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8-10-30姚立文
摘 要: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检测学生对已有知识点掌握情况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课堂中的教育重心在于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答题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高分低能现象严重,这与现下提倡的素质教育存在严重出入。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改善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和能力,促进高中物理课堂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本文围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探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说,物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也是从先人的无数次验证实验中得来的,因此可以说,物理教学是离不开实验的,实验是理论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教师必须将物理教材中的各项原理和实践实验相结合,才能将复杂和抽象的原理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通过动手检测真理的正确性,在反复观察、讨论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一、 深入挖掘教材,精心做好备课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改革,教师不仅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更应当从实际入手,深入探讨教材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提炼出更多有用的教学信息,加上辅助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掌握教材内容。在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对当下课堂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做出深入探讨和反思,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问题原因做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只有这样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内容,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面对,结合自身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在思维整理中获得新的发现,从而有效掌握更多新的知识。实践表明,只有构建趣味性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刺激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保证课堂高效进行。
二、 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兴趣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很多学生会存在这样的疑问: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高考的时候能够考上一个好学校,只要理论知识掌握的足够好,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花费多余的时间在做实验上呢?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当给予正面且正确的回答,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能够有积极的认识。首先,实验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部分,我们时刻都在接触实验,且离不开它,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和重视实验,认清实验在生活中的普遍程度。其次,真理都来源于反复的实验过程,实验是一个发现和创新的过程,是实现生活中的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从愚昧到文明的必经之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另外,世上存在太多未知的事物,想要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我们所想要知道的未知世界,就必须依赖实验去探索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了解清楚为什么要去从事实验活动之后,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就需要遵从对应的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简单地来说,就是要明确自己在实验中想要知道什么,想要做什么,如何做?在具体实验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根据现实世界中的现象提出一些较有意义的问题,引领学生对此进行探索,在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就能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能够有更多创新的想法,教学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还可以采取探究性教学活动,给学生提出一个课外活动内容,让其分组进行课题探讨,在实验中通过小组的通力协作来探索、研究,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动手能力
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确保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实验,在进行实验时能够遵循其科学严谨的原则,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当针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富有新意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结合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其他经验来加强对现有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让其通过具体的实验现象来认识较为抽象的理论概念,并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中获得更多尝试的机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从事物的本质出发,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深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实验中,教师应当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甚至在掌握较好的情况下自主设计实验,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真正地被释放和开发出来。比如在学习“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平抛运动?其可以分解成哪两个运动?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然后针对每一问题设计对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记录观察出数值的变化,并通过数值之间对应的值计算出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到实验结果。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实验中的小钢珠用生活中更为常见的事物代替,并给学生布置对应的探讨课题,让其在课后对某一生活物品的平抛运动进行研究,设计出类似的实验过程,画出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轨迹图,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踐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 小结
总而言之,实验作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加强对实验的重视程度,改进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史瑞瑞.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02).
[2]杨勇诚.浅议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实验室的建设与作用——重温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先生的物理教育思想[J].物理教师,2007(10).
作者简介:
姚立文,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淮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