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8-10-30王晓勤胡宗琪李艳玲
王晓勤 胡宗琪 李艳玲
【摘 要】目的:研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对患者社会适应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84例我院2016.5-2017.5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系统康复护理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以及N-BPR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以及N-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提高社会适应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系统康复护理训练;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社会适应功能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69-01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但由多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症状,好发于青壮年群体,表现为感觉、感知、情感、思维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易使患者与社会脱节,发生认知功能损害[1]。本文采用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训练,观察其对患者社会适应功能的影响,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84例我院2016.5-2017.5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1-45岁,平均(32.4±3.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2-43岁,平均(32.5±3.6)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定时查房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具体包括,①康复训练:患者进院后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根据患者自身问题制定适合个人的康复训练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体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多个训练模式板块。②健康教育:在患者康复训练的基础下,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帮助患者多阅读书籍,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等讲座。③心理护理:密切注意病人情绪波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功能。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满分均为80分,分值越高,心理状态越差[2]。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N-BPRS)评估患者社会适应功能情况,满分126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社会适应功能越低下[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以及N-BPR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以及N-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精神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精神异常症状群的综合征。目前对于神经分裂症患者无特效治疗,仅能减缓病程发展,减小认知功能损伤,改善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障碍是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表现,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缺陷、情感以及工作能力缺陷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导致患者与社会脱节,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康复护理是一种病后康复手段,通过详细的护理措施,达到康复效果,减少认知损伤。本文对我院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SDS以及N-BPRS评分均低于對照组。结果提示,通过良好的系统康复护理训练,使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改善认知损伤,提高社会适应功能。
综上所述,采用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提高社会适应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游秋萍,郑伟,李雅文等.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5,10(9):1398-1400.
[2] 焦爱霞.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5):20-21,22.
[3] 赵靓,李明子.1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从过度依赖转变为自主生活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1):1402-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