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创新”理念的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策略之研究
2018-10-30刘琳
摘 要: 面对低效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问题,本文从优化教学设计以完善课堂环节、转变学习方法来促进合作探究性学习、挖掘当地思想品德教学资源以开发乡土教材、完善多元的学科评价体系出发,探究打造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有效教学;生本;创新
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凸显了出来,一些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和教材因素制约着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有效教学,笔者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在剖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提高思品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 完善课堂环节,优化教学设计
完善课堂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重要的支撑。而“四个优化”则是完善课堂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的抓手:①优化“情境—探究—延伸—总结”的思想品德教学环节,围绕创设情境、探究研讨、知识延伸和课堂总结设计教学环节,使教学设计最优化。②优化问题预设。优化问题预设,紧扣思想品德教学的三维目标,在预设的问题中分析和解决重难点。抓住“问题”,突破思想品德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们以问题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以思考问题和领悟问题为主要学习方式,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③优化活动组织。精巧地运用同学们的兴奋点,组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处于形式丰富多样的、有序互动的课堂氛围投入到思品课教学活动,进而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多种潜能,比如开展社会问题辩论会、做时政报告角色扮演、政治知识竞赛等活动;④整合黑板与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巧用黑板呈现,特别是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的通渭老师们,再加上精美的设计,就会使整节思想品德教学课更加高效。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合理高效地使用电子白板、教学投影网络和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则会进一步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 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引导合作探究性学习
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全面开发学生的资源。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构建过程,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减少被动学习,鼓励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们高效参与整个课堂,打造思维是活跃的、互动过程是积极的、想法是有创新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从而使同学们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便学生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督促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敏于观察、乐于探究、善于思考。
三、 开发乡土教材,挖掘地方思品资源
通渭县地处大西北“贫瘠甲天下”的陇中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但悠久的红色文化、独特的书画文化和耕读文化独具一格。为了有效调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应重视地方思品资源,开发乡土教材,对青少年开展品德教育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
(一) 传承书画文化
通渭人自小酷爱书画艺术,在历史的朴实的书画观念的熏陶下,学生们从一年级入学到上初中,甚至高中,都经常练习钢笔字和毛笔字,从而使书画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同时书法作品的内容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比如《朱子家训》、唐宋诗词中的经典语句,能深刻地影响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有力地发挥了书画的教育功效,陶冶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净化着现代社会的风气,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二) 开发红色文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给通渭留下了灿烂光辉的红色文化资源。长征期间红军取道通渭,于今榜罗镇召开了中共历史上重要的“榜罗会议”,毛主席的诗篇《七律·长征》完成于今通渭县庙街小学,举行红军长征文艺晚会于通渭县城南园等。利用红色文化特殊的时代感和区域感,以当地厚实的红色文化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加强青少年德育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广大中学生更加亲切地感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革命精神。
(三) 发扬耕读精神
通渭以“苦”被外界所认为,通渭人也因“苦”而磨砺出自强不息的品质。在通渭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了不少的社会精英,比如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杨子恒、中科院尚永丰院士和姚檀栋院士、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的贴心“保姆”——孙耀东。广大的通渭父老以文化教育寻找出路,重视教育,崇尚耕读,重视文化。在乡土教材中融合并弘揚通渭的耕读精神,既能充实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 完善注重发展、注重过程、注重多元的学科评价体系
优化教学评价,注重发展、注重过程、注重多元的评价体系是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的推进器。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应更多地参考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思想与行为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一点一滴进步;也要完善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中既重视结果又注重发展和过程,从平时作业、课堂笔记、发言讨论、专题活动等考查入手,形成过程性评价,体现评价真正关注同学们学习过程;更要倡导多元化评价方式,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周彤.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问题、原因及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2]陈宗杰.有效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刘琳,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五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