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的营造

2018-10-30崔国胜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互动合作小学语文

崔国胜

摘要:“学讲教学”课堂要求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在“学讲方式”教学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作为学习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学课堂前后。师生之间也不是过去“填鸭式”的教育,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来垄断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唯我独尊,神圣不可侵犯”的死板教育,而是融洽、民主、平等、尊重的朋友和導师关系。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这样,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给小学语文课带来生动、活泼的氛围,带给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我们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合作互动学习应该贯穿课堂的始终,从课前导人至课后作业多环节不断地使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038-01

1.互动式课堂导入,增强师生合作

互动的课堂导人即课堂刚开始的三五分钟时间内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将学生从课间放松的心态逐渐转变到课堂紧张的学习状态。实现这一转变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老师的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为增强师生和生生的交流合作,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奠定基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翻开书本便讲,有时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起来,思绪还在别处游荡,又加之缺乏兴趣的吸引与有效的调动,课堂效率明显降低,时间久了,学生容易养成开小差的坏习惯,逐渐对课堂学习也会失去兴趣。相反的,如果新课开始前,老师和学生多一些合作交流,让学生对老师增加更多了解,可明显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写作《我爱我的家乡》时,教师可以课前给学生这样的自主先学活动设计:我们的家乡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周末休闲的时候你更乐意去哪个地方呢?能给大家描述下你最喜欢的那个景点吗?这时大家一定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的学生会问:老师我不会描述,你能给个示范吗?于是老师先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1996年沛县开始建设“汉城公园”,里面有假山、有池沼、有垂柳、有游船。”汉魂宫”里有刘邦的塑像,我们可以感受到皇家的威严和古建筑的雄伟和富丽堂皇。老师的描述就像一幅油画的轮廓,学生照着老师的轮廓填充五颜六色的内容,纷纷描述他们心目中最美的地方。这样师生简单的几句语言上的合作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进而就找到了写作的切入口。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自然过渡到作文选材和构思之中。

2.小组式课堂形式,促进生生合作

合作交流的模式有多种,可以按区域、成绩、性别、兴趣等来划分小组。目的都是为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笔者曾在班级做过一次比较成功的分组实验: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分成太阳、月亮和星星三个小组。再结合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9人一组。每组3个太阳,3个月亮,3个星星:1个太阳负责帮助1个月亮和1个星星。课堂上看每组表现情况,每组均有机会抢答老师的问题,但每人只有一次机会,教给学生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回答正确便给该组加一分。每堂课结束老师核算最后得分,评比出本课的优胜小组。

这样一来,每个成员都想回答问题为小组赢得加分的机会,有效调动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先想到答案的成员也不能再次回答,于是便会主动和其他组员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了小组之间合作交流的氛围。划分的三个层次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进步较快的组员可以升级,表现不好的组员要选择更适合帮扶他的同学来做太阳导师,这种合作竞争的轮换模式,能有效营造生动有趣而紧张有序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调整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性。

3.开放式课后练习,挖掘合作深度

如果仅是在课堂上的合作,学生间的合作机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探究空间不够全面,挖掘不到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合作缺乏一定的深度,不能充分展现许多学生的特长。因此,除课堂合作之外,老师还需在课外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和共同探究的机会。比如,布置一些课外活动或开放性的练习,需要小组所有成员在一起才能完成。这样可以促进同学们课后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加强合作学习,培养较强的团队意识。例如:在学习《负荆请罪》一课时,临近周末,我给大家留了份家庭作业,要求6到10人一组,大家自由结合,周末时根据课文内容,一起排练话剧《负荆请罪》,也可以发挥各自特长,加入自己的想象,丰富表演内容和形式。

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交流的意思,促使他们的团结进取,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招聘的需求。促进学生与家人的合作,与周围邻里的合作,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

培养合作型课堂是“学讲方式”提出的新要求,合作课堂是科学有效的课堂,但不是滥用合作的课堂。滥用合作会造成一些学生的依赖性、惰性,懒于思考,只等其他同学的答案。要讲究合作的方式和时机。如果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就不需要合作来完成,如果难度大,也不能立马合作解决,需要给学生留下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当学生表现出渴望被告知答案时再经小组合作讨论或师生合作讨论。所以,教师在运用合作方法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好这把双刃剑。

合作互动型课堂重点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主体互动合作,包括学生与老师的多维互动,学生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境界。

猜你喜欢

互动合作小学语文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