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房大数据应用与治理研究

2018-10-30吉同路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年19期
关键词:住房信息化信息

文|吉同路

我国住房信息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几经嬗变,已基本形成体系,具备了相当的政务服务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但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住房信息化在我国信息化战略中并未处于优先或关键位置,其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政策资源、市场资源配置均落后于其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发展水平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差距,严格地讲,已落后于时代步伐。基于此,当前我国住房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应在大数据基础之上,应用人工智能、认知计算、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等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研究人的需求、机构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构建具有生态特征的应用体系,实现住房相关信息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服务、自主发展的愿景。同时建立有效的数据长效治理体系,实现数据资源的战略化、价值化、效益化。

国家信息化战略及推进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以“数化万物·智在融合”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阳)”的贺信中明确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宣示“中国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我们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助力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以1993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一项新的高科技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标志,整个世界进入信息化互暨联网时代,各国逐步意识到信息化在国际生存竞争中的重要性,竞相启动各自信息化战略。

1993年12月,我国正式启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2002 年8月启动“十二金工程”建设,2013年以来,国家信息化战略进入突进期,多项信息化政策密集出台,社会动员力度空前加强,成果显著。加上国家其他战略的叠加推进,对信息化行业环境来说,国家政策可概括如下:

1.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

2.国家积极推进信息服务业、信息消费业的发展,促进新业态形成。

3.“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成为政府职能转向的终极目标,为信息化技术的全方位应用提供广阔的舞台。

4.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地位,积极推进社会治理。

5.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实现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提供中国模式、中国解决方案。

积极的政策、广阔的舞台、创新的机制同样为住房大数据应用建设提供了足够的想像空间。

住房大数据应用

我国房地产行业信息化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历经30年耕耘,已有厚实基础。一是服务于政府管理的系统已基本建立:行政管理部门的政务系统(包括许可系统、监管系统、统计系统);城市产权产籍系统(包括了80%以上的房产权产籍);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系统(新建商品房、存量房);住房保障管理与房改系统;公积金管理系统等。二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也已有一定基础。三是房地产市场分析系统已初步建立并发挥一定的作用。相对而言,农村的住房情况登记信息化管理较弱。住房信息化在国家信息化体系中权重较低,影响力较小。早期未被列入金字工程,2016年大数据战略中也未涵盖。不动产登记条例实施后,房屋登记转为以国土资源部为主导,住建部门相应系统的建设工作思路发生新变化。

住房信息化主要问题的原因可总结为:重许可、轻监管,重统计、轻预测,重表象,轻实质的工作方法所导致。

落后便是前进的机会,不被重视恰是奋发的原由。住房大数据应用机会完全存在。图1中描述了数据时代信息生产模型的变化对照。这正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的本质所在:一切皆构成信息。依照此模型,住房大数据是存在的,也是必然:既有住房一般性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也有与住房相关的行业的数据,又有不同群体对住房信息不同需求的构建,住房大数据应用也自然会应运而生。

目前正是开展住房大数据应用建设的有利时机,建设策略宜为:完善基础、提升质量,引入前沿、弯道超车,介入治理、融智于众,丰时孕育、借势成长。主要建设内容为:一是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住房大数据采集、交换、处理、分析、展现标准;二是构建住房大数据技术及支撑平台;三是为多种目标群体提供住房大数据专业与定向性服务;四是建成一个稳定协调的区域房地产信息生态系统;五是建成开放的数据体系、开放的应用体系;六是成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础信息源组成部分。关键技术路径可设计为:一是借助目前先进的、并且具有发展潜力的构架体系;二是着重进行房地产的信息链、服务链、价值链(“三链”)研究与营造,实现省域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的聚合;三是综合应用开源技术,通过混搭,实现基于区域房地产大数据的分析、预测、评价、决策等功能,充分挖掘区域房地产大数据的内在价值,为所有对区域房地产大数据有兴趣的机构、企业、公众提供服务;四是坚持移动优先、服务优先、质量优先(“三优先”)。

住房大数据治理

图1 两种信息生产模型

图2 一个数据治理流程

长期以来,数据拥有者、系统开发者一直从拥有、控制的角度来讨论与研究数据的管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增长方式、增长速度,数据的利用方式与产生的价值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据的基础性资源的战略性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在此种情况下,对数据进行机械的管理已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数据必须得到广泛而全面的治理。大数据治理为制定与大数据有关的数据优化、隐私保护与数据变现的政策,是相关数据拥有机构通过建立组织构架,明确管理层级扩职责要求,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确保数据有效管理、高效运行,并且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价值的动态过程。大数据治理是整体信息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治理的一般性原则为:全覆盖原则,即凡是已拥有的、正在产生的、将要产生的数据都需通过一定的规则及技术性手段实现覆盖;匹配性原则,即数据治理工作不可以孤立进行,必须与业务模式、管理模式、风险管控等相适应,并适时调整;持续性原则,数据治理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过程,一个长久的动态过程;有效性原则,数据治理既要客观,又要与治理者的经营服务实现结合。

为了做好数据治理工作,必须建立一个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明确的治理架构,明确决策层、执行层、业务层的职责分工,建立多层次、相互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决策层负责数据战略的制定、审批或授权审批与数据治理有关的重要事项,督促执行层落实好职责工作,提升数据治理的有效性,同时对数据治理承担最终责任。同时决策层负责对执行层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数据治理执行层负责建立数据治理的体系及框架,制定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建立数据治理运行机制,组织评估数据治理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定期向决策层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负责指导监督业务层做好数据治理中的事务性工作。业务层根据执行层的要求,承担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包括管理好条线的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来源真实、记录真实、处理真实),做好数据质量的控制工作,推进数据应用,实现数据价值。

图2展示了一个数据治理流程,其中包括信息(数据)资源、治理元素、治理结果、治理团队及用户。

数据治理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过程,其终目标是实现数据质量与价值的提升,实现服务的延伸和能力的扩展,必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加强治理团队建设:寻找能够执行的领航人,建立具有交叉能力(综合能力)团队 (业务和IT技术),同时不断培训,提升团队的能力。

猜你喜欢

住房信息化信息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