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分析
2018-10-30王怀宇
王怀宇
【摘 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实行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97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均是本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治疗组49例患儿采取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而常规组48例患儿采取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文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均得到缓解,但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实行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有助于控制患儿咳嗽、哮喘等临床症状,且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上。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4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10-01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小儿多发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咽喉痒等,病情严重时会影响到患儿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随着这几年自然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人数不断增多,已经严重伤害到患儿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以往临床上多通过传统药物治疗或者抗生素治疗等,但治疗效果不是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多。本文基于此针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研究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详细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97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均是本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48例,患儿最大年龄为11岁,最小年龄为3岁,均值(5.16±1.42)岁。全部患儿在病程、药物使用量等临床资料上相差不多(P>0.05)。
1.2 方法 治疗组采取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药材组成:大枣和细辛各2—4g、生姜和炙麻黄各5—7g、白芍和法半夏各8—10g、地龙9—11g、款冬花和紫菀各11—13g等,若患儿存在畏寒表现,可以适量添加桂枝,用生麻黄代替炙麻黄;若患儿出现感冒,且病情较反复,可以适量添加防风和白术;若患者存在咽喉痛、痒等,则能够适量添加牛蒡子、甘草、沙参和百部等;若患者存在干咳现象,可适量添加麦冬、玉竹等;若患者出现呛咳情况,可适量加入黄芩和桑白皮等,将这些药材配比用水煎煮,每天服用1剂,分成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30天;而对照组采取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若患儿年龄小于5岁,则为患儿使用孟鲁司特钠片4mg;若患儿年龄超过5岁,可以为患儿使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5mg,每天口服一次,连续服用30天。
1.3 评定标准 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标准:显效:患儿咽喉痒、咳嗽等表现在治疗后得到改善,或者消除,其肺功能得到明显提升,而且没有复发迹象;有效:通过治疗后,患儿肺功能指标恢复较缓慢,咽喉痒、咳嗽等症状正在逐渐改善,仍然需要用药治疗;无效:患者肺功能指标和咽喉痒、咳嗽等症状在治疗后均为出现改善迹象,或者恶化,治疗有效率=有效概率+显效概率[1]。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中输入本研究患儿治疗效果相关数据,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表述用概率(%),(x±s)表述计量资料,检验用独立样本t值,P表述组间比较差异,要是统计学具有意义,则P<0.05[2]。
2 结果
如下表1所示,两组患儿病情治疗后均得到一定的控制,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92%和81.25%,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3 讨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病程长、且难以治愈的疾病,而咳嗽是该疾病主要表现之一,由于近几年空气污染不断加重,抗生素乱用情况不断增多,致使该疾病发病率出现上升情况,倘若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比如孟鲁司特钠片,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从中医学范畴来说,该疾病属于“咳嗽”疾病系列,发病部位在于肺部,应该采用解表化饮方法治疗该疾病,而小青龙汤中的细辛、生姜等药材具有温润肺部的功效;法半夏可以祛痰散结;白芍可以保肝养血;而炙麻黄能够缓解哮喘、驱寒解表,这些药材共同使用可以发挥益气补血、祛寒解表、平喘润肺等功效[3]。本实验发现,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
从上述可见,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实行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较显著,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儿咳嗽、哮喘、咽喉痒等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 康永平.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4):121-122.
[2] 宗建, 张辉.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13):22-22.
[3] 蘇继朝.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小青龙加减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1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