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2018-10-30余娇圆指导李华书
余娇圆 何 臣 指导 李华书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2.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400711)
克雷氏骨折[1],又称 Colles骨折,属于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向背侧或桡侧移位,为骨科常见上肢骨折。多发于中年及老年人群,以女性多见。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上肢骨折,骨折类型多,且腕关节为重要、活动频繁、功能恢复要求高的关节,故根据骨折的分型,制定良好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恢复腕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费用。目前常见治疗方法有闭合复位外固定、经皮穿针固定、外固定架技术、腕关节镜指引下切开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接骨术、人工腕关节置换术等[2-3]。肿胀为骨折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因肿胀症状明显,给患者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及早控制消退肿胀为本病患者的尽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的“Ⅰ号经验方”为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骨伤科经验方,长期应用于闭合性新鲜骨折、急性扭伤等病,其外敷患对于促进肿胀的消退有较好效果。本观察初步观察其对治疗克雷氏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Colles骨折西医诊断标准[4],为闭合性骨折,并伴有骨折后肿胀;年龄 18~75岁;自愿参与本观察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不符合Colles骨折诊断标准者;年龄<18岁或>75岁;由骨病所致病理性骨折者;开放性骨折有软组织损伤或感染者;过敏体质者;哺乳、妊娠期妇女;合并心、脑、肝、肾、血管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科研依从性差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骨科门诊诊断为克雷氏骨折的患者68例,均为新鲜骨折,其中意外摔伤59例,车祸5例,其他原因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性14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0.85±9.62)岁。对照组34例,男性13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62.09±8.39)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小夹板固定+三角巾悬吊,结合患者X线,必要时进行手法整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Ⅰ号经验方”外敷:大黄15 g,红花 10 g,莪术 10 g,三棱 15 g,泽泻 5 g,黄柏 15 g,续断 10 g,骨碎补 10 g,姜黄 10 g,泽兰 15 g;将上述药物磨成细粉,取适量医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存于阴凉处备用,使用时将药物均匀涂抹在10 cm×6 cm绷带上,药物厚度约0.5 cm,贴敷于肿痛处,隔日一次,连续治疗15 d。药物来源为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门诊中药房,研磨由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制剂室同一专业人员操作。
1.4 观察指标 每日早9时观察两组患者皮肤肿胀程度,记录皮肤肿胀高峰期出现时间、皮肤褶皱出现时间(用皮尺经桡骨茎突、尺骨茎突绕腕部1圈,测量其长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第1日、第7日、第15日休息时关节活动疼痛程度进行评定,不痛为0分,最痛为10分。
1.5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5]拟定。显效:患者治疗15 d后肢体功能疼痛感消失,肿胀明显消除或是与健侧肢体周径相差<0.3 cm,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有效:患者通过治疗15 d后肢体功能有所好转,疼痛感明显减少,肿胀程度与健侧肢体周径相差0.3~0.5 cm。无效:治疗后15 d患者肢体功能未恢复正常,肿胀程度与健侧肢体周径相差>0.5 cm,疼痛感未见减少。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肢肿胀高峰、皮肤褶皱出现时间比较 见表1。治疗组皮肤肿胀高峰、皮肤褶皱出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肢肢肿胀高峰、皮肤褶皱出现时间比较(d,x±s)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VAS各治疗时点评分方差不齐(Mauchly′s W=0.41,P=0.00<0.05),故采用Greenhouse-Geisser检验进行组内效应(主体内效应)分析,各组间均值差异与治时点间有显著性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22.22,P=0.00<0.05),组间效应(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分析,各组间评分均值有统计学意义(F=17.91,P=0.00<0.05)。以边际均值及其95%和99%可信区间进行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第7日和第15日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第7日、第15日评分均降低(P<0.01);与治疗第7日评分相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第15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x±s)
2.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例患者不良反应均表现为皮肤瘙痒,治疗组患者皮肤瘙痒部位为外敷中药区域,对照组患者出现部位为小夹板固定区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水疱、皮肤溃烂等情况。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与对照组的5.88%差别不大(P>0.05)。
3 讨 论
3.1 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机制 骨折后导致的肿胀主要是因为外伤导致的炎症性反应,局部组织液和血液外渗,导致循环受阻从而影响回流;同时,长时间患肢制动,导致肌肉缺乏锻炼,收缩功能减弱,致使循环缓滞[6-7]。肢体长时间肿胀容易影响患肢功能锻炼,导致骨折愈合减慢,同时加重患肢心理压力,故及早控制消退骨折后肿胀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骨折后早期肿胀系外伤损伤筋脉骨骼,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气为无形之物,血为有形之物,有形之血积聚于局部而致肿,属中医学“筋伤病”范畴,证属血瘀气滞,治则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中医骨伤分三期,1~2周为初期,多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着手;2~4周为中期,多以接筋续骨为重;后期是4周至愈合,以补养气血、补养肝肾为主。本研究均为新鲜骨折患者,治疗时间15 d,仍属早期,“Ⅰ号经验方”从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止痛着手,兼顾续骨及补养肝肾[6-9]。方中大黄苦寒,入小肠经、心经、三焦经,兼入大肠经,为手阳明,手厥阴血分药,起祛瘀通经、消癥之效;臣以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化斑;配伍莪术、三棱破血通经、行气止痛;方中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泽兰活血祛瘀、调经、利水消肿;黄柏、泽泻利水消肿;佐以续断、骨碎补补肝肾、强筋骨、疗伤续折;诸药合用,共奏祛瘀行气、通经消癥、利水消肿之效。“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瘀血得去,新血乃生,肿胀得消,骨骼乃长[7]。通过外敷治疗,药物直接作用至患处,迅速有效地发挥药物作用,进而达到止痛消肿的目的。药理研究表明[10-11],大黄及大黄酸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改善循环的效果。药理研究显示,黄柏具有抗炎之效,其发挥抗炎功能的同时达到利水消肿之功[12]。红花中的红花黄素,姜黄提取物,莪术、三棱、泽兰中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可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血肿形成。姜黄和莪术中含有的姜黄素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13]。相关研究表明[14],泽泻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姜黄、骨碎补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的水平,利于骨折愈合[13]。又有研究指出,骨碎补提取物可以加快成骨细胞与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骨碎补中含有的双氢黄酮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和镇痛作用[15-16]。续断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防止成骨细胞凋亡,促进骨损伤愈合[17]。
3.2 中药外敷相关论述 中药外敷通过接触患处,可直接作用于患处,从而增加局部血流速度和血管通透性,使病灶周围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同时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入吸收,以促进炎症吸收和肿胀的消退[18]。本研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肿胀消退及疼痛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其疗效。但是外敷中药亦存在其风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难以忍受,或者出现水疱甚至皮肤溃烂等情况,立即予以终止试验,再行对症处理。本研究中,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事件1例,系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瘙痒,关于不良反应事件描述[4],属B类、轻度不良反应。因患者可以忍受,故未予特殊处理。因此,加强中药成分研究,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研究新剂型,是目前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肿胀高峰期及皮肤褶皱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两组较治疗前均有减轻。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25%,高于对照组的76.47%,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具有明显优势。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大。
综上所述,临床上应用“Ⅰ号经验方”外敷治疗克雷氏骨折早期肿胀具有显著疗效,且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