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量表在儿童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
2018-10-30夏国彪黄彩云张小花万方锐黄娟樊年华万海平
夏国彪 黄彩云 张小花 万方锐 黄娟 樊年华 万海平
【摘 要】目的:评价监测量表在儿童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分别就诊于儿童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和重症手足口病救治单位的手足口病患儿92例,采用专人按入院时间随机平均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儿给予自制监测量表,对照组则用常规的评估诊疗手段,比较两组患儿危重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危重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量表大大提高临床重症手足口病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尤其是基层医院,对减少重症及死亡发生率起到积极意义。
【关键词】监测量表;儿童手足口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816.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46-01
手足口病作为一类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为主的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大部分一周左右可自愈,但临床中仍可见少数患儿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且病情发展快,临床中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极易致死[1]。大量数据研究显示本病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故早期的识别、诊断及干预对于患儿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2]。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手足口病患儿及死亡率在2009-2012年间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但本病的第3至第4期具有发病时间段、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但第2期至第3期具有高捕捉性神经兴奋,容易监测及治疗干预。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疫苗的发展接种,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前明显下降,但在许多基层医院仍然缺乏规范系统的评估及早期干预,危重、死亡发生率下降并不乐观[3]。故本试验以手足口病监测量表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分别就诊于儿童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和重症手足口病救治单位的手足口病患儿92例,采用专人按入院时间随机平均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6例,男童24例,女童22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2.59±0.83)岁,病程2-5.5天,平均病程(1.82±0.98)天;对照组46例,男童21例,女童25例,年龄2-5岁,平均年龄(2.13±0.67)岁,病程1.5-6天,平均病程(1.94±0.86)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比较未见明显异常(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则用常规的评估诊疗手段,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包括脱水利尿、降颅内压、镇静止惊及血管活性药物保障血压的稳定等,部分病例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
(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规范使用自制的监测量表,通过监测表评估患儿的神经系统表现:神志及精神状态、肢体颤抖、惊跳、神志抽搐,监测血糖、末梢循环、血压(根据不同年龄高血压标准)等指标,动态监测(q1h-q6h不等)。
1.3 观察指标
(1)危重症发生率;
(2)死亡率;
(3)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分析比较均在SPSS17.0 软件包中进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危重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及基础治疗方案经统计学比较未见明显异常(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昌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监测量表在儿童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南昌市科学技术局洪科字[2018]39号文件
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危重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及基础治疗方案经统计学比较未见明显异常(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好转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4 討论
手足口病作为一类主要由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等行为进行传播的肠道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具有自限性特征,研究表明大多数轻症患儿需1周左右的治疗即可痊愈,但是对于少数的急重型患儿,由于起病较为隐匿、发展较为迅速、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往往会严重影响患儿恢复与健康,甚至会造成患儿死亡的严重后果[4]。自制的监测量表可系统规范地评估手足口病患儿在不同的时间段各指标的变化,具有尽早地进行干预治疗,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临床辅助价值。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危重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监测量表可大大提高临床重症手足口病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尤其是基层医院,对减少重症及死亡发生率起到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向伦辉,袁国平,杨兴堂,等.手足口病患儿和健康儿童家庭成员肠道病毒感染情况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7):1063-1065.
[2] 秦新芳.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5):860-861.
[3] 乔森,张丽丽.某院 2015 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10):171-172.
[4] 李雪红,叶伟杰,樊云秀.手足口病患儿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白细胞检测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12):2517-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