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微课堂”,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2018-10-30郭广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微课堂效率高中化学

郭广标

摘要:高中化学知识点点多面广,考点分散。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化学学科特点,唯有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好、学精化学知识。“微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使很多问题可以很快的被掌握,凭借着它特有的优点,让“微课堂”融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讨论高中化学“微课堂”教学的作用及方法,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高中化学学习的质量提升做贡献。

关键词:“微课堂”;高中化学;方法;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93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现代的高中化学教学也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采用“微课堂”教学模式并加以落实,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使学得的知识点更为集中。

一、“微课堂”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化作用

1. 有效提升学习速度

“微课堂”的教学主要是采取“微课堂”视频的形式传授的,教师把教学知识点疑难点通过小视频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从而直接或间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目的。学生通过视频视觉和语音听觉等多种感官来获取化学知识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力。例如学生在背记公式、周期表等问题时,以往学生都是枯燥的死记硬背,学生学起来乏味,没有动力,耗时费力。有了微课堂,我们运用新方法、新理念,提出新的记忆手段,带给学生一个不同的记忆方法,比如图片记忆法,实验证明人对图片的记忆要比对数字文字记忆要快的多,这样就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还如谐音记忆法,把一些需要难以背记的内容,通过语言的形式编成顺口溜或者押韵的诗句等形式增加学生的记忆;这些都能够更好的激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今社会网络飞速发展,平日学生可以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如果时间不允许,还可以通过云端存储,待有时间的时候再进行学习,现在很多学生家长都为其制定了学习计划及兴趣培训班,这样学生的时间就很固定,对于没学完的内容,我们就可以通过这种云存储进行保存,待到学生空余时间便可自行学习,它的优势在于每次教学时长在5到10分钟,教学时间简短,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并且不会使学生感到疲惫,不仅仅依靠教学课本来传授知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与实践,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主能力,通过视频讲解,还可以有效的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放到学习中,这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微课堂教学最大的优势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拷贝并转发,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学习,还可以进行拷贝回到家里在父母帮助下自主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时长,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时间。高中化学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很多内容知识在课堂中无法完全理解,记笔记与听课存在矛盾,有了微课堂,就相当于有了备份复读教师,课后不懂、忘记、没记的知识点都可以重新学习、记录,这样更加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做到了知识点的及时巩固。

2. 有效开拓学习思路

教师在微课堂教学中制作视频可以使学生呈现多样化学习,还能增加全员学生的覆盖率。多重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教材,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提高学生探索思维,有利于学生自己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微课堂视频教学可以简化课堂教学内容,讲解重点内容,使学生避轻就重。一个十五分钟以内的微课程,虽然时间短,但合理的安排规划可以让课程多种多样,集中突出重点内容,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兴趣。例如:在进行电解质电解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注意事项、重难点相关内容讲解清楚,高中化学比较难,所以在教学中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通过观察化学变化分析出内外原因,学生需要通过对化学内在的变化过程理解,加强主动学习实践能力,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例如在盐的水解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弱电解质、水的化学性质、反应化学式、现象、基本原理等,再学习其比较和计算公式。让学生从简到难逐渐学习,了解掌握盐的水解的重难点、疑难点,使学生逐步了解掌握化学这门有趣的科学,使学生学习由浅入深。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吸收借鉴一些网络上较好较有影响的微课堂视频,结合自身讲授的课程内容借鉴方法,使学生通过微课堂学习逐步对化学科目形成一套学习方法,对化学知识进行串接,形成系统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微课堂”运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

1. 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堂一般运用于網络,并且时间一般不长,基本都是在15分钟以内,但是其中起到的效果不可小觑,微课堂相比常规课堂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斗志、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也正因为如此,微课堂教学教师在讲课时要选择适当的代入方式,课堂中紧扣教学内容主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比如微课堂教师在讲解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可通过视频,也可通过实验方式,当场演示,正确示范,可以使学生直观明了的观察到第一现象,这样学生就会被宇宙中的神奇现象所吸引,自然激发学习劲头,例如:探究预防金属腐蚀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的这种授课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远远优于枯燥的文字符号公式罗列,方便学生理解,加深印象,更好地脱掉了传统授课的无趣无味,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使学生从枯燥的课本中走向有趣的多媒体图片中,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有兴趣、更加有信心。

2. 师生沟通,引领自主学习

微课堂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自身潜能,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助引导其走向正确的方向,带动课堂活跃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带入问题去学习,要达到学生能在微课堂自身学习中提出疑问,最终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的研究和实验等方法得出结论。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了解事实真相,达到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思课程内容,深究学科内外规律,也能更好地建立师生情谊,防止学生在学习中的逆反心理也是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要了解学生学习基础,课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加入互动环节,例如:关于氢气和氧气燃烧可以生成水的实验,教师可以在安全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实验充分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对生成的物体进行检测,分析出氢气氧气燃烧的生成物成分,学生进行分析讲解,之后教师针对不足再进行补充,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最终使课堂课程井然有序进行。

三、落实“微课堂”于高中化学中的教学意义

化学微课堂教学就是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进行大量的知识总结、实践操作,在实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的理论基础,需要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实践中更需要有高效的动手及操作能力。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时刻引导学生能力培养,注重细节,遵守化学规程,注意安全。例如,实验中燃烧的金属焰色反应,不同的金属燃烧呈现的火焰颜色是截然不同的。但也有相近颜色的,这就需要学生的洞察能力,还有教师的引导,可以通过实验把各种金属火焰的颜色记录下来,课后进行对比,找出规律,发现本质,微课堂化学教学内容会变得更加简单直观具体,少了很多繁琐,不但减少了教师讲解时间,还有效地避免学生接触实验产生的危险。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堂做到很多课堂上展示不了的化学实验现象,使学生明白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化学实践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微课堂化学教学中,二氧化硅、硅酸等非金属物质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但学生并不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堂视频来展示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其化学反应,从生活中找到对照,知识来源于生活,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也会增强,学生了解观察生活中会出现的常识,再结合课堂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提高对化学知识的实践能力与对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变化的认知。教师还应该让学生通过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观看“微课堂”视频,记录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通过自己学习,自己解惑,逐步了解化学,掌握化学这门学科。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普遍出現的问题做讲解,对不懂易错的问题重点讲解、归纳、记录。教师不只是要单一教学,还要发散思维,从不同方面下手,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联系,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形成知识网络,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掌握化学这门科目的内容精髓。学生还可通过编组,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不同观点,通过相互辩论,最终找出真相,达到学习的最终效果,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团结精神。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得到有效提高,并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微课堂”的落实,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作用非常明显,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使课程内容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与此同时,也给枯燥的化学课程增添一抹趣味,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让课程教学资源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黄婉玉.优化高中化学“微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8(28).

[2] 刘 妍.优化高中化学“微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浅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9).

[3] 赵太林.高中化学“微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0).

(作者单位:广东省蕉岭县教师进修学校 514100)

猜你喜欢

微课堂效率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英语教学中的微课堂研究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优化高中化学 “微课堂” 教学的有效策略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