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职业期望研究与就业指导建议
2018-10-30陈志伟
陈志伟,李 朝,邹 红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建设有赖于体育事业的磅礴发展,而运动员的就业问题对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优秀运动员的安置问题一直是政府、高校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普通高等教育解决了运动员的学历问题,但徒有一纸文凭,很难胜任现实的工作[1],因此,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基于上述现状,运动员的职业期望对运动员的职业获得、求职态度和工作状态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将期望与现实关联,引导运动员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对运动员就业问题的落实有重要意义。国内目前并没有学者从职业期望的角度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在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职业期望进行调查,从运动员的职业期望出发,对运动员就业路径的改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运动员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方法与现状描述
1.1 研究对象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高水平运动员。男性运动员207人,女性运动员153人,共计360人;其中,二级运动员172人、一级运动员147人、健将级运动员41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专著和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相关文献,查阅了近十年来我国高校运动员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现状的相关文献150余篇,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搜集所需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对全国范围内的普通高等院校的高水平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6份,问卷回收率为96.5%。其中有效问卷360份,有效率93.26%。
1.2.3 数理统计法本文运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1.3 现状描述
根据相关学者的调查结果显示:2007—2011年五年间我国试办高水平运动队院校的运动员初次就业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体育特长生的就业分布大部分在事业单位(27.9%)和企业单位(41%)[3]。2008届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单位主要以三资企业、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为主[4];辽宁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毕业后仅有16.7%的运动员根据所学专业找到了对口的工作,33.3%的运动员凭体育特长找到了体育专业以外的工作,41.7%的运动员毕业时要另谋出路,8.3%的运动员毕业后处于失业状态[5]。
上述研究表明: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现状并不乐观,大多数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毕业后都在从事与体育无关的工作。上述现象必然会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从而影响到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因此,运动员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关乎运动员个人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顺利实现。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不佳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运动员并没有形成合理的职业期望与完整的职业规划体系。就业期望值与实际就业存在差异会对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工作的稳定性及发展、就业的心态以及心理调节能力均产生较大影响[6]。在这个背景下,职业期望的研究不仅迫切,且有助于指导运动员个体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能力[7],使其能够以自己的职业期望作为切入点,从个人的本质需求出发,结合就业形势,建立正确的就业路径,与此同时,改善体育系统流动不畅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2 结果分析
2.1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职业期望
高水平运动员通过招生考试被高校录取后在不同院系进行学习,且多以文科专业为主。学习期间,运动员除了要进行日常的运动项目的训练外,还需在其所在院系进行专业文化课的学习(如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从现实情况看,他们文化课学习的课时远大于运动项目的训练时间。为此,有些运动员在毕业后会放弃运动项目而选择从事与大学所学文化课相关的工作。
如图1所示,约80%的运动员期望的职业集中在体育教师与教练(25.3%)、企业单位的工作职位(18.4%)、自主创业(17.8%)和事业单位的行政职位(16.6%)。其中,期望从事体育教师与教练一职的运动员所占比例最高,而6.0%的运动员选择了“其他”。表明存在一部分运动员对毕业后的去向并没有进行考虑与初步的规划。
图1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期望从事的职业(单位:%)
2.1.1 不同性别运动员的职业期望图2所示为不同性别运动员的职业期望。经差异性检验分析,性别与运动员的职业期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241 >0.05)。
图2 不同性别运动员期望从事的职业(单位:%)
但有研究显示:用人单位的男女大学毕业生比例为64.5∶35.5,试办高水平运动队院校毕业生就业中也存在“女性就业难”的现象[2]。不仅在运动员群体,综合高校整体的就业,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普遍偏低,职业期望实现难度较大[8]。造成这种“期望相同,就业结果却大不相同”的现象的原因是,在性别意识的作用下,社会对男女运动员存在潜在的认同差异。
2.1.2 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的职业期望经差异性检验分析,运动等级与运动员的职业期望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0.01)。如表1所示,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期望的职业中,除军人(P=0.083)和其他(P=0.345)项外,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约80%的国家二级运动员期望的职业依次为:体育教师与教练(20.7%)、企业单位的工作职位(20.2%)、事业单位的行政职位(17.7%)和自主创业(16.7%);约80%的国家一级运动员期望的职业依次为:体育教师与教练(28.1%)、企业单位的工作职位(17.5%)、事业单位的行政职位(17.5%)和自主创业(16.2%);而70.2%的国家健将级运动员期望的职业却集中在体 育教师与教练(39.0%)和自主创业(31.2%)两项。
表1 不同运动等级检验统计量ab
如图3所示,运动员对“体育教师与教练”的期望会随着运动等级的升高而升高;对“企业单位工作职位”、“事业单位行政职位”和“公务员”的期望则随着运动等级的升高而下降——即运动等级越高,运动员越期望从事与运动专项相关职业就越低。
图3 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期望从事的职业(单位:%)
2.1.3 不同生源地的运动员的职业期望经差异性检验分析,不同生源地的运动员的职业期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68 >0.05)。
如图4所示,不同生源地的运动员最期望的职业仍是体育教师与教练,但来自乡镇和农村的运动员期望从事体育教师与教练相关职业的人数比例高于来自城市的运动员。但有研究指出:来自城市家庭的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状况总体优于来自农村家庭者[9]。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2%)明显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81.2%)”。[10]
图4 不同生源地的运动员期望从事的职业(单位:%)
上述表明:不仅是运动员群体,在全体大学生群体中都存在城乡生源就业机会不均等的现象。这种不平等是由于运动员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其城乡背景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区别对待,因此造成了“期望相同,就业结果却大不相同”的现象。
2.1.4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职业期望经差异性检验分析,运动项目与运动员的职业期望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3<0.01)。如表2所示,运动员期望的职业中,公务员(P=0.008 <0.01)、企业单位的工作职位(P=0.001 <0.01)、军人(P=0.006<0.01)、其他(P=0.008 <0.01)等职业与运动项目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其他职业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与运动项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不同运动项目检验统计量ab
如表3所示,除传统类和小球类项目外,其余各项目的运动员最期望的职业仍是体育教师与教练。传统类项目运动员最期望的职业为企业单位的工作职位和自主创业,共占42.8%;小球类运动员最期望的职业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职位,共占52.5%。
传统类项目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相关领域的人才相对较为饱和,另一方面,学生会更加喜欢相对较为新兴的项目,对传统项目的兴趣则相对较弱。因此,市场需求不大导致部分传统项目运动员的职业期望偏离体育系统。同时,受举国体制的影响,三大球、田径、游泳等项目在群众中的普及率较高,小球类项目中除乒乓球外,其他项目在群众中的普及率相对偏低,从而导致部分小球类项目 运动员的职业期望偏离体育系统。
表3 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期望从事的职业(单位:%)
2.1.5 不同社会阶层的运动员的职业期望以父母为表征的家庭背景影响着人们初次就业职业的阶层地位的获得,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阶层地位越高,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和阶层地位也会越高[11]。因此,笔者以运动员父母的职业地位作为测量与划分本文研究对象的社会阶层的标准。
表4所示为不同社会阶层运动员的职业期望。经差异性检验分析,社会阶层与运动员的职业期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136>0.05)。有学者从职业社会地位的角度指出:具有较高社会阶层背景的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职业地位相对优于具有较低社会阶层背景者[9]。这种“期望相同,就业结果却大不相同”的现象是因为社会阶层较高者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可以利用其社会资源获得更好的职业,而社会阶层相对较低者则因社会资源的缺乏而选择较少或无从选择。
表4 不同社会阶层背景的运动员期望从事的职业(单位:%)
2.2 对运动员的就业指导建议
2.2.1 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调查发现:由于缺乏对就业形势的了解,造成了运动员盲目的乐观与自信,进而产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如图5所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达91.2%的高水平运动员认为能够自信的面对,仅有8.8%的运动员表现出茫然失措和焦虑。在我国现有的体育体制下,建立更完善的运动员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是缓解我国优秀运动员就业难的可行办法[13]。因此,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帮助运动员正确的认识就业形势,可以有效地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职业期望,这一举措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另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对运动员进行教育宣传,督促运动员提早做出就业准备,有利于提升运动员的就业信心和避免运动员盲目自信。
图5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运动员的就业信心(单位:%)
针对上述“期望相同,就业结果却大不相同”的现象,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使运动员认识到正确的就业形势与自身定位后,可以指导运动员树立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期望。如等级较高的运动员应根据自己的职业期望提早进行相应的就业准备,不仅在专项技能上精益求精,同时还要加强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更好地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运动等级相对较低的运动员应适度降低职业期望,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确立合适的职业期望。
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运动员预测就业前景。运动员在确立职业期望的同时,除了要考虑到自身对运动专项的热爱外,综合考虑职业的市场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如传统类项目由于其发展历史悠久,人才储备充足,市场需求相对较小;较为新兴的如跆拳道项目较受欢迎,市场需求大。根据市场需求有目的性地选择就业方向,能够有效避免就业资源的流失。
2.2.2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由于学训矛盾、收入微薄、学历贬值、教育资源浪费、竞技体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在“院校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出现了高水平运动人才“即专非专”的现象[16]。根据笔者的研究显示:有56.1%的运动员认为“文化素质不足”是阻碍自己就业的最大问题。高水平运动员在校期间,需完成运动队的日常训练,承担各种比赛任务,同时也要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大多数运动员并没有把太多的精力用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因此造成了文化素质严重偏低;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职业期望趋向理性和成熟,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演变成了大学生择业的一个主导因素[6]。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进行择业时会更加注重自己对工作的兴趣,而非薪酬。如图6所示,在进行择业时,运动员首要关注的是对工作本身的兴趣(19.7%);其次为工资水平与福利(17.0%);较少的会关注到单位的类型及规模(7.3%)和其他不确定因素(1.8%)。
图6 运动员择业时考虑的因素(单位:%)
基于上述研究,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从专业与兴趣出发,通过调整运动员的课程体系结构,对运动员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是缓解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可行措施。如北京体育大学所提出的以课程结构体系调整为核心搭建“平台+模块”的培养结构,使学生在提升科学、人文素养,具备宽广的学科视野的同时,还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就业、深造需求[17]。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不仅能够拓宽运动员的就业面,为运动员的自主择业提供更大的空间,还能使运动员更加从容地应对激烈的就业形势。
另一方面,针对运动员最期望从事体育教师一职这一现象,高校应开设相关教师资格培训课程,帮助运动员掌握从业的基本素质;督促运动员考取相关的资格等级证书,帮助运动员获得从业的基本条件。
2.2.3 促进信息有效交流身处信息时代,网络新媒体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运动员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并在实践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和线下两大信息源获取就业信息,招聘网站和校园招聘会、宣讲会备受青睐。同时,综合使用多个搜索渠道是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14]。如图7所示,普通高校在校运动员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媒体信息和校园就业信息。但是,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有15.8%的运动员认为“就业信息少”是其就业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基于此,高校应提高网络新媒体的有效利用率,拓宽校园招聘会的宣传渠道,以确保运动员能够及时获取有效就业信息。
另一方面,对在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调查显示:其已毕业队友的去向主要为体育教师与教练(30.4%)。有学者指出,新一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时更多基于上一届毕业生的求职经验来建立其就业预期[15],图8所示已毕业运动员的流向与图1所示在校运动员的期望完全相符,表明已毕业运动员的去向会对在校运动员的职业期望造成直接影响。但教练与队友作为重要的就业信息源,在图7所示的运动员就业信息获取途径中所占比例却最低。
图7 运动员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单位:%)
基于上述现象,建议高校以座谈会或讲座的形式定期组织就业较成功的运动员返校与在校运动员进行交流与提供经验。
2.2.4 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在同等条件下,运动员的就业期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可厚非,而上述“期望相同,就业结果却大不相同”的现象再次暴露了一个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就业歧视。因为女性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女性比男性在生理、家庭等方面要承受更多的负担,造成了用人单位在录用时对女性在不同程度上的歧视。不同生源地和不同社会阶层的运动员同样也因出身环境与家庭条件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
图8 在校运动员已毕业队友的职业(单位:%)
面对就业性别歧视,加大社会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就业制度是有效的缓解方式。例如在2018年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上,有代表就建议增设父亲育儿假,使父亲分担生育责任,减少女性的生育相对成本,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明确表示毕业后期望留在省城就业的运动员占39.44%,想要回到家乡的仅占19.17%,认为省城和家乡都可以的占41.39%。面对城乡生源就业机会不平等的现象,在政策上鼓励运动员返回家乡工作,倡导运动员针对自己的职业意向和家乡所在地综合考虑就业地点,是改善就业地域歧视的可行办法之一。而归根到底,改变录用观念、完善就业机制,才是消除运动员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的根本所在。
3 结论
(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最期望从事的职业为体育教师与教练。
(2)运动员的职业期望与性别、生源地和社会阶层背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运动等级和运动项目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3)运动员的职业期望与就业现状不符,就业状态不佳。
(4)在对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促进信息有效交流;加大就业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