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8-10-30邵瑜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问题及策略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当下,现行的小学语文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语文这一科目教学进行的开展,针对这些教学问题,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本文先阐述了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现状,接下来再阐述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问题及策略

一、 引言

读写结合是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结合,是一种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带动阅读的一种教学方法,读写结合最为关键的就是在于一定要从教学材料出发,要激发学生对于读写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这就有必要对读写能力的仔细研究和探讨。

二、 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现状

(一) 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当下的小学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阅读缺乏兴趣,长篇大论很枯涩,兴趣是一切的前提,对于阅读没有兴趣就不会深入阅读,所以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是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很强,小学生的阅读思维绝大部分停留在表面的文章上面,而知识性较强的文章需要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针对这一类型文章,学生都只能看到表面的意思上,很难做到深入的思考和理解;阅读的数量和时间相对较少也是影响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大问题,没有长时间的阅读习惯很难养成较强的阅读思维;缺乏相对专业的阅读指导,在阅读材料里面,小学生一般都主要关注文章里面的相关情节、相关人物等方面,对于文章讲述的道理,知识结构等很少去理解,而针对阅读方法上面,学生对于书籍的选择也是一筹莫展,所以,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 小学生的写作现状: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写作能力也相对不高,写作材料积累相对较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生活经历不是很多,每个家长都把孩子保护在羽翼下,对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也很少,所以生活素材也相对贫乏,导致了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不能贴近生活,常常出现无从下笔,逻辑混乱的情况;没有足够的语言词汇也是学生写作能力普遍偏低的原因,由于学生们缺乏阅读数量和时间,所以导致对语言词汇的掌握不是很高,即使写出相对较好的素材,也因为缺乏相对精彩的言语词汇,导致文章没有亮点;没有情感表达,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就是写文章没有情感,缺少内涵,基本上都是直白的简述事件,没有办法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也是缺少生活经历、和阅读时间和数量所导致的。

三、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

(一) 从材料中挖掘读写结合点:学好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前文提到小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对阅读缺乏兴趣,所以,首先就是要提高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珍珠鸟》一文时,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可以设置一些悬念,“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动物园吗,你们都见过什么样子的小鸟啊?”在学生们纷纷议论的时候,让他们去总结自己所见过的小鸟有哪些,“那你们见过珍珠鸟吗”从而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和想象,促进学生大脑的思维,不断去积极探索文章的内容和答案。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小学生很难把握古诗词中的精髓,所以,首先要结合学过的知识让学生们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和展望,新旧知识紧密的联系,还可以让学生们温故而知新,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联想,学过的哪篇文章也有关于瀑布,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是的,我们之前也学过叶圣陶先生的一篇《瀑布》,两篇文章都是关于瀑布,只是背景不同,一位是诗人,一位是作家,那么他们两位对于瀑布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呢”,通过这种方法,引起学生们的联想,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老师在讲授完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们依据原文写一篇续写,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于文章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对于语文的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二) 通过课外阅读,加强读写训练: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没有足够时间和数量的阅读,读写结合也只是空谈,所以只靠课本上面的阅读也是不太够的,要想使小学生的阅读数量提高,可以留一些关于读书的作业,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和兴趣进行阅读,积累相关素材,了解一些名人事迹等,例如:引导学生读一些历史相关的书籍,让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背景,了解相关情感,更好地融入诗词当中去,在《史记》一书中提出问题,“谁不是帝王却入了本纪,谁不是诸侯却入了世家”,引起学生们好奇心,让他们对书籍产生兴趣,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知识量;除了与历史相关的书籍之外,还要小学生对贴近生活的写实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生活,同时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兴趣去阅读,“因生病变成聋盲人的海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是谁让她的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向往?”“海伦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让学生们从书中总结出对生活、对事物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不断的积累对生活的感悟,從而增加学生们写作的真实情感。

(三) 通过作业检验读写结合的效果:课后作业既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检测手段。所以,对于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要具备检测性的特点,通过相关作业,让学生的作业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在课本中寻找到答案,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验到生活中所带来的感受,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丰富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写作的时候有更好的素材,更在学习中为学生们指明了学习方向。

四、 结论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把知识积累、素质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读写能力的本质是结合课本的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这一科目上会学习,爱学习。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不断进步的需要,还是对提高当今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俊红.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诗外三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06).

作者简介:

邵瑜,江苏省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桥小学。

猜你喜欢

问题及策略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法分析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及策略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