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经三向瓣膜导管置入PICC的护理

2018-10-3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0期
关键词:脑膜炎球菌瓣膜

艾滋病(AIDS)是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此类患者因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受到破坏,易受各种细菌及真菌感染,其中以隐球菌引起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M)较为突出。研究显示,AIDS患者中,CM患病率达20%,而在经济不发达区域,其发病率高达30%[1]。三向瓣膜式PICC具备操作快速、简便,置留时间长,无需反复穿刺等特征,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但由于AIDS的传染率高,护理难度大,因此做好护理期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我院的治疗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5~56岁,平均(40.2±4.5)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 23~54岁,平均(39.8±4.1)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选择两性霉素B、甘露醇、氟康唑等药物完成病原治疗。

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按常规操作规范实施[3]。

观察组采用三向瓣膜导管置入PICC进行治疗。嘱咐医护人员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置管情况(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效果评价

通过疼痛评分对患者术中的舒适度进行判断。依据以WHO提供的疼痛分级[4]:0级-无痛、无不适;I级-轻度不适,可忍受;II级-中度疼痛,但可不用药物缓解疼痛;III级-重度疼痛,持续剧痛,不可忍受,需用止痛药。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对比

两组患者术中轻、重度疼痛率及无痛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中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疼痛程度对比(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对比

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渗血、肢体肿胀、管腔堵塞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护理对于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当确诊为AIDS,患者往往伴有恐惧、沮丧等心理障碍[5-6],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2)病情观察:AIDS患者临床多伴发热,对于反复发热的患者需嘱患者多休息、多喝水,并通过酒精擦浴或冰敷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7-9]。当AIDS患者出现CM时常伴随头痛,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监测,及时采取措脱水减压、脑脊液检查等治疗方法。(3)护理人员防护:护理人员应加强防护意识,当碰触上述物质时需穿戴好隔离衣和手套,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5,9]。实施穿刺、静脉注射等操作时,使用后的仪器应放在专门器皿内,严格使用镊子进行取放。(4)健康教育:置管前,护理人员应反复宣教置管的必要性、优点及操作流程等,并告知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嘱患者应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性和干燥性,建议淋浴,患者进行淋浴时需用胶布将患者的上下边缘绕肘关节绕紧。(5)并发症护理:穿刺点渗血应及时给予换药、加压包扎,限制置管肢体屈肘运动。肢体肿胀或静脉炎应给予热敷,如静脉炎情况严重需开展溶栓工作[10-11]。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对比(n)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采用经三向瓣膜导管置入PICC并配合相应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脑膜炎球菌瓣膜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2015—2020年某院肠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Vaccination
“烂”在心里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331株肠球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探讨
肠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
医院感染肠球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