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思听力Section 1文本浅析

2018-10-30冉亦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交际性真实性

【摘要】听力作为交际活动的一部分,在生活、学习中占重要位置。雅思考试(IELTS)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之一的语言测试,对于中国的英语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雅思听力Section 1 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文本范围、文本語言特点以及语言功能三方面表现出的文本真实性和交际性。旨在促进本校英语教学以交际为目的的方向改革。

【关键词】雅思听力;真实性;交际性

【Abstract】Listening i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in th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which plays a utilitarian role in everyday life and study at home and aboard. IELTS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a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language testing systems in the world, has a great impact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studying. This essay looks at script types, languag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authentic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make som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teaching, gradually transforming from traditional way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IELTS; authenticity; communication

【作者简介】冉亦,成都大学。

引言

语言学家Nunan认为,外语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大约会花费超过50%的时间在听力上。可见听力作为一个互动的过程(Interactive process),在实际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却远不及阅读或写作教学。大量的研究表明,听力教学与其他教学,如口语、阅读以及写作教学一样,占有重要位置。语言学家 Krashen认为,听力活动对语言习得至关重要,通过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二语习得者会产生语言习得效果。本文从文本真实性(Authenticity)和交际性(Communication)的角度,浅析雅思听力Section 1文本特点,为雅思听力教学提供一些理论支撑,从而指导教学活动。

一、背景介绍

雅思听力考试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Section 1, Section 2, Section 3以及Section 4,本文的重点是Section 1。

听力理解是指语言使用者作为受话人接收并处理一个或数个讲话人口头传达的信息。这样的听力理解活动包括:听公告(信息、须知、警示等);听传媒(广播、电视、录音、电影);做观众(戏剧、公共集会、报告会、演出等);无意中听到别人的谈话。语言使用者听力目的是:理解综合信息,理解特定信息,理解详细信息,理解话语的隐含信息等。

因此,《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为了评估语言的学习者和使用者的听力,做出了一个能力评价体系,Section 1的听力文本体现了这个评价体系的一个分支,即听口头通知和指令的能力(见表1-1)。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将语言能力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A1,A2,B1,B2,C1,C2。这六个等级分别描述了语言学者的不同能力,即入门级(Breakthrough),初级(Waystage),中级(Threshold),中高级(Vantage),高级(Effective Operational Proficiency),精通级(Mastery)。

听力测试(Approaches to assessing listening)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结构主义测试法(Discrete-point approach)、综合测试法(Integrate approach)以及交际语言测试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雅思听力测试模式则是倾向于交际语言测试法。交际语言测试源于交际法(CLT)在二语教学中的广泛采用。交际法(CLT)核心理念是,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在特定场景或为了特定目的进行交流,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使语言学习者能在目的语使用的场景下(Target-language use situation)或者真实场景下(Real-world situation)进行交流。交际语言测试的关注重点是语言学习者是否可以有效的交流,而不是测试他们对于语言知识(Usage)的掌握。

二、文本范围

交际语言测试法的听力材料均选自目的语使用的场景下(Target-language use situation)或者真实场景下(Real-world situation)的文本,即真实文本(Authentic texts)。真实文本包括:演讲(Speeches);对话(Conversations);描述(Narratives); 公告(Public announcements);连环画(Cartoon strips); 信件(Letters); 诗歌(Poems);指南(Directions);邀请(Invitations);教科书(Textbooks);面试(Interviews);口头描述(Oral descriptions);(Media extract);游戏与猜谜(Games and puzzles);相片(Photos);日记(Diaries);歌曲(Songs);电话簿(Telephone directories);菜单(Menus);商标(Labels)。Section 1的听力场景包括:生活小事(租房、购物),银行和保险(银行业务办理、事故申报和保险索赔),兼职工作和就业(工作申请和面试、工作职责和薪金福利),旅游和休闲(旅行社业务办理、学校住宿和交通、装备和设施、休闲和娱乐活动)。这些场景都与语言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为真实场景下的半脚本文本(Semi-scripted text)。这些文本的言语行为是一个相对固定或者静止的话语行为,即它的结构是可以预测的。

三、语言特点

真实文本基于真实口语,即目的语为母语的说话者将想法立刻说出来的话语,而他们所说与第二语言习得听众所听的内容包括了说话人最初的想法(Initial ideas)、听众的第一反应(First reaction)和結构松散的语言。语言中包括了大量的语塞(Hesitation)、纠正口误(False starts)、重述(Restatement)、单词重述(Vocabulary repair),甚至有语法问题的句子。因此,在真实听力文本(Scripted text)中,囊括上述口语特点,即语音变化(Phonological modification)、口音(Accent)、音韵(Prosody)、语速(Speech rate)、语塞(Hesitation)和语篇结构(Discourse structure)。

1.语音变化。语音变化分为同化现象(Assimilation),省音现象(Elision)以及不读现象(Intrusion)。其中,前两种语音变化在雅思听力中相对常见。同化现象,即一个单词的发音影响到相邻单词的发音。《剑10》Test 1的Section 1中,“And can I have your phone number?”读成“And cani have your phone number? ”。其中,can /k?n/和I /ai/的读成了/ k?nai /。省音现象,即在快速演讲的过程中,音节消失的现象。《剑11》Test 1的Section 1中,“And talking of bands, Im sure I dont need to tell you this, …”读成了“And talking banks, Im sure I don nee to tell you…”。of、dont中的/t/以及need 的/d/音在快速对话过程中,单词或音节被省略了。

2.口音。Section 1 听力材料中约有50%的题目是由英国口音的朗读者朗读的,美国口音和澳大利亚口音各占20%,剩下的10%则是有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朗读的。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不同地域的以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的口音普遍存在差异。以英国为例,不同阶层、生活在不同地方的英国人口音也存在差异的。美国语言学家Braj Kachru,将英语全球总结为:内圈(Inner circle)是英语使用的主要国家,其中包括: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人口约为,3200万-3800万人;第二圈(Outer circle)是英语作为第二重要语言的国家,其中包括:新加坡、印度和马拉维等,总人口为,300万-500万人;外圈(Expanding circle)是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的国家,这些国家并没有被英国殖民,其中包括:中国、日本、希腊、波兰和俄罗斯,总人口为,5-10亿人。不同的国家人,英语口音略有差异。

3.语塞。语塞(Hesitation)现象分为四种情况:分别为无声停顿(Unfilled pause)、有声停顿(Filled pause)、重复(Repetition)以及纠正口误(False starts)。其中最常见的语塞现象是:有声停顿(Filled pause)。语塞现象在Section 1的材料中并不少见。如,在《剑11》的Test 1 中的Section 1 “Well, were organizing a dinner to raise money for a charity, and were hoping for at least 150 people,…”,“well”就是有声停顿。合理的有声停顿,可以降低听力材料的难度,给予听众足够的时间辨析语音信息。同时,语塞现象是日常对话用语中重要的一部分。

4.语速。Section 1 通常是一组长对话,语速约为:160-200单词/分钟,其语速与真实生活场景中英国人在对话时的语速接近。

根据Tauroza 和Allison (1990)调查了英国人说话语速,其研究结果见下表:

四、语言功能

口语以功能区分为交易语言(Transactional language)和互动语言(Interactional language)。交易语言(Transactional language)的基本功能是获取信息。例如,在火车站获取发车信息、咨询保险信息等。互动语言(Interactional language)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关系。例如,问候、评论天气以及时事。Section 1的文本均为交易语言(Transactional language),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如,租房、旅行及购买车票等。

五、结束语

本文以雅思听力Section 1文本为浅析对象,从文本范围、文本语言特点以及语言功能等三方面进行简要地分析了其听力文本的真实性和交际性。希望从理论的角度,指导雅思听力教学活动的开展,丰富英语听力课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戴炜栋.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外语界二语习得研究20年论文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

[3]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刘骏,傅荣.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66.

[4]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5]Hatch,E.Psycholinguistics:A Second Language Perspective[M].Rowley,MA:Newbury House,1983.

[6]Gary Buck.Assessing Liste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33-34

[7]Cambridge IELTS 10[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

[8]Cambridge IELTS 11[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6.

[9]Braj Kachru.World Englishes[M].Publisher:Taylor&Francis;,2006.

[10]Brown,G.,and Yule,G.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猜你喜欢

交际性真实性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初中英语教学突出交际性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重视英语课堂的对话教学,提高初中学生的交际能力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2
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创设语言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