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价值体会

2018-10-30王丽梅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

【摘 要】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价值体会。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脑血栓患者中抽取10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和颈动脉斑块面积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进行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 研究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相较之前减少,组间进行对比研究组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脑血栓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帮助患者有效康复,并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老年脑血栓;颈动脉斑块

【中图分类号】 R749.0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062-01

脑血栓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该病是一种因血管壁发生病变而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现如今发病人数渐渐增多,医学中保守治疗多采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1]。因此,笔者根据我院100例脑血栓患者临床对照,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价值,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研究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40~74岁,平均年龄(53.1±2.9)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39~72岁,平均年龄为(51.9±3.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降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河南福森药业有效公司国药准字H41021076)100mg,口服。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之他汀类药物,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效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10mg,睡前口服。患者服药时间可针对患者的血脂状况进行相应调节[2]。

1.3 观察指标 本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来针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判定,NIHSS有眼球运动、构音障碍、感觉及共济等方面,分数越低代表功能状况越良好。

统计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以及惡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x2检验, 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及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进行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均比治疗前有所减少(P>0.05),组间进行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作者简介:王丽梅,1971—,女,蒙族,吉林省洮南市,副主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内科临床。

脑血栓是指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出现狭窄、血管壁突然增厚以及血栓的形成情况发生,导致患者脑部血液流动不畅或减少中断的脑梗死类型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的发展,老年人脑血栓病发率直线升高,患者病发期间会出现全身无力、偏瘫、四肢麻木、言语不清以及口歪眼斜等症状,同时会有肺部感染、压疮或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症状,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同时影响患者心理和身体,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负担。脑血栓发病主要因颅内外动脉血管出现障碍损伤,使得患者脑梗死部位氧气不足,血液循环不流畅,引发患者脑部造成不可逆伤害。该病为神经科一种常见性临床疾病,治疗过程较为艰辛,致死、致残都有较大几率,预后措施也有待改善。以往研究显示[3],他汀类药物配合阿司匹林药物一起可使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减少,改善患者大部分症状,减轻一定痛苦,同时增加临床医学治疗可信度,提高疗效,有助于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脑血栓主要因血小板及动脉粥样硬化相互作用引起,病发初期血小板大量激活,使血栓素释放出来,导致固体质块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体内脂质代谢出现紊乱,由此可见,脑血栓治疗过程以调脂和抗血小板为主。阿司匹林因其较好的抗血小板、抗炎的药物作用作为该病的常用药物之一,使患者在血管内皮质受损使血小板活化情况下减少粘附分子、炎性介质表达,从而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减轻血管炎症,促进患者恢复。他汀类药物有抗血栓、抗炎、抗细胞氧化等作用,在患者体内可有效扩张血管,促进其血液循环,保护部分脑组织细胞,另外,他汀类药物也被称为是一种有效的调脂药物,有效抑制胆固醇,增加血清胆固醇的清除,调节血脂,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化,保护神经系统。两者结合可有效调脂和抗血小板,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评分(P>0.05),组间进行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P<0.01), 且研究组在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比治疗前大幅减少,组间进行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P<0.01)。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脑血栓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颈动脉斑块面积,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志远.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 15(1):62-63.

[2] 周经霞.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7):1192-1193.

[3] 何中伏, 李国瑞, 段宪云.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分析[J]. 中国执业药师, 2017, 14(7):13-15.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PCI干预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
双源CT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