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研究
2018-10-30王世庆
王世庆
【摘 要】运输物流作为国家发展中的支柱性和基础性产业,政府和相关各界越来越重视其发展的重要性。如何通过科学方式促进各种不同运输方式实现统一规划、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综合效益,实现“无缝”连接,这是当前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交通运输系统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ransport logistics is a pillar and basic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The importance of its develop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emphasiz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sectors. How to promote the unified plann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by scientific means to avoid repeated construction, play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realize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关键词】运输物流;协同理论;有效规制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coordination theory; effective 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F29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7-0030-03
1 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
1.1 协同理论对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义
协同理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各种学科不断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促进各种理论优化发展的理论。1971年,联邦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Haken)提出协同的概念,协同理论主要研究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能量物质交换的合理运用,各个主体内部自发的力量怎样通过自己相互运作,发挥有利于自己最大效用,在有利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和功能效益上的满足。协同理论认为,各自为了千差万别目标,运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有效的互换互通成果,但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互相制约有条件的相互合作的关系[1]。
1.2 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货物和旅客运输的社会生产部门,是从事经济活动中的所有企业和单位的集合。运输是劳动者在运输线路上通过运输工具和设备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物流的任务是根据人们需要提高运输、配送、倉储保管、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流通活动实施的行为,我们把起点是“供应地”,终点是“接收地”,只要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实体流动过程都可以看成是物流。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的理论和事实比较。运输是人和物的移动,而物流单指物的移动。运输重点体现的是:劳务、服务、价值、利益;物流重点体现的是:商品、交换、增值、利润。运输物流相互融合一体化发展优势更强,二者相互替代、互相补充各自完善和促进,科学的融合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 现代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现状
2.1 交通物流货运量稳步上升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物流运量持续增长,政府的合理措施不断促进物流成本连续降低。高速公路开展分时段差异化管理,逐步推广道路货车无车承运人试点工程,创新运营模式、电商的涌现、推广基地园区建设等多种模式。而从公路、水路、民航等方面看,运输的零散百货在物资中占比重大,近几年电子商务和物流业蓬勃发展,整体运输量稳步上升。到2017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00公里。沿海港口新增泊位10个,总能力达到7.6亿吨。公路水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3亿人次、26.9亿吨;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5亿吨,内河港口吞吐量达到6400万吨。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安全生产各项指标稳中有降,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党的建设成效明显,行业作风取得重大转变,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2.2 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根据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平台有效监管、构建联动港、航、公路网络、线上线下推广集装箱标准化运营模式、广泛推广发展全覆盖的智能物流配送网络、强化衔接协调、持续优化物流环境、政府加大支持统筹规划建设。2016年,据《统计公报》显示,运量431.34亿吨,增长5个百分点。
2.3 交通枢纽建设正在大跨步前进
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更新,综合交通推进枢纽建设。物流网络的扩大、运输方式的创新、城市建设的繁荣、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强化交通枢纽的地位。交通枢纽受到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经济条件、运输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2.4 交通物流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综合运输能力量质齐增,综合运输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新的服务发方式取得丰硕成果、先进经验不断引进,低成本高效率表现突出,对国民经济贡献明显提升。随着交通运输业服务功能范围的不断扩大、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的完善,交通运输物流效益明显提升,邮政快递行业营业性收入持续增长,交通运输物流转型升级,不断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5 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交通运输向现代化发展
现代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已运用于交通物流各个领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信息化的发展是交通物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是服务群众的关键环节,我们要认识到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3 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缺乏合理性,制约着交通物流的融合发展。②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组织水平低、空气污染严重、体系尚不够完善。③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政府网络化管理不够健全,难以充分运用通信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引领其发展,交通运输监管部门难以运用电子政务等引领行业实现物流信息共享服务,规范统一信息交换标准难以确定,信息数据对决策的支撑能力不够坚实,效率不够高,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④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中多式联运水平尚需提高。不同的运输方式中形成了自己的运输标准,同时存在着“信息壁垒”,这样极大地制约了交通物流的协同性。⑤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的监督管理、责任义务、产权等不够明确。
3.2 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政府方面
①政府对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缺乏系统融合,各部门之间责任划分不清,难以发挥各自的作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领域的标准、政策、规划等差异性较大,信息共享不高,难以协调联动。②政府的政策扶持不够全面,企业垄断、条块分割、地区差别等难以系统融合。财政性资金投入对公共设施建设、共享信息平台、公共服务产品、绿色包装补贴、节能减排设施、运输工具等合理界定难度大。
3.2.2 市场方面
①价格机制难以适应各种环境的运输价格,难以确定价格的合理性,不同的环境执法难度大、监督合理到位难度大,难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行业法规运用难度大,安全监管复杂,难以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②交通运输业的行业技术标准不够完善。部门之间生产、流通、加工等不能实现无缝衔接,共享服务平台标准化网络接口和系统操作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交通物流统计指标与实际误差较大。
4 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要运用协同理论,积极构建政府统筹,以人民需求为核心,以物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逐渐建成环保高效的现代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交通运输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有科学合理地解决交通运输中出现的问题,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去处理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高效发展。
第一,政府引导,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通道枢纽固定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物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多种运输方式能够承担大量运输任务。在有序推进便捷畅通的物流通道,发展标准集装箱运输、运用多式联运方式,建设沿江沿海通道,实现内通外联的综合联运一体化。
①政府在现有基础上投资加快交通运输物流融合,着力打造全链条,构建运输枢纽大平台,健全一体化服务保障、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数据合作、各类平台信息存档,合理进行信用评价,完善实施信用控制,推行贸易平台整合衔接。②政府各部门充分运用政策机制,保障枢纽畅通,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有关领域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公路超限超载治理评价制度。③运输物流各部门之间不断完善运输生产组織、货源组织、运输能力组织、运行组织、道路货源市场管理,推进交通物流枢纽建设。④监管部门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标准,使交通运输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
第二,市场联动,加快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交通物流新体系。随着物联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市场联动智能化技术装备在交通物流等服务业转型升级。①市场要形成合理的一体化多式联运的物流集散地,通过运输工具、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各种通道为支撑以及公共信息平台全面融合。②要提高运输物流行业运行效率和效益,构建运输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多式联运是“突破口”。③要在市场竞争中科学地划分地区性、区域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④要尽力发展统一便捷的集装化货物多式联运,加快实施航空、铁路、公路枢纽和物流园区建设。⑤要把市场形成的各运营单位切实负责、费用清算、互相协同、动态调整、应急处理形成无缝衔接。
第三,科技引领,充分运用通信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政府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引领其发展,交通运输与物流业所属企业要积极运用电子政务等引领行业、建立交通物流信息共享服务平台。①要科技引领充分运用网络通信技术,提高效率,结合实际情况,减少资源重复。②要科学树立红线理念、底线思维、宽容失败、支持创新的交通运输物流环境,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务有序健康发展。③ 科学统一规划建立服务的采购体系,完善政府采购云计算,支持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及相关研发企业发展。④ 构建科学的各类信息监督平台,确保信息准确和共享共用。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公共数据互换制度,维护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交通物流公共数据,实施“黑名单”制度,惩戒失信等。
第四,企业创新,积极营造交通、物流、信息融合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科学的企业创新和开放市场,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促进运输物流融合发展,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运输物流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①要探索创新“定线、定点、定时”的物流运输模式,推广直供直销物流组织模式。物流企业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型连锁超市、农资配送中心等建立因为合作关系,全面发展生产、销售运输一体化的物流无缝衔接。②要积极研究跨部门共建共管,跨行业互相协作,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资源互补的融合发展模式。③要科学运用交通运输与商贸物流、厂矿、农业、邮政、快递等不同模式下深层次融合,使流通、商贸与交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④要大胆探索试点示范,积累相关经验,培养试点企业,以点带面逐步发展。抓住交通运输部推进甩挂运输、无车承运人、货物多式联运、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的有利契机,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企业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培育不同运输物流模式的创新发展。⑤不断创新企业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因地制宜,发挥产业优势、地区优势、构建差别化、多样化物流模式,培育产业物流、特色物流示范企业。⑥企业创新要根据我国产业发展情况,探索发展果菜物流、粮食物流为主体的农业物流组织模式,依据机械、冶金、煤炭、化工等为主体的工业物流组织模式。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外包物流功能,无车承运物流新模式,信息技术和运输供应链管理,加快发展物流配送功能和体系。⑦发挥市场作用,创建新兴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交通运输物流业融合发展。
第五,社会参与,加快人才培养,适应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产业技术性,协同性越来越强,对从业服务人员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参与,加快人才培养,对现代管理专业、物流服务技术人才的培养,制定合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根据时代优化人才环境,不断造就新时代,提高信息化处理、物流经营、运作等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①各企业、事业的从业人员提高专业技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从业人员培训,以确保稳定有序融合发展。②鼓励交通运输物流从业人员与时俱进学习创新不断提高职业技能,通过培训和自主创新适应行业的迅猛发展。③运输物流企业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展交通运输物流业务教育和在职培训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参加实践,在工作中不断学习。④确立行业的工作理念,采取人才引进与专家指导方法,为交通运输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交流。
5 结语
总之,交通运输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存在互补和替代关系,促进两大基础性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本增效培育新动能,提升产业效率,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物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呈现出新的特点。交通运输业及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是全面发挥交通运输网络效用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交通运输行业的从业者,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交通运输业的融合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但受自身能力限制,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尚不精进,未来会继续结合自己在省院所学,持续关注,争取能在此领域地研究上有更大进展。
【参考文献】
【1】吴荣欣,王磊,高翔.把握黄金时期发展全面提速[J],山东交通,2017(2):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