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环境道德教育研究

2018-10-30王海成

考试周刊 2018年90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教育初中

摘 要:本文是德育教育论文,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初中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就其在九年级《思想品德》中的开展进行研究,着重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文献;德育教育;初中

一、 研究意义

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来研究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丰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论,有利于理论指导实践,同时,这一研究也督促教师对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催生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紧迫。在九年级《思想品德》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首先,就教师教学而言,有利于教师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有利于教师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其次,就学生个人而言,环境道德是学生品德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初中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环境道德是基于对环境及环境保护等的认知,并转化为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最后落实在保护环境的行为上。环境道德指人类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以道德的手段规范、约束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环境道德主要包含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其内在包含着以下含义:首先,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关系,自然环境有其自身存在的多种价值,而不仅局限在满足人类的经济价值上。人类在获取、支配、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做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其次,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多样性,禁止肆意地滥采滥伐、滥捕滥杀;第三,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最后,有计划地开发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实现人与自然之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对他们进行环境道德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其环境责任意识并落实良好环境行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 初中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可行性

首先,对初中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12。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要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力为限,在当代需要和后代需要之间进行协调与限制,以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离不开环境道德教育。通过环境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奠定人才基础,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走向新阶段。其次,对初中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打造,除了法律的强制约束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环境法律法规主要是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约束,很多时候不构成违法但又是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归根结底还是要依赖环境道德来调节。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对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持久而深刻,有利于学生环境道德行为的自觉、稳定和坚定。现在的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力量,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较高环境道德素养、高度环境道德责任感的一代新人,将来他们走向社会,让环境道德的种子在社会各个角落茁壮成长,在全社会起到模范作用。这对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决定性影响。

四、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时间瓶颈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学中取得的效果不理想。学校每个月都有月考,为了出题的统一,教师们的教学进程要一致。由此,进展慢了的班级要加快赶进度,很多内容的讲授只能是传授知识,而对环境道德的教育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甚至直接略过。环境道德教育不在于一朝一夕,一两节课,更在于长久的熏陶、耳濡目染。但实际上,拘于时间的有限,出于学校对升学率的追求,限于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的不够重视,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也是知识性目标优先,急于交代教材内容,缺少对实际生活的涉及,对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不能持续、一贯的进行,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理想。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实施这么久以来,很多学校依然无法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升学率在学校的地位依然稳固。学校这种追求升学率的功利性目的,对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时通常为每周两至三节课,课时短任务重;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习其他科目的同学也大有人在,这种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学校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不重视。如前文所述,思想品德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环境道德相关知识培训,对环境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不充分,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教学中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自身的环境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自然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在过去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都在不加节制地、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致使今天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瓶颈。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科技、法律等手段的参与,但根本却在于环境道德教育。思想品德学科作为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环境道德教育与思想品德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具有内在一致性,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为环境道德教育的開展提供了依据。对初中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对解决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世峰.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7.

[2]陆庆芳.实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高效率之思考[J].广西教育,2008(29):18,19.

作者简介:

王海成,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新华中学。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德育教育初中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