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到认知:全域旅游内涵的经济地理学理论探索*
2018-10-30高元衡邓飞虎
高元衡, 王 艳, 吴 琳,邓飞虎
(1.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把全域旅游作为旅游管理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推进的重要工作抓手,这引起了旅游学界的热议。一年多来,旅游学者对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就全域旅游的驱动因素、发展理念、发展逻辑、发展重点、发展模式等进行了探讨,并对多地如何开展全域旅游进行了案例分析。 纵览一年多来的学界对全域旅游的研究,尽管旅游学界对全域旅游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分析和探索,但还缺乏对全域旅游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
旅游作为一种以空间移动为基本特征的活动,旅游产业作为一种在旅游者的空间移动过程中提供服务的产业,其发展演化的规律和特征均在空间得以体现。本文尝试对全域旅游实践探索的历程和理论研究的演进进行梳理,并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全域旅游的内涵。
1 全域旅游的兴起历程
1.1 全域旅游实践探索的历程
2007年,成都市提出用“全域成都”理念推进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出开发建设龙门山和龙泉山两个旅游景区推动“全域成都”建设[1],这是“旅游”与“全域”两个词首次在一个事项中结合起来。
2008年,绍兴市提出全城旅游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城即景、景即城的规划定位,提出了复兴水城、文化兴旅、转型增效、城旅一体的发展思路[2],将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一体化考虑。2009年巴中市在国内率先提出“全域旅游”一词,强调树立全域旅游观念,从空间布局、机制创新等方面打造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3]。2010年,大连市提出通过调结构、促发展,全力建设十大系列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业全域升级[4]。成都市大邑县提出了发展全域度假产业,立足于全域范围内生产要素的统筹和整合,促进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5]。2011年,安徽安庆围绕建设现代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强市目标,深入挖掘“人文安庆、山水宜城”特质资源,加快皖西南旅游区建设,构建安庆全域大旅游格局[6],湖北十堰市提出打造“一主四副五个旅游集散中心”服务“十大旅游区”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7]。2012年,各地对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浙江桐庐县采取优化空间布局、丰富产品体系等措施,以“风景桐庐”建设为统揽大力发展全域旅游[8];蓬莱提出构建“山海呼应、城乡交融、全域覆盖”的全域旅游格局[9],商南县提出按照景区+廊道的模式展开空间布局,把商南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10],杭州提出了旅游全域化战略,甘孜州出台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和《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打造“中国全域旅游先行区”。这一时期,对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以旅游景观的空间布局的不断扩张为主。
2013年,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呈现出由点向面扩展的趋势,省级行政区开始重视全域旅游工作,山东省旅游局将诸城市列为全域旅游试点市[11],广西遴选出20个县区开展创建特色旅游名县,成为国内首个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旅游引导县域经济发展的省份,后被称为全域旅游的广西模式[12]。2014年以来,国内全域旅游的探索力度进一步加大,山东、陕西、湖北等省份多个市县纷纷提出了以旅游产业集群[13]、全域景区[14]、产业融合[15]等为着力点推进全域旅游。这一时期,全域旅游不再仅仅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模式或格局,而被提升为一种理念[16-17]。
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2016年初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李金早指出:全域旅游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是旅游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通过九大转变实现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18]。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再次对全域旅游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发展全域旅游一定要避免“八大误区”,国务院把全域旅游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域旅游在全国旅游业界不断的探索下终于由自发到自觉,成为国家战略。
如图1所示,从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历程上看:全域旅游首先强调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的变化,旅游产业要从某一个景点、景区的发展方式演变到全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其次在空间格局演变的过程中重视旅游产业结构和业态的演化,引导旅游产业从单一观光旅游到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全面发展,建立多元化旅游产品谱系;第三,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单打独斗到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协同推进;第四,对旅游产业的定位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从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到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实践的推进,全域旅游战略指引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1 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历程
1.2 全域旅游理论探寻的进程
2003年,王德刚对西藏日喀则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19],使用了全域化一词,提出日喀则要充分发挥全域化的市场空间优势,全方位扩大市场空间。2009年,袁庭栋提出成都郊县文化旅游的发展须有全域眼光,要以成都为核心发展有各自特色的差异化旅游产品[20]。2010年,胡晓苒提出全域旅游的核心是通过对资源重新整合,在空间板块上形成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或业态集群,打破都市(或单一景区)旅游一枝独秀的接待格局,其本质是泛旅游产业的差异开发和集聚[21]。杨振之提出全域度假的概念,即在度假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以度假产业为引导,合理布局生产力,统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2011年,林峰提出了旅游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强调用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全面突破[22]。2012年,张文磊提出了全域体验开发模式,认为全域体验开发模式在资源导向、市场导向等5个阶段后实现区域旅游开发的新途径[23]。在这个阶段,学界对全域旅游的认识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者已经意识到旅游发展不能拘束在传统的旅游业范围内,但对全域旅游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多为实践经验的总结。
2013年,全域旅游研究由经验总结转向理论探寻。厉新建构建了全域旅游的基本框架,提出要树立全新的资源观、产品观、产业观和市场观等“四新”观念,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8个方面推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他的著作成为首次全面阐述全域旅游理念的学术著作[24]。吕俊芳提出全域旅游是一种现代整体发展观念,需要突破景区局限,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要求全社会、全民参与旅游业[25]。并在研究城乡统筹与旅游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大城小镇嵌景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26]。汤少忠提出了全景吸引游客,全时留住游客,全业提升产业,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四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27]。2015年,周家俊提出全域旅游是在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把一个行政区域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或旅游目的地来进行规划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全景化、旅游产业的全覆盖,并认为全域旅游的内涵包括: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等方面[28]。朱世蓉提出全域乡村旅游理念: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使得各行业、各部门、各居民等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以此推动乡村旅游顺畅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有效整合[29]。这一时期,对全域旅游的研究逐步系统化、条理化,对全域旅游的认识表现出无限扩大化的趋势。
全域旅游写入国家旅游局工作报告后,学界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了多个层面的解读和讨论。《旅游学刊》2016年第9期专门组织了关于“全域旅游”的笔谈讨论,其中:厉新建从市场逻辑的角度分析了全域旅游战略的发展基础,认为全域旅游战略符合长久的发展趋势[30],李志飞认为地方在进行全域旅游的创建中应注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31]。郭毓洁认为“空间域”是全域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全域旅游”是在“大旅游”基础上的延伸,为旅游业赋予了产业和空间两个层面的认知[32]。王衍用提出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在基本层面和转型升级层面上的全新思维,要避免行政思维、无景点思维等误区[33]。左文君认为,全域旅游系统以景观全域化、产品创新化、产业融合化、市场多元化、游客全民化、服务全程化和管理全面化为特征,分析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原动力、驱动力、诱导力和助推力[34]。经过这次讨论,学界基本上形成了“全域旅游跳出了传统旅游和小旅游的拘囿,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是一种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的初步共识。
如图2所示,从全域旅游的研究历程上看:经过了全域化、全域度假、全域体验开发、区域综合开发等名称的演化,通过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背景和环境的研究,全域旅游一词逐步得到旅游研究界的基本认同:全域旅游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到现今阶段必然要采取的策略。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研究全域旅游“是什么”和“怎么做”的过程中缺乏对全域旅游“为什么”的理论探寻。鉴于在实践探索和理论探寻的过程中,学者都把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融合作为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从经济地理学基础对全域旅游的理论基础进行探寻。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2 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历程
2 全域旅游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
参照樊杰对影响中国区域发展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分类体系[35],本文将对中国旅游发展有重大影响并将继续深入影响全域旅游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分为3种主要类型。第一种是将“旅游过程”机理的经济理论与空间区域研究相结合,揭示区域旅游发展基本内容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律的旅游空间演化理论;第二种是揭示旅游生产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第三种是宏观层面上的指导性理论,其范畴往往超越了学科的界限,但对研究理念和目标却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对这3种类型的经济地理学理论进行分析,评断它们在旅游产业实践和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是探讨全域旅游内涵的重要科学依据。
2.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是以经典区位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36]。在旅游产业中,影响较大的空间结构理论主要包括地域分异规律、梯度推移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它们都强调在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和水平的不均衡性以及区域间的旅游产业的相互影响作用,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率先发展并对相关地区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广泛应用于旅游产业定位[37]、区域旅游规划[38]和旅游流[39]研究。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的方向上保持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不仅揭示地表自然生态系统在演化过程所形成的区域差异的规律,也用于对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客源市场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的科学解释[40],是旅游区划的基础。
梯度推移理论揭示了生产力在不同空间上存在着梯度差异,并存在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推移的规律。中国近年来所推行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等战略有效印证了梯度推移理论。基于梯度推移理论,根据旅游吸引物[41]和旅游客源地[42]的梯度差异进行旅游产业的梯度布局成为现实。
核心-边缘理论是关于区域内不同空间之间关系的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由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组成,其中核心区域往往由一个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边缘则是核心区域的外围地带,边缘区与核心区相互依存,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二者组成一个完整的地域系统[43]。在旅游产业中,主要旅游客源地、高品质旅游吸引物所在地和旅游交通枢纽城市易成为核心[44],统领边缘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作为稀缺资源,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客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有些区域比较富集、高品质,而有些区域则相对稀疏、低品质,体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如民族风情景区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大型主题公园则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45]。这种由富集到稀疏、由高品质到低品质的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规律性时则体现了梯度推移理论。当一个区域内旅游吸引物或旅游客源富集的地区旅游业率先发展起来时,这个地区就成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其他地区围绕这个核心在区域内进行梯度推移布局,则形成了核心-边缘模式,如环城游憩带等旅游产业空间格局[46]。
空间结构理论揭示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空间表现形式。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挖掘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旅游吸引物,构建以高品质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客源为核心的核心-边缘体系,引导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由核心向边缘不断扩散,吸引更多的人从事旅游产业,实现处处能旅游、时时可旅游的格局,并使广大参与者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果。
2.2 旅游空间演化理论
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演化而来,在对空间演化的理论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有增长极理论、“点-轴系统”理论。
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然后通过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47],这个“增长中心”被称为增长极。增长极既可以是经济领域上的某个要素或产业,也可以是地理空间中的某个区域[48],当经济领域上的增长极映射到地理空间中时,如果产生在某一地理空间的集聚,则成为地理空间上的增长极。在区域发展中,旅游产业既可以作为经济领域中具有推动效应的产业从而成为区域发展的产业增长极,也可以作为地理空间中具有带动作用的地区从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空间增长极。如桂林以旅游产业作为增长极向旅游地产业拓展[49],促进了桂林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云南把昆明、西双版纳、大理和丽江等旅游城市作为空间上的增长极推进[50],促进了全省旅游产业空间格局的进一步拓展。
“点-轴系统”理论认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要素在中心城市等“点”上集聚,并依托由线状基础设施所形成的“轴”在空间上进行集聚和扩散;在集聚和扩散的过程中,“点”和“轴”共同构成了“点-轴系统”并对周边区域产生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并促进“点-轴系统”不断地完善升级[51]。“点-轴系统”理论的实质是一个区域内以某一产业为核心,以产业之间的信息流、产品流、技术流等产业要素的相继传递为轴,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过程在空间上的体现。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建设格局是“点-轴系统”在区域发展中的典型应用[52]。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以旅游客源地、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等旅游要素集中地为“点”,以交通线等基础设施为“轴”形成的“点-轴系统”支撑起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如桂林以市区、阳朔县城两点和漓江、321国道两轴所形成的“点-轴系统”成为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53],以及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三市为“点”、 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为“轴”的西北地区旅游开发的“点-轴系统”[54]。
空间演化理论揭示了全域旅游的演化机理和演化方式。在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的过程中,一个区域以知名景区、知名旅游城市为增长极,以交通线、产业链为轴,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逐步演化形成在空间上涵盖知名景区、非知名景区景点、乡村、城市社区等区域,在产业体系上形成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空间上从点状向面状发展,在产业结构上跳出单一景区模式,走向“食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协调发展的全域旅游模式。
2.3 宏观指导理论
宏观指导理论主要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PRED系统协调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指从区域的内部视角出发,为达到某一经济效果,由政府主导,以企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产业链为纽带,引导组织众多企业在一定区域空间内聚集,形成相互协调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的理论[55]。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强调经济联系的重要性,是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理论基础,但实践中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需要更多地依赖国家指令性计划指导。在旅游产业中,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等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56],为提高旅游产业的供给效率、服务质量,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57],以产业规划、产业政策、质量标准等政府行为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旅游地域生产综合体建设。
PRED系统协调理论认为,区域是由人口(Populations)、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和社会发展(Development)4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集自然、社会和经济为一体的动态、开放、复杂的系统[58]。在这一系统中,人口居于中心地位,它通过生产、生活作用于资源与环境;资源与环境则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区域的发展需要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4个子系统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4个子系统之间不断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由协调-不协调-协调,循环往复,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者数量(P)持续增长,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与之相应,旅游资源(R)的范畴也不断扩展并且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旅游活动强度的加大和旅游产业的扩张,旅游在社会经济发展(D)中作用也越来越大,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E)的保护压力也越来越大,旅游PRED系统的协调发展迫在眉睫。
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但不同的国家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实践方面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发展中国家更多地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发达国家则更强调“可持续”,认为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才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核[59]。虽然旅游产业曾被誉为“无烟工业”,具有废弃物排放少、污染小,对景观资源的物质性消耗不明显等特点,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为满足旅游需求的设施也在不断增加,旅游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60]。为此,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61]、低碳旅游[62]等旅游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宏观指导理论诠释了全域旅游的支撑环境。旅游产业本身就是综合性产业[63],全域旅游的发展更是要求各行各业都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地区生产综合体成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推进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通过为旅游消费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通过构建和谐的PRED系统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早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全域旅游作为一种以旅游产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最大不同在于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和旅游消费的异地性,伴随旅游者的空间移动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只有通过优化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布局,丰富旅游业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不断满足旅游者的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旅游需求和非旅游需求,才能带动乃至于统领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 全域旅游内涵体系的构建
基于上述对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分析,本文构建出以旅游需求为源动力的全域旅游内涵体系(如图3所示),即全域旅游是在政府主导下,以人们越来越广泛多样的旅游需求为源动力;以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为本质;以全时空的存在、全行业参与、成果全民共享为表现形式的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其中:
(1)旅游需求的多样性是全域旅游的源动力。受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和人口个体差异的影响,社会总体旅游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观光、休闲度假和身心体验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在社会总体旅游需求中共同存在。与旅游需求的多样性相适应,旅游吸引物的范畴不断扩大,从自然到人文,从历史到当下,从具体的以景区景点为表现形式的旅游吸引物到无法具象的任何与人们日常生活环境有差异的事物都可成为旅游吸引物。吸引物的范畴的扩大引发人们对旅游供给结构调整的重视,从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跳出传统景点的束缚,在更广泛的空间和领域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供给的业态多元化、空间广泛化、季节性淡化,推进旅游供给的类型结构、档次结构和时空结构的优化,使旅游供给类型更加丰富、档次搭配更加合理、时空分布更加均衡,进而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3 全域旅游内涵体系
(2)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产业链的延伸是全域旅游的本质。发展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要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主动推进“旅游+”,使各部门能够考虑旅游因素,把旅游者、旅游企业纳入服务的对象;在实践过程中要考虑旅游需求和本地居民需求之间以及旅游产业和原有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协调。通过产业融合,跳出旅游部门做旅游、旅游企业做旅游的小旅游格局,升级为多部门都为旅游产业服务,各行业都为旅游者服务的全域旅游格局,用“旅游+”催生新产品、衍生新业态,既为旅游产业自身发展拓展空间,也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创造附加值;既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带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信息、文化、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更广泛、更密切、更深入的流动,吸引更多相关产业参与到旅游产业链中。
(3)旅游产业的时空布局全域化和全员参与是全域旅游的外在表现形式。全域旅游发展中,景点是增长极,是带动全域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的“点”。拥有高品质的景点,才能使一个地区吸引更广阔范围内的旅游者,成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如果说,全域旅游的发展程度代表着一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广度,景点旅游的发展程度则代表着这个区域旅游产业的高度。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在提升景点的质量,提升旅游产业高度的同时重视景点对外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旅游产业广度,在更广阔的空间和季节形成时空合理布局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旅游目的地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来,通过旅游产业发展成果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使旅游发展带来的效益在更广泛的范围进行传递和分配,实现旅游发展成果的共享。
(4)政府主导是全域旅游的有力支撑。政府通过法规体系的保障作用、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产业政策的推动作用促进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区域整体营销、综合监管,营造良好的全域旅游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和谐相处;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的PRED系统,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与探讨
全域旅游作为新时代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理念,引导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全行业共同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推动区域旅游平衡充分发展的有效措施。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下的旅游产业发展能够推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带动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空间分布更加广泛,推动基础设施在边远地区的建设;全域旅游促进相关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拓宽产业链,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提升相关产业的附加值,促进旅游收益的再分配,促进旅游发展成果共享。需要注意的是,在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下,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不仅仅要拓展旅游产业的广度,也要重视“景点”的建设,提高旅游产业的高度;在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中,既要重视“旅游+”,大力吸引其他相关行业参与到旅游发展中,也要重视“+旅游”,主动参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建设。