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学习 会学习

2018-10-30陈淳

考试周刊 2018年90期
关键词:教师指导儿童

摘 要:室内体育运动是儿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儿童室内体育运动指导设计的必要性,其次从纸箱区、球类区、钻爬区以及平衡区等方面对儿童室内体育运动的指导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从安全性、规则性、激励性以及技巧性等方面对儿童室内体育运动的指导进行了一些创新性思考。

关键词:儿童;室内体育运动;教师指导

一、 引言

从目前儿童室内体育运动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儿童参与性不高、运动资源利用不充分、教师指导不到位等问题,降低了室内体育运动应有的效果。因此对于儿童教师来说,应该增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对室内体育运动进行合理设计,并对其进行有效指导,进而全面发挥室内体育运动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 儿童室内体育运动指导设计的必要性

儿童室内体育运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冬季严寒、夏季酷暑以及刮大风、下大雨等特殊天气,导致儿童无法到户外开展体育游戏;其次,有的体育游戏内容更适合在室内进行,因为室内活动空间有限,儿童的活动全部都在老师的视线之内,便于老师组织指导,受外界的干扰较小,儿童的注意力易集中。而且室内地面平坦、清洁,更适宜进行钻、爬、滚的活动;最后,儿童室内体育运动的开展,对儿童思维发展、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对儿童室内体育运动进行指导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三、 儿童室内体育运动的指导设计

(一) 纸箱区指导设计

纸箱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废旧物品,在儿童室内体育运动当中可以对其进行靈活运用,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满足室内体育运动需求,增强室内运动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纸箱区是儿童比较喜欢的一个室内运动区,儿童可以在这个区域内进行各种各样的玩法。有的儿童为了增强纸箱的美感,会给纸箱画上漂亮的图案,涂上漂亮的颜色。比如在纸箱上画上了美女、花朵、房子等等,渐渐地,在配色上孩子们也学会了对比色放在一起让图案变得更明亮,渐变色让图案变得更好看。每次画完纸箱,都可以邀请孩子们进行参观,说说自己喜欢哪个纸箱,并说出理由,时间长了,孩子们的审美水平以及绘画能力等也逐渐得到提高。同时,也有儿童用椅子搭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用纸箱套在头上,做一回小小快递员。他们先把椅子排成一排做成独木桥,再把椅子排成间隔,作为栅栏,然后把椅子放倒做成小河,最后把椅子交替错落地排在一起做成封锁线。他们必须通过这些障碍把货物送到制定的地点才能完成任务。另外,也有儿童拿起了鞋盒套在脚上,开始了花样踢球的游戏。刚开始游戏时,我做彩排,男孩女孩各派一人做守门员,游戏开展得很有秩序。在孩子们经过多次的游戏后,我开始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玩游戏,裁判的角色也给了孩子,根据进球、犯规等情况都能很好地告知其他孩子,将游戏开展得更顺利。如此一来,不仅增强了室内运动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的理解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动能力。

(二) 球类区指导设计

球类是儿童室内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情况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器材,比如足球、保龄球、篮球、饮料瓶、特制球鞋、乒乓球等等,这样儿童就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室内运动进行合理设计。比如有的儿童会两人一组开展“背对背夹球”运动,从起点位置将球夹到指定位置,在规定时间内夹球最多的小组获胜;有的儿童会开展“保龄球”运动,将饮料瓶当作球瓶,最终击倒球瓶数最多的儿童获胜;有的儿童会开展“花样踢球”运动,他们穿上特制的“大鞋”,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将球踢进同种颜色的球门里。球类区的运动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技巧性以及抗争性,对儿童团结能力、合作意识、竞争精神等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 钻爬区指导设计

钻、爬是儿童比较喜欢的动作,也是锻炼儿童注意力以及平衡力等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可以对呼啦圈、圆环以及丝带等运动器材进行提供,让儿童在玩乐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与平衡感。在游戏过程中,有的儿童对呼啦圈、圆环进行了有效运用,在室内开展了“钻火圈”的游戏,将橙色丝带挂在圆环顶部,作为“火”,让自己在钻爬的过程中不要碰到丝带,否则就会被淘汰;有的儿童开展了“钻老虎洞”的运动,对皮筋、绳子等进行了充分运用,将它们搭建成不同的形状,为自己钻爬设置障碍,让自己在钻爬过程中不要碰触绳子或者是皮筋,否则就会被淘汰;有的儿童对纸箱进行了灵活运用,对纸箱进行拼接,作为自己钻爬的通道,并在纸箱上挖出星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孔洞,这样既有利于通道内的空气流通,又可以让自己在钻爬过程中伸出头或者是四肢,如此一来,不仅增强了室内运动的趣味性,同时也锻炼了儿童的意志力与平衡感,另外对他们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 平衡区指导设计

平衡区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儿童的平衡感,在这个区域中,教师为儿童提供了平衡木以及泡沫垫等运动器材。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们纷纷对平衡木进行了创新应用,有的儿童开展了“独木桥”的游戏,将平衡木放置在蓝色的泡沫垫上,将泡沫垫作为水,让自己在平衡木上行走,并且不让自己落入“水中”,否则就会被淘汰,增强了他们的平衡感。甚至有些儿童还在平衡木上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比如伸腿、弯腰、脚尖踮起等等,如此一来,不仅增强了儿童对运动的体验,培养了他们的平衡感,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他们养成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四、 儿童室内体育运动指导的创新性思考

由于儿童年纪比较小,在心智发展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在室内体育运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指导,具体而言,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

(一) 安全性指导

在儿童室内体育运动当中,需要对安全性进行重点考虑,尤其是对于一些跑跳、钻爬、球类等运动项目而言,危险系数相对较高,因此教师需要对运动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与指导,提醒儿童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对运动场地、运动道具等进行合理选择,对场地的宽敞性、道具的安全性等进行有效确保。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磕碰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对伤口进行包扎,严重时需要送医务室进行治疗,对儿童的安全性进行全面保障。

(二) 规则性指导

在对儿童室内体育运动进行开展时,一定会涉及一些比赛,比如本文所提到的“滚纸箱”“背对背夹球”等,这些比赛具有一定的规则,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需要维持好现场的秩序,对比赛规则进行详细解说,在儿童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儿童对其进行贯彻落实,进而营造一种和谐、良好的竞争氛围,帮助儿童养成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

(三) 激励性指导

激励性指导对儿童室内体育运动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儿童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并且自控性不强,很难对某项运动进行长期坚持。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儿童来说,好胜心比较强,无法正确面对失败,在他们被淘汰之后,很可能出现不满情绪,或者是拒绝继续参加运动,因此在出现这些現象时,教师需要对儿童进行一些激励性指导。比如在儿童出现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可以对运动内容、运动奖品等进行创新,或者是开展一些新的运动,进而对儿童进行有效吸引,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在儿童因比赛出现不良心理或者是不满情绪时,需要通过激励性语言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正确疏导,根据他们身上的优点对他们进行赞美,比如“你的平衡感很好”“你的意志比较坚定”“老师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通过语言激励、目光赞许以及手势鼓励等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进而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四) 技巧性指导

技巧性指导指的是教师在进行儿童室内体育运动指导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对儿童进行适当指导,但是不能对他们进行过多干预,要注重儿童在运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多为他们提供自主发展空间,全面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运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安全、规则以及激励等方面对儿童进行正确指导,尽量不要对儿童运动过程进行过多干预,确保儿童可以自主发挥,并且不要通过“命令式”对儿童进行指导,应该心平气和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以免对儿童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五、 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对室内体育运动进行合理设计与指导。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对纸箱区、球类区、钻爬区以及平衡区等区域运动进行合理设计,并从安全、规则以及激励等方面对儿童进行正确指导,掌握一定的指导技巧,进而增强儿童室内体育运动开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申燕,毛玲,鱼璐.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6(5):73.

[2]沈明霞.“我运动,我快乐”——小班户外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时代教育,2012(24):219.

[3]单惠青.以“儿童的需要”出发进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指导策略与研究[C].浙江省幼儿体育与健康发展论坛,2015.

作者简介:

陈淳,江苏省张家港市,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教师指导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创设现实生活版的初中数学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论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幼儿园阅读区的创设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