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道佛养生内涵与指向辨析

2018-10-30赖扬峰章德林蒋力生熊延熙贺姿先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道家佛教儒家

★ 赖扬峰 章德林 蒋力生 熊延熙 贺姿先

(1.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3.江西中医药大学健康养生研究所 南昌 330004)

无论是主张入世理想,发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人,还是秉持出世态度,追求与道合真,羽化登仙的道家人,抑或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佛家人,他们的终极目的都统一于修身养性,成就不朽。明确儒、道、佛三家养生出发点,对引导生长于中国优秀儒、道、佛文化大环境下的国人们的养生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具有很高的普世价值。

1 儒、道、佛三家的养生特殊内涵

《说文解字》解释:“养,供养也”[1]、“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1]127。即养生是保养身体,呵护成长,这是原始的朴素主义式的理解。儒、道、佛三家则赋予了养生不同的内涵。

儒家养生观念是从现实主义出发的,其中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以德养生”,不仅着眼于身体的向度,而且更加留意在心性上用力。儒家身心修炼所要达到的境界是变化气质而成就圣贤气象[2],终极目的是成千古功德,立万世真言。儒家赋予了养生新的内涵,追求的不仅限于生命的长久,更重要的是树立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甚至在生命和道义相矛盾的时候,提倡舍生取义的做法。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对养生的阐释充斥着哲学意味,“养”并非一种主动的实施,而是放任自然的无为而治。“为无为,则无不治”[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4。《庄子·养生主》中则以“庖丁解牛”寓意养生之道应顺乎天理,固其自然[3]32。先秦道家养生之“生”也并非特指纯粹的生命,更多表达的是一种相对长久的状态。秦汉及其之后,道家养生逐渐脱离形而上的禁锢,走上了实践的道路。养生的内涵也更具体化了,把人的生命价值置于首位,追求与道合真,成就不老神仙。

佛教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独存在,都不具有独立的意义[4],形成了对于世间万事万物,包括生命,虚幻看待的态度。没有生,亦无所谓死,生和死都只不过是无常轮回的一瞬而已,由此可以看出佛教的养生,当另有深意。这种深意与佛教的生命观关系密切,如佛教认为人生从根本上是痛苦的,养生就是尽可能避免,摆脱痛苦的手段;又如佛教认为人出生入死,业报轮回,养生则又是积善业,消恶业的一种途径。

2 儒、道、佛三家的生命观与养生目的

2.1 儒家生命观与养生目的

2.1.1 天德贵人,人贵不朽 儒家生命观认为生命都来源于天地,其本质是气(阴、阳之气),亦如《礼记·礼运》所言:“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5]。《荀子》也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6]。与水火、草木、禽兽不同,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人的生命是得天独厚的。以人为本,其中的现实主义意味比较浓重,可以理解成:人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三不朽”之本,即欲实现人生抱负,修身养德是根本。主观上,为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天德,为了实现自己理想抱负,客观上,出于对“天”的敬畏,人们都应当爱护身体,珍视生命,合理养生。这是儒家从“天”的角度告诉人们为什么养生——为遵天德。

2.1.2 以德养生,存孝为先 孝道是儒家重要的思想之一,是儒家“以德养生”观念的重要体现。关于孝道,《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解释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5]221。人身肉体是父母给的,孝顺的基本便是要爱惜身体发肤;生命的意义是自己给的,孝道要求我们修身立德,继而成就不朽功名,光宗耀祖。保持强壮体魄,修立崇高德行不仅是养生的一方面,亦是贯穿“孝之始终”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故从孝道的角度,告诉人们为什么养生——为履孝道。

2.1.3 社稷为重,生义统一 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者教化万民的一种思想工具,特别是东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之后的儒家思想,其服务于封建统治的现实主义特征愈加突显,人生命的价值也更多地落在了人的社会价值这一点上。亦如《左传》所言的“三不朽”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久而不废,此之谓不朽”[7]。人的生命自有死亡、腐朽之日,如能在生前建功立业,努力于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培植,在道德、言论或功业等方面有所建树,对国家民族、社会民生产生经久不衰的影响就能超越死亡,达到永恒[2]。这就将个体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了,当个体生命和社会道义存在矛盾之时,舍生取义则成为了“鱼和熊掌可兼得”的做法,个体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社会道义得以保存。即是如此,就个体生命而言,实则是为社会价值服务的,故从儒家现实社会主义出发,告诉人们为什么养生——为存道义。

2.2 道家生命观与养生目的

2.2.1 生道合一,元神所寄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世界万物皆来源于道,亦如《老子·第四十二章》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12。人也一样来源于道,其本质是阴阳二气相互交媾,“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3]100。蒋力生教授曾在研究生道教医学概论课程上指出:生命产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从浑浑沌沌,无可名状,虚静无事的道,忽焉感孚,气机偶触,跃然而动,此跃然一动之机谓之神。神机气立,生元阳、元阴,元气化精,成真阳、真阴;阴阳交媾,化生形体生命(下见生命产生过程示意图)。此从无到有的关键在于“此跃然一动之机”,元精、元气、元神是交相辅用的整体,但在状态上又有各自不同的机相存在,即元精是基础,元气是动力,元神是主宰。静寂时,各自在虚无中杳冥难得,一旦元神有所感孚,元气立即应时跃动,元精也就瞬间应机产生,提供能量支持[8]。生命产生以后,神还以寄舍的形式存在于身体各个角落。《云笈七签》有云:“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9]。“志学之士当知人身之中自有三万六千神”[9]322。我们每个人上自泥丸,下至周身百节,皆有神灵居之,计三万六千神。

生命产生过程示意图

道家人憧憬着浑浑沌沌,惟恍惟惚的道,受“反者,道之动……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11的启迪,认为通过修炼可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最后元神返虚、与道合真。《云笈七签·诸家气法部一》对此有详细阐述:“修炼元气真神,三一存至者,即精化为神,神化为婴儿,婴儿化为真人,真人化为赤子。赤子乃真一也,一乃帝君也,能统一身,主三万六千神”[9]330。出于对“道”敬畏和对众“神”的珍视,寄舍着“神”的身体发肤是不容许出现损伤的,否则何以妄谈元神返虚、与道合真?故从“众神”思想的角度来看养生——为与道合。

2.2.2 重生贵己,我命我在 一方面,儒道两家都认为人的生命难能可贵,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与前述个人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儒家“以人为本”比较起来,道家的“重生贵己”则更加注重纯粹的个人价值的体现。就像冯友兰先生所说:“我们可以说先秦道家都是为我的”[10]、“为我的思想贯穿于道家各派之中”[11]。金钱、荣誉、权利等皆是过眼云烟,人所能真正拥有的只有自己的生命,且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所以得为自己而活,并要尽可能活得长久。故从道家“为我”思想来看,养生的目的很直接也很单纯——为求长生。

2.3 佛教生命观与养生目的

2.3.1 苦厄人生,涅槃解脱 佛教的人生观认为人生皆苦,苦海无边,人生在根本上是苦的,人们常说的“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涵盖了人生各个阶段所要经历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生活所带来的诸种痛苦[4]。人从出生就给母亲带来了分娩的痛苦,而后苦于吃穿冷暖、苦于爱恨别离、苦于取舍得失种种,奈何明知人世多苦楚,却得不了一解脱,故佛教首要任务就是要寻得涅槃解脱之法。

生死带来的痛苦佛家用业报轮回的观念了脱了生死,消除了人对死后未知的恐惧,鼓励人在生前多造善业;为了避免与疾病伴随的疾苦、身老带来的哀苦,要求世人养生以却病延年。故无论是养护身体、防治疾病,还是锻炼意志、修行人格,总之,佛教养生的一切做法都可归因于——为脱苦海。

2.3.2 业报轮回,超脱无常 佛教关于生命本质的认识,当推“五蕴”说,认为任何生命都是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的因缘和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12]。其本质并非躯体、意志,而是如是因结如是果的缘合现象。缘聚缘散,死生轮回,从前世到今生,再到来世,始终伴随着业力。业力有善业有不善业(恶业),人在一生中会造身、口、意三业,作善业者升天堂,作恶业者下地狱,或作畜生、饿鬼、阿修罗等[4]。在佛教的六道轮回里,天道是最好的去处,其次是不好不坏的人间道,而其他四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则是接受惩罚,偿还恶业的地方。有如是因,造如是业,得如是业,入如是道,轮回的观念模糊了无常生死的界限,亦强调了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的不是金钱、名誉、权势、地位,而是勤事善因,造得善业,投入天道。天道的业因与诸多儒、道、医三家的养生观念是统一的,如生命难能可贵故戒杀生;遵天之德以孝敬父母;清心寡欲方能远离贪、嗔、痴三毒;断七情以畅调情志;除六欲以解放身心等。简而言之,佛教修行养生,为的是能够习得善业,消减恶业,超脱无常轮回,故佛教养生——为升天堂。

3 总结

儒、道、佛三家对于养生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儒家主张入世,重道德心性的修养,养生的目的(出发点)谨遵天德,履行孝道,身存道义等多具社会功利意味;道家强调个人现实主义,养生目的较单纯、直观,为与道合真,为求长生不老;佛教生命观则极具消极态度,也注定了佛教养生出发点为脱离苦海的沉重基调,所幸的是,虽苦海无涯,却有彼岸的天堂给众生一丝希望和向往。生长于中国优秀儒、道、佛文化大环境下的国人们,无论倾向于哪家思想,都能为各自养生找到合适的出发点和行进动力,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传播、推广。

猜你喜欢

道家佛教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漫画道家思想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