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教学魅力

2018-10-30刘颖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

刘颖

摘要:“亲其师,信其道”,从教十几年来,笔者一直紧握这把“魅力”的金钥匙,充分展示个人魅力,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兴趣的大门。魅力,解释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教学的魅力,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有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智慧启迪力和知识穿透力。它能够激励、鼓舞学生汲取知识的信心和力量,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魅力;教学技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95

中学语文教学的魅力,就是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有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智慧启迪力和知识穿透力。它能够激发、鼓舞学生汲取知识的兴趣和力量,不断向新知识的殿堂奋发进取,探索前进。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当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教学魅力相当重要,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尚的人格力量是教师教学魅力的前提

德高为先。狄德罗曾说过“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情操修养,以自己感人的道德力量去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崇高的道德人格,是教育工作者给学生以道德启示和精神影响的前提和力量。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会经过教学第一线的锤炼而形成令人称道的思想情操和使人折服的精神气质,并通过知识的积累来提升个人修养,在长期勤奋好学、不断积累、认真完善自我的前提下形成能高度吸引学生的教学魅力。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说:“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具备三个素养:一是文化底蕴;二是教育的理想信念及高尚的人格;三是教育的智慧和教学的技艺。”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课后,大家问他备这一节课花了多少时间,他回答说:“这一节课我备了一辈子,而且对于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不过,对这一节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实的准备,大概只用了一刻钟。”他的事例告诉我们,教师除了平时注意学习和积累各种知识,丰富和充实自己,用厚重的功底作后盾,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作前提。

“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应该是人世间的真、善、美,应该是进步、文明、正义的道德品质,要让学生收到这些道德品质的影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只有有了人格魅力,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挚爱,使语文课迸发出灵感的火花,飞跃着瑰丽的想象。

二、渊博的知识是教师魅力的关键

学高为师。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因为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是浩瀚无边的,其面广量大,阔无边际,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无所不涉及。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课堂上魅力四射,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必须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当具有文学家的才华,能为学生写出引路示范的下水文;应当具有史学家的渊博,能为学生在课堂上引经据典;还应当具有科学家的视野,能为学生及时引进时代活水……当然,教师并非完人,语文教师也不可能成为全才和通才,但教师应终身学而不倦,方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浇灌出学生的智慧之果。

有一位教师教《湖心亭看雪》时,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者的思想世界后,以这样一段话作结:“张岱的确是一痴人,中国历史上还有无数这样的痴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陶渊明的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李白的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苏轼的痴。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寄寓的是政治失意,那张岱的痴则有着失国之痛,同时还表现为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雅情雅趣与天人合一。其‘痴,痴得可爱,痴得洒脱!”这段话不仅深化了课堂,引领学生在更深远的时空之上进行思索,而且也展示了教师深厚的文化积淀。

三、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魅力的助推剂

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艺术,而这种情感艺术又可以转化为个人情感。不同教师的教学艺术又是不同的,他们总是按照教学规律,充分发展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教师板书端正流利,清晰美观,规范条理,就常用精美巧妙的板书设计来剖析课文的结构、突出课文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有的教师清脆圆润或凝重深厚的嗓音,常用优美动听的朗读把学生带进教材所蕴含的意境中;有的教师擅长条分缕析的逻辑思维,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进行诱导和点拨,理清文章的思路,把色彩斑斕的课文层层深入解剖;还有的教师能用多种特长,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是一种美的享受,使学生亲其师、乐其学。

就语文教师而言,在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结构的设计,还是节奏的把握,亦或是重点难点的突破,都离不开教学语言。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正确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高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他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可见其对教学语言的重视。

当前,尽管教师致力于教学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或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但是,语言仍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同时,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既要纯洁规范,准确简炼,又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教育性和思想性。教师如果能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起伏跌宕的韵律、舒缓徐疾的节奏而又富有激情和美感的语言撞击学生的心灵;用轻松幽默、诙谐风趣的正确表达去创造生动活泼的气氛,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必然能使学生在直接接收知识信息时迸发愉悦亢奋的情感。

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做一个魅力四射的语文教师,你就一定会是学生心中的“星”!愿语文教师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支撑起教育这座千秋大厦。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中心学校 441108)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角色定位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多一点素质教育 少一点功利色彩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