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变

2018-10-30马志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生为本

马志珍

摘要: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关键词:理念转变;学生为本;学会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99

新课程像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一、努力研究课程标准标,准确理解课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总纲领,也是教师备课的理论依据。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试题的命制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着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大胆地实践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立志把自己锻造成时代的优秀语文教师。

二、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实践语文教育教学實践

首先,重新确定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挖掘课外的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老老实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资源的的实践者。

其次,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切忌包打包唱、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让出课堂,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师少教,学生多学。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积极主动,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耳,解放学生的心。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提出问题,认真地思考问题,积极地讨论问题,条理地陈述想法,理性地辩论答案,缜密地得出结论,全面地进行总结。由此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的空间,创设浓浓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眼里要容的下沙子,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教师要采取宽容大度的态度,运用恰当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时机,委婉妥善地给学生纠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课堂,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效果就会好起来了。教师要做有心人,时时处处想着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三、坚持学习不断充电,真诚反思快速成长

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要与时代同呼吸。对于传统的东西,要学会“扬弃”。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语感,丰富的情感,能够驾驭古今中外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坚持收听收看广播影视节目,阅读报刊杂志,浏览网络资源,观看课堂实录光盘,努力学习不断充电。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从而得到不断进步。坚持写好教学反思,教师既要关注课前反思,还要重视课中反思,更要写好课后反思。反思自己成功的地方,反思自己缺陷的地方,反思自己悟到的经验。及时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边实践,一边反思,反思中思考,反思中进步,反思中提升,反思中创新,反思中成长。

面对新时代的要求,顺应新时代的趋势,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师要抓住机遇,努力学习,改革创新,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大胆实践,踏实前行,共同面对语文教育发展这个大课题。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教师进修学校 033000)

猜你喜欢

学生为本
初中英语互动教学艺术实践探索
初中校长教育管理理念探析
怎样打造活力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基于学生学习的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的思考
论物理活力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