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败你的“财务焦虑症”

2018-10-30

家庭生活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焦虑症消费财务

不管你的年薪是5万、10万还是15万,如果不精打细算,一样觉得难有结余。水电煤、通讯、交通……这些生活必须费用结结实实刨去一个月收入的大头,如果有孩子则压力更大。高生活成本已经让更多的人患上了“财务焦虑症”。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财务规划,让生活变得可控且美好呢?

关于财务焦虑的三大误区

面对财务焦虑并击败它,首先要知道“它是谁”。下面的三大误区是最常出现的,扫除它们,才能正确对待财务焦虑。

1.财务焦虑是“负能量”

因财务焦虑导致压力和惶恐,便觉得财务焦虑是影响情绪的“负能量”?其实并不一定。精神科专家和财务专家都认为,财务焦虑并不一定是件坏事。焦虑是一种有用的情绪,一定程度的焦虑恰恰让你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督促你去面对它、解决它甚至改变它。个人或是家庭财务方面的焦虑也是如此,可以敦促你认真反省自己的财务情况,积极寻找改善方式。

2.财务焦虑就是因为缺钱

多赚钱就可以解决焦虑?这么想很容易走入死胡同,就像人们常说的:“有钱还想更有钱,永远没个够!”你的钱多了,但是跟不上花钱的速度,焦虑还是会存在,甚至更严重。财务焦虑其实来自于财务能力和消费需求之间的差距,对未来消费能力的隐忧,更是长期焦虑的起因。因此,做好人生的财务规划,让生活变得“可控”和“有保障”,比单纯的赚钱更容易填补焦虑鸿沟。

3.财务焦虑是一种“病”

为财务所困扰,觉得这已经不是财务问题,而是心理疾病?对大部分人来说,还不至于。财务焦虑与绝大多数的焦虑反应一样,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常见心理情绪。衡量财务焦虑是不是病,有一个简单的区别方法:视乎你对于自身的财务焦虑,有没有足够的、恰当的应对方式,同时还要看焦虑的持续时间、影响程度。如果长期无法平复走出,重新积极投入生活,则需要考虑是否真的患上了“焦虑症”。

焦虑源自检:寻找让你睡不着觉的财务忧患

直面引起你不安的因素,积极寻找应对办法,才能摆脱财务焦虑。下面这些女性最常见的焦虑源,自检一下你有哪些——

债务:房贷、车贷……当面对建设幸福生活的重大决策,你在签下贷款协议时充满勇气,可是随之而来月复一月的还贷账单却真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预期收入:成家生子,忙于家务,不知不觉间,你发现自己在获得幸福的同时,正一点点流失“赚钱力”。由于照顾家庭而无法加班,甚至因为孩子频繁请假……别说在事业上冲刺更上一层楼了,能保住现在的职位和收入就算很好,甚至有可能需要主动或被动地调整到“清闲”岗位,收入预期一片暗淡。

子女教育支出:早教班、英语班、课外班、兴趣班……你想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却发现培养成本如此高昂!“尽全力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不能浪费他的天资”,就为了这个简单的愿望,妈妈们攒多少钱都觉得不够。

养老:今天一万多月薪,未来只能领到两三千的退休金。想到这个事实,怎么能让人忍住焦虑?难道今天的生活标准,到时候就要被迫打折降低吗?要存多少钱才够养老?

医疗:同事做胆结石腹腔镜手术前后用了两万多,邻居阿姨装心脏支架自费十多万……全家老小都需要保障,但医疗开支预算大到无法预测。

打一场攻坚战

挖掘出自己焦虑的来源,就可以正式展开与财务焦虑的斗争了!

A面:焦虑减法

减法1:延长还贷年限

研究发现,在贷款这件事儿上,女性比男性更积极勇敢。大部分女性会选择最短的还款时限,把月还款额设置到最大值,甚至总惦记着提前还款,以至于经济压力巨大、被迫节俭度日。如果还贷压力难以承受,不如选择延长还贷年限吧,减轻当期还贷负担,把压力更平均地分配到未来的岁月里。你会觉得轻松很多,甚至能多出余钱来投资。

减法2:减低消费欲望

财务焦虑是源于收入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但是收入不可能无限度增加,所以检讨下消费预算的不合理之处吧。别以为压缩开支就生活得不好,人均GDP排名第135位的不丹,幸福感可是全世界第一名,可见随意消费并不是快乐的唯一之道。量入为出,调整开支结构,虽然花的少了,可轻松踏实许多。

B面:安全感加法

加法1:增加非劳动性收入

薪水前景不光明,并不等于从此收入减少。进入有家有娃的新主妇时期,是时候通过增加非劳动性收入来保证生活所需了。所谓非劳动性收入,主要指投资性收入和经营收入。用家庭现有的财富来投资一个商铺收租金,尝试股票和期货等等,都是扩展新收入的方法。

网络时代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如果你有一技之长,不妨尝试做小生意。在淘宝卖宝宝的手工发夹、销售个性定制的烘焙蛋糕……也许开始盈利不多,但发现自己有其他的生财之道,会让你安全感倍增,焦虑自然会减轻。

加法2:保险添保障

关于教育、医疗和养老的预期支出,确实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很难通过自己的储蓄积累做到面面俱到。而保险是帮助我们进行风险转移、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无论你现在处于怎样的财务水平,通过购买保险来增添保障和减少不安全性,是每个家庭都应该认真考虑的必要功课。为了安全感而购买保险时,应该侧重保险的避险功能,关注点要集中在保障条款上。被看起来吸引人的“分红”所吸引,盲目购买“投资型保险”,结果发现投资之余保障不全,可就得不偿失了。

猜你喜欢

焦虑症消费财务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