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2018-10-3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0期
关键词:涂片切片胸腔

胸腔积液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于恶性彩胸膜间皮瘤、肺腺癌、非小细胞癌中,一直以来临床对于胸腔积液的诊断主要以细胞涂片检查为主,期诊断敏感度基本在75%左右,但是单纯的细胞涂片检查,阳性率较低,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往往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1-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特随机选定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查究,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选定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30例。试验组中,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龄为19~70岁,平均年龄为(44.6±5.9)岁;身体质量指数为18~26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为(22.1±2.6)kg/m2。对照组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5.2±6.3)岁;身体质量指数为19~26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为(22.3±2.1)kg/m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抽取研究对象100 ml新鲜的胸腔积液,分别放置在4个试管中,进行离心处理,速率是2 500 r/min,10~15min的离心时间,离心处理之后将上清液用移液枪吸出,取部分沉渣实施常规细胞涂片检测,余下的沉渣合并后,将2.5 ml戊二醇加入,固定后进行离心处理,速率是2 500 r/min,5 min的离心时间,离心处理之后将上清液用移液枪吸出,取部分沉渣用滤纸包装好,进行常规脱水处理,用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由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独立阅片,结合细胞的粘黏性、形态、核不确定性判定标本的性质,如果细胞弥散分布、形态温和、无不典型性、则即为良性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如果细胞的细胞核以及形态,均有重度的不典型性,并且细胞成团分布,则可判定为恶性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如果细胞核呈中度或者重度的不典型性,弥散分布,或者细胞分布成团,但细胞核呈轻度、中度的不典型性,对于良、恶性则无法判定。用快捷免疫组化学S-P法染色,二氨基联苯胺(DAB)以及Maxvision试剂盒均由福建迈新有限公司提供。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胃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NapsinA)、BerEP4、CK7抗体均由基因公司提供,染色过程以及一切检验操作要严格遵循相关试剂盒具体说明书进行,且均由同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且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病理医师共同完成所有操作。

1.3 判断结果

TTF-1、NapsinA:在40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5个不同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瘤,计算阳性瘤细胞在整个肿瘤细胞中所占百分比,百分比在10%以上即为阳性。BerEP4细胞质染色结果如果是黄色,即为阳性。CK7在胞浆、胞浆细胞中同时呈现出黄色,判定为阳性[3-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的阳性率(100.00%)较对照组(83.3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阳性率对比 [n(%)]

3 讨论

由于浆膜腔原发性间皮性肿瘤与转移性癌的细胞形态学结构极为相似,所以单纯的细胞涂片检查无法有效的对两种疾病做出鉴别诊断,但是胸腔积液的病理诊断结果又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依据[5-6]。由于胸腔积液的成分相对复杂,进而导致转移性癌症与浆膜腔原发性间皮性肿瘤在细胞形态学方面极为相似,常规离心涂片经过HE染色之后,对胸腔积液性质判断的难度明显增大[7-8]。TTF-1起源于甲状腺以及肺的腺癌,NapsinA表达于肺腺癌以及肺Ⅱ型上皮,敏感性明显比SPB、SPA的高。免疫组化染色的检测原理是依靠已经标记的特异性抗体进行细胞中未知抗原的检测,根据酶出现的着色反应来判定细胞的分布、定位以及活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阳性物质定位准确以及易于掌握等一系列优点[9-10]。此外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还有效的弥补了单纯细胞涂片的弊端,保证细胞标本可以更好的被保存,可以进行连续切片,有助于进行多项检查,临床实用性较强,采纳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验可有效的避免单纯细胞涂片检查所带来的漏诊率和误诊率[11-12]。结合临床经验分析,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验对于判断浆膜腔的细胞性质以及类型是十分有利的,因此从目前的医疗科技水平来看,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验是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最优的一种诊断方法,但是最为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细胞块切片的过程操作简单,并且标本易于保存,在医疗水平相对较低的基层医院具有较高的适用性,本文研究显示:试验组的阳性率显著较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有效性。

本文的创新性在于目前临床中缺乏对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研究,本研究为胸腔积液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是本文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样本研究容量较小,研究时限过短等,对结果一般性有所影响,因此对于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诊断中的可行性、有效性,仍旧需要临床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容量,延长研究时段,为临床评估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提供更加严谨、科学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诊断中采纳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验方法,可有效提高检验标本阳性率,为临床医师治疗患者疾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涂片切片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分散式切片管理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