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段朗读教学应发挥教师范读的独特魅力

2018-10-30徐红英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范读师范魅力

徐红英

摘要:低段朗读教学中教师的朗读示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学中最直观、最常用、最简单的教学方法,对低段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朗读指导中,教师范读要妙趣横生、要有的放矢、要胸有成竹,发挥教师范读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的活生生的朗读“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打好朗读能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低段朗读;教师范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084-01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基本方法,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朗读能力而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个性地、主动地、能与作者对话的朗读能力。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朗读示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学中最直观、最常用、最简单的教学方法,对低段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示范是朗读的先导,老师逐句或者逐段的朗读示范对学生朗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朗读指导中,教师该如何发挥示范的独特魅力,进行有效范读呢?

1.教师范读要妙趣横生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低段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力比较差。教学中要让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式的语言退出课堂,努力把话说得风趣,让范读环节妙趣横生,吸引学生的眼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

1.1 为朗读编个有趣的故事。

各种朗读材料纷繁复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持续喜欢朗读还真不容易。在天真可爱的一年级学生开始朗读时,我先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那些歌唱家、朗诵家的声音为什么这么好听吗?因为啊,他们的嘴巴里有好多的小精灵。这些小精灵很小很小,要用显微镜猜看得见。他们喜欢听美妙的声音,哪里的声音好听,它们就住到哪里去。它们住到哪里,哪里的声音就会变得更好听。”

学生听了这个有趣又“神奇”的故事,对朗读产生兴趣的同时,也对自己今后的朗读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教师在具体范读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朗读要点,学生不但掌握了朗读的要领,而且也有了浓厚的兴趣。

1.2 给朗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部编本教材中,增加了许多童话类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内容和人物对话。低段学生对这些文本的朗读特别有兴趣,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将自己想象成某一种小动物或者某种人物角色,让他们投入到角色的情感当中去,再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这样的朗读教学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还为孩子们打开了想象的大门。

2.教师范写要有的放矢

有的放矢就是教师在范写时要有针对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多示范、勤示范、充分发挥出示范的独特魅力,让朗读教学事半功倍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2.1 重视范读时教师的位置。

教师一般是在教室里不停地走动,以照顾到每个方位的学生。但是朗读并不只是声音上的,还需要面部表情的配合,甚至要用上丰富的肢体语言。当老师范读时,如果老师不停地走动,学生便只能耳听其声,不见其情。所以范读时,我们要尽量站在班级前面,面对所有的学生,把朗读的全过程,包括面部表情的变化等,都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得真真切切,听得明明白白。只要我们多做示范,以身作则,学生会去模仿,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2.2 重视逐字逐句地示范。

对于朗读材料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逐字逐句的做好示范。逐字逐句地示范可以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句子特点,引导他们听准每个重要词句在朗读中的重要位置。每一堂课的朗读环节,我会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弯下腰坚持仔细聆听孩子们的朗读,并放慢朗读的进度,让学生细细揣摩“慢镜头”,当我教了一个学生,前后左右的排的学生也会急着要你帮他指导,这就是儿童的可爱。

其实,逐字逐句地示范,不仅是一个教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交往、近距离接触的好机会。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听老师再好的范读也是有一定距离的,只有自己动口读的时候,当面接受指导才是最直观的,有些问题才能茅塞顿开。教师和学生同阅同读,不仅能训练朗读能力,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逐字逐句的范读要把机会轮流给每一位同学,这也需要老师的耐心。

当然,个别学生还是掌握不好正确的朗读要领时,我们就要进行个别示范,尤其是单独相处的时候,及时的面对面给以示范或修改,与原来的朗读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问题所在。

3.教師范读要胸有成竹

教师在范读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备课时清楚朗读材料的朗读基调、文章主旨、朗读重难点和指导要领。一位教师在教学朗读“棉花姑娘”时,“花”和“娘”都读成了轻声。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预习过课文,妈妈教我读的“棉花”的“花”是不要读轻声的。”老师只是淡淡地说:“你妈妈也不知道的,这里的‘花字就是要读成轻声的。”学生听老师这样说,也没有什么意见了。在这个朗读教学片段里,这个老师关于“花”的读音的确出错了,“棉花”的“花”字在人教版教材里是读轻声的,但是新编的部编本教材中确实改成了原声,不用读轻声了。当学生有疑问时,这位老师一带而过,这样的范读不仅起不到示范作用,还会给孩子们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真正有效的范读,教师一定是认真备好每一节语文课中要指导的朗读要点,务必做到朗读准确无误,面对学生的质疑能胸有成竹。

低段的学生可塑性强,善于模仿。每个语文教师会有这样的感悟,教师其实是一面镜子,班级里学生的朗读,通过一年的指导学习,语气语调、停顿习惯等等都会很像语文老师的朗读。这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前准备和课上朗读时,做好示范,让范读时的一颦一笑,一点一滴,成为学生的活生生的朗读“标本”,充分展现范读的独特魅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打好朗读能力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范读师范魅力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东方欲晓》的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师范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