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术后的干预效果分析

2018-10-30贺巧娥赵冬梅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干预效果心理护理

贺巧娥 赵冬梅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术后的干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针对30例肿瘤患者实施射频消融介入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1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1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射频消融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效果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术;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43-01

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术属于临床中用于治疗肿瘤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1],但在针对肿瘤患者实施射频消融介入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担心手术预后、手术费用、疾病带来的疼痛及不适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负面情绪的出现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2]。我院针对收治的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射频消融介入术后的护理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选择30例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针对30例患者实施射频消融介入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后,常规组1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9:6例,年龄22至65岁,均值为(39.25±3.46)岁;观察组1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5例,年龄23至66岁,均值为(39.39±3.57)岁。

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1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后用药指导、身体护理、生活护理及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

针对观察组1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术后心理状态评估:在手术完成患者清醒后针对患者实施心理状态的评估,针对患者实施患者一般情况的调查问卷,在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中的相关指标及内容对患者实施心理评估,根据患者心理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2)术后针对性心理疏导: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及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针对患者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相应针对性处理及讲解,耐心向患者解释症状出现的原因、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安慰及支持,针对存在疼痛症状的患者,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类型、发生的原因,告知患者术后出现穿刺点疼痛、切口渗血属于正常现象,避免患者由于认知不客观导致不必要的担心及困惑现象发生,给予患者听音乐、看电视节目、看书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转移患者对于身体疼痛的关注程度。为患者讲解过量使用镇痛药物的弊端,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疼痛。术后指导患者采用正确体位及术后相应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陪伴、鼓励及支持,帮助患者病情恢复。结合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为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实施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现象等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3]总分21分,分数与患者睡眠质量呈反比;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总分100分,分数与患者焦虑程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软件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结果

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83%(11/41),观察组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两组相比:X2值=5.7341,P值=0.017;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住院时间、焦虑评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3 讨论

在针对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实施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术治疗之后患者由于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预后、手术治疗高昂的费用及手术应激反应及疼痛等现象均在情绪、心理及精神方面出现一定影响及变化,这种情绪及心理的变化可能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因此在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应增加心理疏导这一干预,结合患者心理评估结果为患者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干预,通过结合患者手术后实际情况、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指导等形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减少由于心理状况导致的影响预后及康复现象的出现[4]。

综上所述,针对实施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术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实施术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较高价值的护理成效,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意义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魏碧楠,陈贵华,张玉英,等.肝臟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心理护理要点探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2):208-209.

[2] 青友芬.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护理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10):13-14.

[3] 李萍.射频消融治疗功能性孤立肾肾癌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76-78.

[4] 刘明珠,侯春凤,刘宝丽.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172-173.

猜你喜欢

干预效果心理护理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