容,对一句加1分(3分)

这样的评分标准明确告知学生后,学生就会明白写作不是虚的,是可以按照标准得到力所能及的分数的。另外给学生展示较高水平的作文是为了激发B层中一些还想再进步的同学,给他们一些额外补给,帮助他们提高。

4.结语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而在分层背景下,B层的写作教学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成效。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摸清B层学生的写作能力,设置适当的教学起点。(2)明确B层的写作课的当堂任务,要突出写作训练的某一个重点并善于将以前训练过的写作内容或写作技能结合起来,循环起来。(3)及时反馈B层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表现,对于个别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要有所评价,以便帮助学生保持写作的信心。

总之,只要教师注意B层学生的学习特点,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正视他们的学习能力,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B层的学生也能够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 张亚玲.《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3750fc20102wo86.html. 2015.11.

[2] 李瑞洁,李艳.《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考试周刊[J]. 第3期: 97, 2018.

[3] 《英语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01.7.

猜你喜欢

初三英语分层教学
试论小班分层教学在初三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让初三英语复习课富有活力
借助思维导图 提升九年级英语复习效率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