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肝母细胞瘤(HB)CT、MRI表现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8-10-30刘壮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刘壮

【摘 要】目的:研究小儿肝母细胞瘤(HB)CT、MRI表现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肝母细胞瘤(HB)患儿,时间在2016年1月直至2016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肝母细胞瘤(HB)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CT诊断、MRI诊断,对比其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肝母细胞瘤(HB)患儿诊断符合率96.00%,相比对照组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结论:小儿肝母细胞瘤(HB)应用MRI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通过MRI表现对疾病做出准确判断,给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研究。

【关键词】 小儿肝母细胞瘤(HB);CT;MRI

【中图分类号】R730.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018-01

肝母细胞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该疾病属于一种肝胚胎性恶性肿瘤,研究认为,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1]。肝母细胞瘤在病理上以含有软骨、胚胎间叶组织、骨样和胚胎性上皮组织所构成的儿童时期肝脏恶性肿瘤,其具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可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实施针对性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2]。本院对小儿肝母细胞瘤(HB)CT、MRI表现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并总结分析结果,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肝母细胞瘤(HB)患儿,例数-100例,采用抽签或随机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例数分别为50例。

纳入标准:①以腹胀、哭闹、拒乳和上腹部肿块作为临床表现。②所有患儿家属知情本次研究,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③各项临床资料完整,且配合度较高。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疾病。②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观察组-男、女占比各为34:16;年龄段在28天至8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4.01±1.23)岁。

对照组-男、女占比各为35:15;年龄段在29天至8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4.78±1.25)岁。

2组肝母细胞瘤(HB)患儿的各项基线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性,即可用P>0.05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实施CT进行诊断,具体内容:选择GE MSCT作为操作仪器,取患儿仰卧位,将患儿肺底直至骨盆入口部位作为扫描范围,将管电压设置为100KV-120KV,管电流设定为80mAs-120mAs,扫描参数:层厚在3至10mm、螺距1.0。若扫描效果不佳,则需进行增强扫描,将碘海醇作为造影剂(注射速率为每秒01.0-2.0ml),将其与生理盐水进行混合注入[3]。

1.2.2 观察组采用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采取MRI进行诊断,诊断内容:选择1.5T MRI仪实施操作,首先进行横断面T1WI和T2W2扫描,后选择造影剂(剂量为1.5ml/kg)实施冠状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T1WI扫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肝母细胞瘤(HB)患儿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诊断符合率,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卡方检验,核对数据软件选择SPSS20.0软件,当观察组、对照组2组肝母细胞瘤(HB)患儿的研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时,采用P值小于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肝母细胞瘤(HB)患儿诊断符合率96.00%,相比对照组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

3 讨论

肝母细胞瘤(HB)为临床常见小儿疾病,属于一种恶性肿瘤类型,该疾病易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同时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4-5]。而早期进行诊断十分重要,能够根据临床表现对疾病进行判断,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和MRI诊断在临床上使用率较高,两种诊断方式能将患儿病灶的密度、周围情况、血供以及位置清晰的显示出来。采用CT平扫时,其主要以等密度病变或低密度病变作为临床表现,且边界呈清晰、光滑状,部分边界较为模糊,具有一少、一低和十多的临床特点。而MRI诊断与CT诊断相比较优势更为确切,能够有效检出肝母细胞瘤的分期情况,且具有诸多优势,如成像多方位和无组织损伤等[6]。MRI平扫主要以肝内实质包块作为临床表现,形状呈分叶状或圆形,可见包块边界较为清晰,呈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T2W1等信号或高信号,可见瘤体内伴有多个细小囊变状呈高信号,且周围信号为等信号或低信号。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肝母细胞瘤(HB)患儿诊断符合率96.00%,相比对照组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

综上所述,小儿肝母细胞瘤(HB)应用MRI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通过MRI表现对疾病做出准确判断,给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苏德其其格, 孙晓东.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CT、MRI诊断[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34):7088-7089.

[2] 王艳萍. 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 24(3):468-469.

[3] 陈天忠, 李涛, 龙光宇,等.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对照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32(11):1706-1709.

[4] 季敏, 李群英, 张大江,等. 小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MRI表现分析[J]. 放射学实践, 2017, 32(6):630-634.

[5] 车锦连, 黄仲奎, 龙莉玲,等. 常见和非常见部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現[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5, 34(9):1444-1447.

[6] 许奇俊, 邢振, 游瑞雄,等. 腹盆腔内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MRI表现(附8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 35(4):56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