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探究

2018-10-30贝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贝琳

【摘 要】目的:探讨对于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后不良反应的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种的220例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方式,观察组儿童采用加强免疫接种方式,并严格监管各个环节,比较两组儿童在疫苗接种之后的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儿童不良症状的总发生率为15.45%,高于观察组不良症状总发生率为3.6%(P<0.05)。结论:对于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能降低接种后不良发应发生率。

【关键词】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98-02

百白破疫苗是由精制白喉、百日咳疫苗以及破伤风类毒素按照一定的比配制成的三合一疫苗,能够有效的预防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1-2]。主要适用于3个月至6周岁的儿童[3]。因为它较为复杂的生物性状,在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后虽然能够得到一定的免疫保护,但是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的反应。例如接种的部位会出现一些红肿或是硬结,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发热,精神状态差的症状,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4]。本文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院接种了百白破疫苗的儿童220例,对其接种之后的不良情况展开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种的220例3月—18月年龄期间的儿童,所有的儿童在接种疫苗之前都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没有出现发热等不良的症状。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没有相关的过敏史,以及接种百白破疫苗的禁忌症。所有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 64例,女46例;年龄3—18个月,平均年龄(8±3.6)个月。观察组男62例,女48例;年龄3—18个月,平均年龄(8±3.5)个月。两儿童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儿童实施常规的疫苗接种方式与护理。观察组儿童采用加强免疫接种方式,并严格监管各个环节,具体步骤如下。(1)在疫苗接种之前对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根据儿童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疫苗接种方案[5]。(2)选择疫苗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疫苗的质量,是否在保质期限内,查看有无变质,在确保疫苗无安全问题才能接种。(3)防止儿童再接种的时候因为温差造成肌肉收缩,可以将才取出的疫苗在常温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待到常温的时候在进行接种。(4)确保接种时环境卫生,相关的科室要定时的进行消毒,使用的棉签必须是当天开封的。(5)选择最佳的接种部位,也就是手臂三角肌中心部位,对其进行消毒,控制好注射的深度以及注射之后儿童的反应。(6)接种完成之后在现场至少停留30min左右,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发应。(7)告知家长在注射疫苗之后对儿童进行合理的喂食,手臂不要大幅度活动。(8)叮嘱家长若是儿童在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不良的症状要及时的入院就医。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研究对象接种疫苗之后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主要包含硬结、红肿、 发热、全身炎症、其他过敏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记录的资料对比分析,对照组儿童出现红肿9例、硬结4例、发热3例、其他过敏反应1例,不良症状的总发生率为15.45%。观察组儿童出现红肿3例、硬结1例,不良症状的总发生率为3.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儿童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详见表1。

3 结论

百白破疫苗主要预防的疾病是百日咳、破伤风、白喉三种。在接种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儿童会出现一些不良症状。一般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疫苗质量、接种的注射方法和儿童自身身体状况三种。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关于儿童在百白破疫苗接种之后的不良发应预防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由于百白破疫苗更适合在低温的环境下接种,所以儿童在进行相关疫苗接种的时候可以选择在春天。(2)在进行疫苗接种前检查药剂的安全性。(3)注射前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的检查,了解儿童的过敏史以及药物禁忌,然后分析其是否适合接种百白破疫苗。(4)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种设备,避开接种过的部位,减少对肌肉的刺激。(5)对接种的部位注意消毒,以亲切友好的态度诱导儿童积极地配合。合理的选择接种部位,避开静脉进行针刺。注射完成后用消毒棉签按压注射部位3分钟。在休息区等待30分钟无不良症状出现之后方可离开。(6)接种之后的护理。告知家长避免儿童手臂大幅度摆动,保证接种部位的干净卫生。若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现象可以用温水湿敷,三次每天,每次三十分钟,情况严重者及时入院就医。在本次研究的220例对象中两组效果比较十分明显,对照组儿童不良症状的总发生率为15.45%,明显高于观察组不良症状总发生率为3.6%(P<0.05)。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侃. 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1):189-190.

[2] 张锦清,朱幼琴,许瑞宝.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3):390-391.

[3] 唐永艷,马亮,张福英. 预见性护理对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4):145-146.

[4] 黄子华.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探讨[J]. 中国处方药,2016,14(08):48-49.

[5] 郑俐敏. 百日咳疫苗及其免疫接种的问题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6):129-130.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