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再现 借物言志
2018-10-30金秀英
摘 要:《枸杞树》是季羡林先生1933年写的第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再现了作者第一次远離家乡到北平考大学,住在西城一个公寓里,伴着院内一棵苍老的枸杞树,读书备考,做着理想之梦的生活经历。抒发自己初到北平考大学时内心“有点惊异,有点担心,有点好奇,又有点迷惘”的心情,借枸杞树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关键词:《枸杞树》;真情再现;借物言志
季羡林是一位闻名中外的学者,也是一位独具一格的散文作家。《东方赤子——季羡林访谈录》中记录了季先生对散文写作的看法,他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写小说那样随便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季羡林从他的散文处女作《枸杞树》开始,在他近六十年的散文创作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这种严肃执着的散文创作追求,保持着这种没有真情实感决不动笔的态度。他的散文就是他的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读后让人感到其散文既有质朴真挚的情感之美,又有清新自然、淳朴凝练的语言韵味。
《枸杞树》是季羡林先生1933年12月6日至8日,利用课余时间,写的第一篇抒情散文。他曾在《我的处女作》一文中谈道:在他十九岁那年离家到北京考大学,在他看来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路上的一条“鸿沟”,“跨过这条沟,人生长途就有了一个新的起点”。于是心灵上引起了极大的波动——“有点惊异,有点担心,有点好奇,又有点迷惘”的心情汇集在一起,即使是考取了大学,时隔近四年,但这种心情依然牢牢地控制住他,久久难忘,于是怀着对这种心情的忆念,在沈从文主编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刊后,在周围同乡好友的激励和影响下,最终写作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篇抒情散文《枸杞树》。文章再现了1930年夏天,他第一次远离家乡到北平考大学,住在西城一个公寓里,伴着院内一棵苍老的枸杞树,读书备考,做着理想之梦的生活经历。
作者一个人初到异乡,举目无亲友故人,心中产生了寂寞,孤独,此时又面对漂泊的人生和迷茫的前途,西城公寓一棵饱经沧桑的老树引起作者的共鸣。文章开篇写自己时时“在不经意的时候,一转眼便会有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在困惑中追忆,最后想到了自己“才到北平时住的那个公寓”,想到了“那棵苍老的枸杞树”。于是文章将西城公寓中那棵“最惹人注意”“靠墙长着”“高过屋檐”“枝干苍老钩曲像千年的古松”的枸杞树与自己的“理想之梦”联系起来,通过对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描绘,由物及人,将自己初到北平考大学时内心“有点惊异,有点担心,有点好奇,又有点迷惘”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借枸杞树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抒发自己的心情,借物言志。
文章以枸杞树为线索,首先记叙了作者惊异的发现:人们常说的“很难”成树的枸杞,“现在居然有这样一棵虬干的老枸杞站在自己的面前”,感叹道“真像梦”一样。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的“理想之梦”就像这“很难成树”的老枸杞,“理想之梦”要实现,犹如枸杞树的成长一样很慢、很难,但终究会长成。
接着文章将枸杞树的枝枝叶叶、昼夜变化与“梦”联系在一起。由枸杞树“缺口的叶片上的各样的斑驳陆离的彩痕”,让人“想到有着各种彩色的迷离的梦影”;想到了“地图”;想到了“这苍老的枸杞树就是我的宇宙。不,这叶片就是我的全宇宙。”并且“把我的童稚的幻想,拴在这苍老的枝干上”。
文中“夕阳的余晖返照在这苍老的枸杞树的圆圆的顶上,淡红的一片,熠耀着,俨然如来佛头顶上金色的圆光”,这夕阳余晖下老枸杞圆圆的顶上的金光就像作者心中的理想之光。
黄昏来临,在淡黄的灯光,“苍老的枸杞树只剩下凄迷的影子”;“在静静的长夜里,忽然醒了,残梦依然压在我心头”,作者内心的梦想与点滴迷惘交织在一起。但作者依然“做着天真的童话般的梦。我梦到了这棵苍老的枸杞树”。
伴着院内一棵苍老的枸杞树,怀揣梦想,读书备考的日子,早已逝去,那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虽飘过了无数春夏秋冬,但依然犹存。作者写道:“论理说起来,我在西城公寓做的童话般的梦,早该被挤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但是,我自己也不了解,在不经意的时候,总有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飘过了春天的火焰似的红的花;飘过了夏天的垂柳的浓翠;飘过了红霞似的爬山虎,一直到现在,是冬天,白雪正把这园子装成银的世界。”
整篇文章用质朴而凝练的语言,以枸杞树为线索,将枸杞树与自己的“梦”联系起来,构成优美朦胧的意境,通过“枸杞树”的描写,叙写了自己真实的心灵活动,抒发了内心“有点惊异,有点担心,有点好奇,又有点迷惘”的心情。“真情”贯穿文章始终。曾有人评价说:“季羡林用朴实的文字叙写真实历史,表达自我的生命及人格的神韵,潜移默化读者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灵人格。”
《枸杞树》注重谋篇布局,整篇文章像小夜曲一样,主旋律在文中反复出现。作者认为“起头和结尾是文章的关键部位”,因此文章的开头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结尾给人留下耐人寻味的魅力,挥之不去的“枸杞树的影子”这条主旋律在文中反复出现。例如,《枸杞树》的开头写道:“在不经意的时候,一转眼便会有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结尾又是:“但是,我自己也不了解,在不经意的时候,总有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飘过了春天的火焰似的红的花;飘过了夏天的垂柳的浓翠;飘过了红霞似的爬山虎,一直到现在,是冬天,白雪正把这园子装成银的世界。混合了氤氲的西山的紫气,静定在我的心头。在一个浮动的幻影里,我仿佛看到:有夕阳的余晖返照在这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圆圆的顶上,淡红的一片,熠耀着,像如来佛头顶上的金光。”整篇文章读来耐人寻味。正如季羡林自己所总结的:“写抒情散文可以尝试像谱乐曲那样,主旋律可以多次出现,把散文写成小夜曲,借以烘托气氛,加深印象。”
季羡林先生第一次远离家乡到北平考大学,住在西城公寓里,读书备考的经历,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作者将这美好的记忆和自己的“童话般的梦”通过对枸杞树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出来,由物及人,借物言志。正如作者曾在《我的处女作》一文中概括的《枸杞树》的精神一样:“里面记录的是一段真实的心灵活动。”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09).
[2]兰鲜凤.当前季羡林散文研究概述[J].文学教育,2013(02).
作者简介:
金秀英,四川省绵阳市,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