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每“一刻钟”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2018-10-30李赟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每一个时机,充分指导学生展开朗读活动。在预读中能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在练读中能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在回读中能让学生升华情感认知。这些朗读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阶段,能让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阅读教学;朗读;小学语文
美国阅读委员会在《成为阅读大国》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促使学生形成必备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引导其学会如何阅读,而朗读则是其中的重要活动。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住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朗读活动,学生在掌握朗读技巧的同时,也会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一、 预读一刻钟,把握基本内容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教师要先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时要尽量采用朗读的方式,采用预读一刻钟的方法,在诵读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先借助字典等学会生字生词的读音和意思,而后尝试顺畅地读完课文。其次要反复流利地诵读课文,并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考虑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这样的预读活动能让学生将文章读通、读熟,为课堂上学习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预读《将相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查字典等方法学习其中的生字,搞清楚整篇文章讲述什么内容。其次,教师在学生能够顺畅地读完整篇课文后,引导学生尝试找到课文中若干小故事的起止位置,并给其设定一个合适的小标题,然后再次诵读课文。在这一次的诵读课文中,教师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思考。如:“当蔺相如说出‘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这句话时,你觉得要用怎样的语气比较好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如有学生提出:“先要停顿一下,表示蔺相如考虑到这是关系国家和个人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其次要读出坚定的感觉,这样能展现出蔺相如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展现出了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样的诵读过后,学生不仅对文章的内容更为熟悉,而且还通过调节诵读的语气语调而对文章中人物的性格有了初步了解。
儿童作家曹文轩认为朗读在发达国家是日常行为。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也采用朗读的方法,这样能让学生逐步养成积极朗读的好习惯。
二、 练读一刻钟,品味语言之美
练读指的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尝试压缩讲解的时间,而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展开诵读。在学生诵读前,教师可以围绕文章的字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揣摩作者为何选择这些词句,进而达到读文章深入了解的效果。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是经典的童话作品,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展现了小女孩在孤独、寒冷、饥饿的现实环境中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在练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揣摩文章的词句之美。如可以提出问题:“作者如何描写烤鹅的呢?通过何种方法展现出色香味俱全,让读者垂涎三尺呢?在诵读时能读出这种味道吗?”又如:“作者通过何种比喻展现火柴灭后,小女孩的无助和可怜呢?”学生发现作者运用了比喻“一堵又厚又冷的墙”来展现这种内心的无助和孤独。教师继而提出:“那么在诵读的过程中要如何体现出这样的情感呢?文章中还有哪些词句展现出小女孩的内心活动呢?如‘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这句句子想要表达怎样的意思呢?”在练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诵读能力,更感受到了作者词句之美妙。
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练读一刻钟,则能达到荀子所说的“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的效果。此时教师再让学生尝试回答相关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效果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能更好地体会到文字之美。
三、 回读一刻钟,升华情感认知
回读一刻钟指的是在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诵读课文,回读一刻钟能促使学生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色彩。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思考,这样学生的情感能更好地被触发,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在学习了《孔明借箭》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展开回读活动。如可以提出问题:“尝试找出文章中展现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句子,并回想一下诸葛亮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实现借箭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回读的过程中尝试揣摩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在诵读的过程中考虑一下诸葛亮和周瑜的性格特点。”学生发现诸葛亮大局为重、胸有成竹,而周瑜则暗藏杀机、心胸狭窄。教师提出:“在生活中大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呢?这样的人说话时语气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尝试回忆一下,并用尝试运用此语气读出诸葛亮和周瑜的话。”这样的问题将生活经验和课文结合起来,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研究中发现经常为学生阅读的老师,其班级的学生阅读能力会比其他班级高很多。因此,教师在回读过程中除了可以让学生自主诵读以外,还可以给学生示范读,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从而提高认知能力。
學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每天要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有理解地朗读课文。教师如果能将预读、练读和回读巧妙地融入教学中,则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真正掌握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继东.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让孩子们学会“读书”[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0(4).
[2]顾惠玲.小学语文“生态阅读”课堂的构建[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7(4).
作者简介:
李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市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