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政治“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几点认识

2018-10-30许传香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巩固主动合作探究

许传香

摘要:为响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我们学校从教学实际出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尝试把传统的教师“教案”改为师生共享的“学案”,把“学案导学—交流展示—总结巩固”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深入课堂教学中,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主要就“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解读、对具体的操作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及其优缺点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导学;合作探究;主动;巩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034-01

在我校的“236”教学模式中把学生的预习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预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导学案”就发挥了它的优势作用。“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适时点拨相结合。“导学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学会”到“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下面就针对“导学案”的构成及实施过程进行简要的分析:

1.“导学案”主要构成为:自主探究准备、自主探究任务、自主探究过程、自主探究检测、学习困惑五大部分

2.“學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2.1 自主学习—问题导学。

上课前一天我们把编写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内容,在学案上写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探究中讨论解决。

2.2 课堂学习。

2.2.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难点。

2.2.2 课堂探究。(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根据学案上的自学探究记录,按照顺序交流自学成果,这个环节要求中等生和差生参与。(2)展示讲解—诊断指导。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分析、讲解。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学案上及时做好笔记。听完讲解其他组同学要及时质疑和补充,也可反问追问,深层次探究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和提醒。(3)巩固练习。巩固练习要求学生限时、独立完成。(4)系统整理—总结拓展。先学生归纳总结,如不到位,则由教师予以补充提炼并作相应拓展,做到画龙点睛、提纲掣领。

2.3 课后总结与反思。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要在学案的学后记栏目填写学习心得、学习收获等内容。教师课后要在此栏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使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提炼成为以后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导学案”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忠于教材,联系时政。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的航标,因此必须按照课本知识编辑的顺序层层展开,并紧扣时政热点,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紧扣新课标,制定三维学习目标。

3.2 降低难度,给予线索暗示。课堂上,学案以文本形成呈现给每名学生,学案中除体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梳理与整合以外,还可结合实际,利用文字、图画、诗词等设计,对学生进行有效暗示,以引发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

3.3 要求明确。既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活动,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每个问题的开始都对学习行为进行限定,使学生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4.“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

4.1 优点:

(1)“导学案”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学生经过预习,会有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踊跃发言,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了。

(2)“导学案”可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导学案”上每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标注清晰,学习时随时可以回顾目标,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利于后期的巩固与复习。

(3)“导学案”可补充额外知识,丰富信息资料。如:易错易混知识点、时政热点材料、相关的解题的方法及技巧等等。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资料来源少、时间紧的问题,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4.2 缺点:

(1)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质量难以保证,课前预习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有待提高。通过课堂上检查发现,有些学生的导学案流于形式,经常空白一片或者是只做几个选择题;还有些做了,但是却是应付了事,乱写一气,或者根本就没有做题的痕迹,抄袭现象严重,真正回答问题时就不能回答出个所以然来。

(2)学生预习的时间不充分。预习环节是使用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否养成,自学能力能否提高,还直接影响课堂展示能否顺利进行。如果学生的预习时间不是很充分,预习方式不落实,那么课堂展示就将流于形式。所以我个人认为使用导学案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但是怎么给予?给予后如何组织?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3)课件PPT是否要与导学案完全配套。如果完全一样,PPT相对导学案在声音、图画上更丰富,学生就会更关注多媒体课件,那导学案会不会失去其使用的意义;如果单独只用导学案会不会显得单调、乏味、枯燥,也就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所以如何将导学案和课件更好的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看来还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针对以上种种问题,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政治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提高,使导学案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好的提高政治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胡小平.政治导学案在高中课堂中的实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1).

[2] 张明.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教师),2010,(10).

猜你喜欢

巩固主动合作探究
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之我见
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